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3章 生意兴隆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943章 生意兴隆,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一灯阑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生意兴隆
说干就干,几个身强体壮的伙计迅速行动起来,将杏花村的酒坛子搬下车,余下的木头框子层层叠叠,不多时,一个近半人高的货架便赫然眼前。原本铺设于地的草席覆盖在木架表面,巧妙摆设,也不怕它塌陷下去。</p>
若非实在怕人眼红,祝三齐还想在一些贵价物品下面垫上锦缎哄抬身价呢!</p>
如此一番精心布置,和周边一众地摊货顿时拉开了差距。</p>
至于贡献出了自己货仓的杏花村酒水,反正有陶土坛子做包装,直接摆在地上搭上两层也不妨事。</p>
祝三齐吩咐杏花村的伙计,“开一坛酒,我们先卖卖散酒。”</p>
免费品尝是不可能的,只能另辟蹊径来吸引顾客。</p>
这个草市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贩,售卖的大多是各类器物。当然也不乏附近的村民在此兜售自家的吃食和酒水。</p>
祝三齐转头将两个女人叫到了摊位正中间,“往后你俩就坐在这儿。”</p>
这是整个摊位最显眼、也最安全的位置。</p>
两人齐声回应,“是,祝管事。”</p>
这年头女子出门不便,整支商队只有两个女人,全是技术性人才。</p>
一个是来自花想容的尹翠容,她能跟来是因为亲哥也在这支商队中,不过并非卖货的伙计而是护卫。兄妹俩结伴而行,彼此间能有个照应。</p>
祝明月旗下产业员工大多如此,彼此之间沾亲带故,一旦得知哪里有招工的机会,便会立刻通知家人亲戚去尝试。若是有幸入职,家里就能多一份收入。</p>
另一位则是恒荣祥的毛衣工王春儿,她和程珍玉等人前后脚进的作坊,身世背景自不必多说。</p>
女人少有出门闯荡的念头,她们出来看重是钱帛,除了出差的补贴还能分润一些卖货的提成,比在作坊铺子里的收入高出一大截。</p>
邓秀娟倒是心动,可惜拖家带口走不开。</p>
尹翠容有亲哥哥照应,王春儿却是无所畏惧,她什么样的苦难没经历过,孤家寡人更需要钱财傍身。</p>
况且程珍玉先前也跟随祝明月出过远门,据她说,跟着大部队走其实很安全,只要不去主动招惹麻烦就好。</p>
道理王春儿都懂得,当初她们就是这么跟着商队一路走到长安进了作坊。</p>
祝三齐想到祝英英,步步糕的吃食冬天还好,到了夏天刚出店铺门就开始倒计时,别说潼关,连长安城门都难出。</p>
祝英英若是一辈子在步步糕做糕点师傅,怕是没有出远门的机会了。</p>
王春儿将各种毛衣、呢子衣裳悬挂在衣架上,随后轻挎起一个细麻袋子,从中抽出棒针与毛线,就站在摊位前,开始展示她的针织技术。</p>
恒荣祥的伙计不分男女,大多懂得一些针织之法。但像祝三齐等人,顶多会织一些简单的平针,完整的成品那更是没做过。</p>
王春儿若是站得累了,便搬出一张小马扎,坐在摊位旁织,总之要让来来往往的人都看见。</p>
她的包裹里装有各种进度的毛线制品,毕竟织一件短衣就需要耗费几天时间,那实在是太单调了。</p>
今天织衣裳、明天织帽子、后天又换成裙子……天天都有新花样。</p>
他们在长安有大商铺做倚靠,无需沿街叫卖,但在草市,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若是不主动招揽客人,又有谁会注意到你的存在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