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文人 9,天幕:给古人直播爱新觉罗2,捷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55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古代文化界一群知识分子聚集在名为“文星馆”的雅致楼阁里。这座楼阁位于京城的一片竹林深处,是读书人谈经论道的圣地。

正值天幕将要展开新一轮时事播报之际,几位文化名流齐聚一堂,他们的面庞上既有期待的神色,也藏着隐隐的嫉妒与不甘。

文星馆中的主角之一,是名叫虾球的学者,他虽外貌奇特,身材短小却显得分外精干,鼻子微微翘起,一副随时准备评头论足的模样。他一向以机智与犀利着称。

此时,虾球正在品一壶新茶,等着天幕亮起。他的同行们中有擅长史学的韩老先生,有专精兵法的冯大夫,也有能吟诗填词的钟吟客。

天幕缓缓升起,画面如梦幻般展开,浮现出一幅幅令人瞩目的国际动态。这并非一般人能看到的奇观,据说是朝廷密藏的“天文异术”,通过它可将遥远国度的新闻实时展现。

第一幅画面映出朝鲜的上议院改组数据,保守派的削弱和自由派的微升引发了韩老先生的思考。

他轻抚长须,感叹道:“朝鲜素有礼义之邦之称,却在礼崩乐坏中谋求变革。不知这微妙的力量如何将国运导向?以17.36%的反动者来看,是否暗藏一场冲突之芽?”

冯大夫冷笑一声,“政局改组与兵事息息相关。朝鲜提拔的新将领Sim chung虽有温和之名,但削士气与攻击的表现岂不令人疑虑?他们还加大军费支出,显然不安于守。这将领,莫不是纸上谈兵之徒?”

天幕一转,奥斯曼帝国扩大战事,尼德兰对比利时宣战的景象如同活画。

钟吟客叹息道:“中欧与近东之战事如火如荼,百姓何辜,尽为权谋所累。此情此景,倒是让我想起‘塞上秋风’的意境,可惜却没有闲暇去吟咏了。”

虾球先生看着这段内容,若有所思地开口:“兵祸频仍,却偏偏忽视民生。霍乱蔓延至英印、塞尔维亚甚至教宗国,传染如狂风过境。这些地方的统治者是否该为愚昧与冷漠付出代价?”

众人被虾球这一席话点醒,纷纷议论。韩老先生更是愤愤不平:“西班牙的大使居然在高层会议上失态,这何尝不是一种骄横与傲慢的体现?若国际局势被这种不学无术之徒扰乱,那这天下岂有宁日?”

“岂止如此,”钟吟客接过话头,“看朝鲜一边叫嚣吞并文莱的正当性,一边却默许其自由派谋刺内阁成员。是何等讽刺?难道国之道义不过是掩饰虚伪的工具吗?”

虾球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声音温和却带着权威:“各位,虽是天幕奇观,却也不能忘记我们文化人的责任。这些时事不仅是对治国之道的警示,也是教育子弟的良材。

纵观世事兴衰,每一桩大事都有其因果与教训。我们何不将这些揉进文章,化作诗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自幼明白治国理民之本?”

这番话语让众人沉思。片刻后,韩老先生赞许道:“虾球先生所言极是!以往读史,每每沉醉于古人之功过,却未曾想到让当今学子从现实中悟道。这天幕展播的每一桩大事,岂不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冯大夫也点头附和:“正是如此。比起空谈兵书,不如让学生研究尼德兰与比利时之间的冲突,这不但能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还能让他们懂得战争背后的利害关系。”

钟吟客脸上露出笑意:“如此一来,我的诗文也有了新的素材。比如霍乱蔓延之苦,正可用来劝诫后生莫忽视民生;奥斯曼扩张之举,则可劝人勿忘小国自守。”

虾球先生捋着胡须,眼中闪着光彩:“不错,这便是以文化育人的妙处。通过天幕的时事,我们既可丰富学生的见闻,也能令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家国情怀。

至于这些事件本身会如何演变,或许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为下一代埋下一颗颗思辨的种子。”

天幕画面渐渐散去,但文星馆内的讨论却越来越热烈。

虾球先生的提议让每个人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术和教育使命。他们开始畅谈如何将这些事件融入教学中,甚至决定共同编纂一部名为《世事鉴》的文集,用以记录这些讨论和心得。

直到夕阳西下,众人方才散去。而虾球先生独自站在竹林深处,目送众人的背影,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明白,这些文化人虽有满腹才学,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未必能真正改变什么。

他们唯一能做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将智慧传递下去。

就像那天幕上的画面,虽一闪而过,却能在看客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

在天幕上新一轮的画面展开时,文星馆的诸位文士再次聚集。他们对新展示的情景既感到新奇,又透着浓厚的议论兴趣。

经过上次讨论,大家对时事已不再仅仅是抱怨和感慨,而更倾向于从文化的角度解析这些事件,将其作为教化之材。

虾球先生再次坐在主位,他一边端起茶盏,一边笑道:“这天幕上的事,可比任何戏台上的剧目还要精彩。这回我们看看三月与四月的风云吧。”

画面从梅里纳国开始。一队威风凛凛的捕快将一群骚扰外国人的罪犯押上街头,百姓夹道围观,鼓掌叫好。

这一幕引起了钟吟客的兴趣:“这梅里纳国倒有点意思,既能捉拿罪犯,又能维持民心。不知道是否值得我们推崇?”

冯大夫却不以为然:“不过是小国的小手段罢了。若他们有实力,又岂会只靠抓几个地痞流氓来讨好外人?真正的强国是像希瓦那样——阅兵展示军威,无上光荣!”

画面应声切换到希瓦,城中旌旗招展,铁甲铮铮。士兵们队列整齐,昂首挺胸地行进在金碧辉煌的大道上。

韩老先生看得眉头微蹙:“这希瓦固然气派,但过分张扬是否反而激起外敌忌惮?小国行事,当需谨慎。”

“倒不如看看琅勃拉邦的做法,”钟吟客插话,“他们在霍乱区果断实施隔离,既护住了百姓,又避免疫病蔓延。这才是真正的贤政。”

话音未落,画面一转,显示出旁遮普地区。那里却是另一番情景——一群外国学者创办的文学社被冷落在一座荒废的园林中,无人问津。

虾球先生忍不住摇头笑道:“这旁遮普倒是个妙地,连文化都成了弃儿。他们不知,那些学者的文字也许能唤起人心,也许能化作桥梁,却被这般忽视,真是令人遗憾。”

钟吟客叹了口气:“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包容。像两西西里,渔业丰收的消息传来,不是单纯欢庆,而是用诗歌和歌谣来记录这喜悦。

这样的国度,才算得上既有物质丰盈,又有精神富足。”

众人正议论着,四月的画面已经展开。暹罗拒绝欧洲军事顾问团,而日本却敞开怀抱迎接。这一对比引起了激烈讨论。

冯大夫拍案而起:“暹罗的举动,是否太过短视?若要强国,怎能拒绝先进之术?”

韩老先生不以为然:“军事顾问或许能带来一时之利,却未必能长久保存国家独立。暹罗可能是担心外人以技压主,进而掌控内政。他们此举未必完全是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不吃青菜爱吃肉的我

快穿恶毒婆婆重生归来

晴天矫情

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安墟九河下梢

真千金和她的霸道债主

搁浅浅

鲲起洪荒

妄称帝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巧克力面包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