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0116【路总不但路子野,人脉也,重启人生,王梓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较于韩韩的敷衍,郭小四非常给李寻欢面子,博客文章足足写了七八百字。</p>
而且,郭小四的博客评论区,清一色的“马上去看”、“肯定是好书”、“小四好有眼光”。</p>
在众多作家的宣传下,大量网友涌入天涯论坛的《明朝那些事儿》连载贴。</p>
而长期混迹天涯论坛的网友,也因为这个动静,下意识的点开帖子看小说,想知道这玩意儿为啥能火。</p>
然后,就吵起来了。</p>
“哇,作者知识好渊博,肯定是历史专业的。”</p>
“加油更新。”</p>
“怎么还不更新?”</p>
“这种小学生文笔,也好意思写历史科普作品?”</p>
“我觉得挺好呀。让我看《明史》肯定读不下去,这本《明朝那些事儿》我看得津津有味,算是恶补了一下明朝历史。”</p>
“太垃圾了。元末起义的诱因很多,作者几句话就略过,一看就是个外行。”</p>
“楼上的,你厉害你写一本出来。长篇大论谁看啊,就该这样写才有意思。”</p>
“我是初中生,我认为写得很好。作者加油!”</p>
“有些人就喜欢鸡蛋里挑骨头。”</p>
“喜欢看这本书的,肯定初中都没毕业。”</p>
“……”</p>
天涯论坛其实还好,开喷的网友不到两成。</p>
北大BBS才闹得欢,因为北大学生懂历史的更多。尤其是历史专业的,直接把《明朝那些事儿》评价为儿童读物。</p>
当然,喜欢的也不少,理科生对此的评价普遍更高。因为他们没时间学正史,这本书在消遣之余就能获得基础历史知识。</p>
都炒作到这个程度了,李寻欢还不满意,打电话问陈贵良:“你们学校,有没有《明史》方面的权威专家?”</p>
陈贵良说:“大陆和宝岛各有一套系统整理的《明实录》,北大版本被公认校勘更为精审。北大版《明实录》的两位主要校勘者,目前都还在本校教书。其中一位,下学期会给元培班讲课。”</p>
“能请他们为《明朝那些事儿》作序吗?他们作序,就能让很多批评者闭嘴,”李寻欢说着又笑起来,“当然,也可能引起更大争议。但不管哪种结果,都有利于我们卖书。”</p>
陈贵良道:“我试试看吧。”</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