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0117【北大教授也玩三国杀?】,重启人生,王梓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117【北大教授也玩三国杀?】

0117【北大教授也玩三国杀?】</p>

《明实录》总计约1600万字,校勘、标点和整理工作非常繁琐,不是一两位学者能够完成的。</p>

宝岛那边,1962年影印红格本《明实录》。</p>

北大在1963年拿到宝岛影印版,并以此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进行校补。</p>

但在某时期工作中断。</p>

1977年之后,又重启此项目。因各种原因,项目组成员变化很大,已经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参与。</p>

北大的这个版本,相较于宝岛影印版,订正了万余处史实错漏,还附录了《崇祯实录》和《崇祯长编》等史料。</p>

毕竟工程量太大,依旧还存在遗漏,时不时就又被人找出一处。</p>

陈贵良把自行车停在教学楼前,正在跟一个同学瞎扯淡。</p>

扯着扯着,陈贵良说:“抱歉,我还要向老师请教问题。”</p>

“那再见。”</p>

“再见。”</p>

挥手告别,陈贵良快步上前,把刚刚下课的王教授给堵住:“王教授好,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p>

王教授今年六十岁,明清史研究专家,也是元培班专属课《中国文明史》的授课老师之一。</p>

他提着公文包,扶了扶眼镜:“边走边说。”</p>

陈贵良立即去推自行车,小跑着跟上来:“王教授,关于明英宗复辟的记载,《明史》和《明实录》为什么有出入?”</p>

王教授停下脚步,认真打量陈贵良:“你是历史系研究生?”</p>

“我是元培班的大一新生,下学期您还要给我们上课。”陈贵良趁机套近乎。</p>

王教授稍显惊讶:“大一新生就看《明实录》了?”</p>

陈贵良道:“我在写一部明朝历史科普小说。入门级都谈不上,专门写给不熟悉明史的读者看,希望能让更多人关心明朝、了解明朝,进而吸引他们研究明朝。”</p>

“这个想法很不错啊,”王教授说,“民间对于明朝确实关注不多,热度远远不如宋清。”</p>

2004年的时候,明朝的网络热度还没起来。</p>

陈贵良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发现《明史》和《明实录》有些地方对不上。尤其是最近在查明英宗夺门之变。”</p>

王教授继续往前走,笑着说:“《明史》关于英宗复辟的内容,舍弃《实录》而引用野史,所以才会对不上号。”</p>

“为什么有正史不用,偏偏采用野史呢?”陈贵良表现得非常好学。</p>

王教授解释说:“因为《明英宗实录》造假了,而且假得非常明显。”</p>

“为尊者讳?”陈贵良问。</p>

王教授点头:“编撰《明英宗实录》的学者,一边在为尊者讳,一边又留下蛛丝马迹。这些蛛丝马迹,恰恰又跟多部野史能对上,也跟《明史》的其他列传能对上。所以,清朝编修《明史》的时候,对这部分内容是认真辩伪过的。明英宗复辟,必是一场军事政变。”</p>

陈贵良问道:“那景泰帝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人杀死的?”</p>

“存疑,”王教授说道,“《明英宗实录》对景泰帝的死,有诸多掩饰之辞。越是这样掩饰,越让人怀疑其真相。有野史说是勒死的,但属于孤证。现在已经难以考辨了,只能说存疑,非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p>

“感谢王教授解惑。”陈贵良态度恭敬道。</p>

王教授颇为欣慰:“年轻人喜欢研究历史很难得。你才大一就开始读《明实录》,这一点就更是难得。你们元培班可以自由选课,下次多选选我的课嘛。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p>

陈贵良掏出《明朝那些事儿》前三万字的打印稿:“这是我写得那本粗浅科普读物,还请王教授帮忙斧正。”</p>

王教授拿着书稿边走边看:“嘿,你这写法有点意思。”</p>

陈贵良说:“我发在北大BBS,历史专业的同学,把这本书评价为幼儿读物。”</p>

“确实写得过于浅白,”王教授说道,“有批评你哪里写错的吗?”</p>

陈贵良道:“这倒没有。但也有历史系学生,批评我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过于片面粗浅。”</p>

王教授笑道:“这说明你写得很成功嘛,他们挑不出刺来。你这本书属于历史科普入门,本来就不能写得过于艰深。就算是专业的历史学者,在给普通学生搞讲座时,也会故意讲得很浅白,因为不这样讲就没人听。”</p>

“王教授谬赞了。”陈贵良说。</p>

王教授问:“写多少字了?”</p>

陈贵良说:“三十来万,我打算写一百多万字。”</p>

王教授说:“我可以帮你联系北大出版社。北大的学术专著有很多,但你这种尊重正史的入门级读物比较少见,我认为还是可以推广一下的。等出版的时候,我帮你作序。”</p>

还没提出要求呢,教授就主动帮忙写序了?</p>

陈贵良道:“多谢王教授的看重,但这本书已经有出版社看上了。”</p>

“哪家出版社?”王教授问。</p>

陈贵良说:“一家刚刚成立的出版公司。对方很有诚意,保底15%的阶梯分成。如果卖得好,最高能有20%的版税。”</p>

“20%?你不会遇到骗子了吧?”王教授惊讶道。</p>

就算他自己出书,版税也不会超过10%。因为历史专著销量有限……</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漫威的诸天魔法掌控者

挂前川

就当我们相爱过

罗切斯特8

神医归来:十个女囚为我杀疯了!

天生拼搏人

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

名剑哥

斗破之我即正道

小虎崽子不会飞

腐烂国度之活下去

奇异果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