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双簧
着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双簧,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着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承昱和孔偃听了,欣然配合。
计策既定,魏承昱和孔偃便唱红脸,事事追根究底、严厉责问。
而范廷则唱白脸,从中和稀泥、轻拿轻放。并且,他还对外言说自己有风湿,实在不耐沂州这个潮湿闷热的环境,并多次公开催促常山王返京。
好几次都将常山王惹到发火,斥责其“敷衍了事,不配为监察御史!”
不久后,沂州的官员都知道监察御史范廷是个好糊弄的主,对其也不甚在意了,而是全力与常山王周旋。
这日,范廷来到了工部在沂州的都水司下属的造船场,见地面上堆放着许多铁钉,便问道:“这些铁钉是造船用的吗?”
造船司的小吏答道:“正是。”
范廷一边溜达一边随口问道:“造一艘船要多少铁钉啊?”
“回大人,造一艘载重七百石的船,需铁钉三千斤。”
“那是多少银子啊?”
“铁索铁钉每斤六分银子。”
接着,范廷又问了,要用多少桐油、多少石灰、多少麻丝等,那小吏一一答了,和账簿上所记的一般无二。
范廷“嗯”了一声,随口说了几句闲话,转了一圈就走了。
没几日,由于挖湖、通渠、筑坝同时进行,需要征调多艘船运泥沙,以目前的船只数量来说有些紧张,郑子廉便向沂州的都水司郎中申请再造几艘船。
过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在魏承昱与孔偃揪着一些小问题大肆渲染,将州府的官吏搅得烦不胜烦时,第一艘造好的载重七百石的船交付了。
郑子廉收下了船,便投入使用。谁知,还没下水呢,一个河工就不慎将火种遗落在了船上,一艘载重七百石的大船就在众目睽睽下被烧成了灰烬!
等到船被烧完了,范廷来了,一到现场便直说可惜,连连叹息。
“郑大人啊,你不知道啊,这一艘载重七百石的船需要打进去三千斤铁钉呐,真是太可惜了!”
郑子廉摇摇手,颇不认可,“不对不对!这样的大船顶多八百斤足矣!”
范廷瞪大眼睛反驳道:“胡说!你工部都水司造船厂的人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郑子廉不肯承认自己说错了,于是两人便梗着脖子争执起来,谁也不让谁。
围观的人群谁也劝不住,这两人非要争个输赢,看这灰烬中的铁钉到底是三千斤还是八百斤!
结果找人过了称,这些铁钉哪里有三千斤,八百斤也没有!而是四百斤!
范廷立时变了脸,将那小吏拿了过来,逼问他那二千六百斤的铁钉去了哪里?是不是被他偷吃了!
那小吏眼见被揭穿,吓得语无伦次,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范廷负着手,踱着步,不见了这几日的萎靡和敷衍了事,而是精神矍铄,神色犀利。
“两千六百斤铁钉,每斤六分银,就是一百五十六两银子!
沂州载重七百石的船有二十艘,加起来便是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就这,还只算了铁钉,还有那些生铁、桐油、炭和石灰我还没给你算上。
说说吧,这些银子都是怎么贪的?”
那小吏瑟瑟发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范廷又道:“你也可以不说,那这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本官便都算在你头上。
按我朝律法,计赃论罪,这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够你绞死几回的了!何况,你这又是监守自盗,少不得连累家人,判个家产充公、流放边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