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兄弟重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点点头,心中却思绪万千。历史上,松赞干布确实曾趁吐谷浑内乱之机东侵,后来还娶了文成公主。这一世,他绝不会让吐蕃轻易得逞!
潼关守将早已接到通报,大开城门相迎。就在李承乾准备入关时,忽见一队人马从关内疾驰而出,为首的竟是一身戎装的李世民!
\"父皇?!\"李承乾大惊,连忙下马行礼。
李世民也是一身轻装,显然是要御驾亲征。他扶起儿子,上下打量:\"黑了,瘦了,但精神不错!\"
\"父皇要亲征吐谷浑?\"李承乾急道,\"儿臣愿代父出征!\"
李世民摇摇头:\"朕本有此意,但既然你回来了,正好相反——朕要你留守长安,监国理政!\"
原来,李世民考虑到太子久经战阵,对西北局势又熟悉,是最佳人选。而皇帝御驾亲征,更能震慑吐蕃。
\"儿臣...遵旨。\"李承乾知道这不是谦让的时候,\"但请父皇允许儿臣举荐几位将领随行。\"
\"准!\"李世民爽快答应,\"正好跟朕说说你在南海的战事...\"
父子二人并肩入关,一路畅谈。当夜,李承乾将自己在南海的战术心得倾囊相授,特别是如何对付游牧骑兵的经验。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对儿子的军事才能更加赏识。
次日黎明,李世民便率军西征。李承乾站在潼关城头,目送父皇的旌旗渐渐远去,心中百感交集。这一世,他改变了南海的历史轨迹,现在,又要面对西北的挑战...
\"殿下,该启程回京了。\"杜荷轻声提醒。
李承乾收回目光:\"走吧。长安城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他指的是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皇帝离京,正是某些人蠢蠢欲动的时候。
三日后,太子仪仗抵达长安城外。让李承乾意外的是,城门处迎接的除了文武百官,还有他的妹妹们——以晋阳公主为首,十几个公主穿着盛装,手持花束,翘首以盼。
\"大哥!\"晋阳公主第一个冲上来,扑进李承乾怀里,\"兕子好想你!\"
李承乾抱起这个最小的妹妹,亲了亲她的脸蛋:\"大哥也想兕子。听说你会背《千字文》了?\"
\"不止呢!\"晋阳骄傲地昂起小脸,\"我还会背大哥教的《三字经》!\"
其他公主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李承乾一一回应,从袖中取出准备好的礼物——南海的珍珠项链、珊瑚手钏、贝壳梳篦...每一样都让妹妹们爱不释手。
\"殿下,该入城了。\"礼部尚书小心翼翼地上前提醒。
李承乾点点头,却先把晋阳公主举到自己肩头:\"来,兕子跟大哥一起进城!\"
在万民欢呼声中,大唐太子肩扛着小公主,率领一众妹妹们缓缓步入长安城。这温馨的一幕,让无数百姓感动落泪——谁说天家无情?
朱雀大街上,李承乾看到了更多熟悉的面孔——昔日的同窗、东宫的属官、甚至是曾经教过他骑射的老将军...每个人都用崇敬而热切的目光望着他。
这一刻,李承乾忽然明白,自己不再只是一个穿越者,一个试图改变历史的过客。他是真正的大唐太子,是这些人的希望与依靠。
\"大哥,先去见母后吧。\"晋阳在他耳边小声说,\"母后为了等你回来,已经三天没睡好了。\"
李承乾心头一热:\"好,咱们这就去立政殿。\"
立政殿前,长孙皇后早已站在阶上等候。看到儿子身影的瞬间,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竟小跑着迎了下来。
\"儿臣拜见母后!\"李承乾连忙放下晋阳,大礼参拜。
\"快起来!\"长孙皇后一把扶起儿子,泪眼婆娑地打量着,\"让娘好好看看...南海的风浪没伤着你吧?\"
\"儿臣无恙。\"李承乾鼻子发酸,\"倒是母后清减了许多...\"
长孙皇后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地问着南海的种种。直到晋阳公主嚷嚷着饿了,她才破涕为笑:\"瞧我,光顾着说话。快进来,娘亲自下厨给你做了最爱吃的羊肉羹...\"
立政殿内,李承乾狼吞虎咽地吃着母亲做的饭菜,讲述着南海的奇闻趣事,逗得长孙皇后和妹妹们笑声不断。这一刻,他不是威震四海的太子,只是一个久别归家的游子。
然而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傍晚时分,内侍来报:\"殿下,马周、房玄龄等大人已在东宫候着,说有要事相商。\"
长孙皇后虽然不舍,却深明大义:\"去吧,国事要紧。\"
东宫显德殿,一众心腹早已等候多时。见李承乾进来,齐齐行礼:\"恭迎殿下凯旋!\"
\"诸位不必多礼。\"李承乾直入主题,\"西北军情如何?\"
马周呈上最新战报:\"陛下已至凉州,吐谷浑新可汗慕容顺派人求和,但吐蕃大军仍在边境游弋。\"
\"朝中可有异动?\"李承乾问得更直接。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低声道:\"齐王李佑近日频繁出入阴妃寝宫,并与部分将领往来密切...\"
李承乾冷笑一声。这个五弟果然不安分!不过眼下西北战事要紧,暂时没空料理他。
\"传令十六卫加强戒备,特别是玄武门守军,必须是我们的人。\"李承乾有条不紊地部署,\"另外,派人盯紧李佑,但不要打草惊蛇。\"
众人领命而去,只留下马周一人。李承乾揉了揉太阳穴:\"马卿,还有何事?\"
马周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魏王殿下临行前交给臣的,说务必亲手交给您。\"
李承乾展开信笺,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大哥安心,长安有弟在。若有异动,必先除之。——泰\"
字迹潦草,显然是匆忙写就。李承乾心中一暖,将信纸凑近烛火点燃。有弟如此,夫复何求?
夜深人静,李承乾独自站在东宫最高的亭台上,俯瞰沉睡中的长安城。万家灯火如同星辰,而他是守护这片星空的北辰。
南海的硝烟尚未散尽,西北的战鼓已然擂响。但此刻,他心中无比平静——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知心的弟弟,慈爱的父母,忠诚的臣子...这一世,他绝不会重蹈历史上李承乾的覆辙。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更鼓的声音。新的一天,新的挑战,即将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