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功在千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着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业黑眸深沉,将那块褐色的河卵石拿在了手里。

沉声说道:“让我们的人混进河工里,谨防有人捣乱,务必保护好郑子廉和费岱的安全。”

“诺!”樊兴回道。

“还有锦州那边,郑家子女和费老的手稿也万不能有失!一旦郑子廉在沂州做出成绩,难免有人会打他们的主意。”

樊兴一脸严峻的点点头,答道:“公子放心,兄弟们万不敢轻敌!”

萧业这才放下心来,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河卵石。

若治水能成,这项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工程,就是对费老先生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

在魏承昱他们忙着解决粮食问题时,郑子廉与夫人费岱,在耿方和孟浚的保护下,勘测了沂州的各处堤坝、河道。

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沂州的西沙河洪水频发,是因为由西沙河流入沂水的河道太宽,而西沙河含沙量高,这就导致每到秋冬少雨季节,水位下降、流速缓慢,水中的泥沙大量沉淀在河床上,使得河床越垫越高。

这样,到了春夏季雨水量猛增时,河水便会漫出河道。

又加上,这些年沂州修筑的河坝越来越长,连绵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不绝,使得洪水的压力无处释放,一旦突破了一个关口,便是汹涌而下,势不可挡!

这也是为什么工部的防汛工程总是年年补修,年年有溃堤的原因。

因为全线压力下,总有一处是相对薄弱的,一旦这个薄弱口被冲倒,那整个洪水的力量就会全压过来。

于是,他们向魏承昱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缩窄西沙河流入沂水的水道,并引入附近的清水河汾河,使得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水道的水流都能湍急,防止泥沙沉淀过多。

二是,在堤坝上预留多个缺口,释放整个堤坝的压力,并在缺口后方修建内湖,随后筑第二道堤坝和第三道堤坝,这两道堤坝间也修内湖。

等到洪水由第一道堤坝流向第一个内湖时,流速已有所减缓,流向第二个内湖时,速度更缓,造成的损害也就更小了。

魏承昱听后,颇觉合理,便授权他们按此方法施行。

沂州的百姓领了赈灾粮和赈灾银,民心已安,对常山王一行更是感恩戴德、信服非常。

当听到常山王要挖湖筑坝、修整河渠,招募河工时,个个踊跃参加、积极前往。

郑子廉和费岱夫妻俩,每日奔走在治水的第一线,与河工们同吃同劳作,深受大家的爱戴。

魏承昱也几乎日日来视察,为郑子廉夫妻解决各方的压力,毕竟他们无品无衔,想要指挥动工部的官吏还是有些困难。

在上万沂州百姓的同心协力下,两个内水湖及两道堤坝仅用了十天时间便修建好了。

接下来,便是要用事实证明决策的时候——开闸泄洪!

当洪水从预留的缺口泄出,气势凶猛地流向第一个内湖时,在高处观察泄洪的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除了身后跟着的几百河工发出阵阵感叹和担忧的声音外,前面的一行人:常山王、孔偃、范廷、韩璋、耿方、孟浚等人,个个屏气凝神、不发一字,紧紧地盯着内水湖的方向。

虽然,他们心中忐忑非常,很想问问郑子廉和费岱,内湖和堤坝顶得住吧?

但此时此刻,谁也问不出口,仿佛一出声,便会将这些天的信心打破。

反观郑子廉和费岱,当第一个内水湖眼见就要灌满时,夫妻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虽然也有些许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对彼此的宽慰。

第一个内湖终于灌满了,洪水接着向第二个内湖发起冲击,水流湍急地向前扑去,很快便将湖底淹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

重生六零:资本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追夫

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