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计安流民
着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计安流民,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着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后又对萧业道:“这些流民被沂州连年的水灾吓怕了,按朝廷政策遣返恐怕收效甚微。朕再给你一些时间,务必要想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来!”
“臣遵旨!”萧业朗声回道。
“去吧。”
萧业告退了,皇帝重又坐到了御案前,忽而感叹了一声。
睢茂见了,小心问询:“陛下何故叹气呀?”
皇帝凝眉向其问道:“沂州连年水灾,往年也有流散京城的百姓,从不像这次汹涌如潮。
难道,朝廷一个月前的赈灾就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睢茂知道皇帝并不是在问自己,小心翼翼答道:“陛下刚刚不是说了吗,这沂州的百姓是被连年的水灾吓怕了。”
皇帝收回了目光,看着御案上的奏章沉吟道:“到底是被吓怕了,还是有其他原因,还未可知啊。”
过了没几日,那奉命去沂州的监察御史回来了,奏报赈灾效果显着,目前沂州民心稳定,官民正在合力抗洪赈灾。
萧业出宫之后,先是奉旨协同户部、防城司将城中流民迁至保康门外。
城中衙门和富户权贵们自愿开设的粥棚亦迁到此处,规定了每日辰时、午时、申时施粥,不得擅自更改,违者严惩。
随后,又来到大理寺,以修建流民临时安置棚,以役抵罪释放了大量年轻力壮劳力,暂时缓解了大理寺狱的压力。
明月高悬,夜凉如水。
今夜的保康门没有关闭城门,成千上万的流民聚集在这里,在宁静的夜里,或醒或睡,鲜少有人言语。
衙门和各府邸的施粥已经结束,纷纷回了城。
只有工部搭建临时安置点的工程还在继续。
夜色里,萧业与户部尚书孔偃、工部尚书庞劭沿途巡视着灾民情况和工程进展。
“眼下,赈济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大量灾民聚集还需防范瘟疫,城里就是京中百姓和宫城,万不能有失。”
孔偃点点头,“萧大人说得有理,明日户部会调一批预防瘟疫的药材来,奏请陛下派几位医官,决不能让瘟疫滋生。”
两人说着话便来到了工部修建的安置点,此处灯火通明,正在赶工。
萧业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满脸烦心事的工部尚书庞劭。
“庞大人,安置点要多久完工?”
“半个月。”庞劭爱搭不理的斜了萧业一眼。
“半个月太慢,流民等不了。”
“那萧大人说该怎么办?要运木材茅草、要打地基土坯,哪一样不花时间?萧大人一句话,成千上万的流民安置问题就交给了工部。工部若是敷衍了事,工程一吹就倒,出了人命萧大人能负责吗?”
庞劭激动的呛道,他本来已被沂州的水利工程搞得焦头烂额,现在又搞出了一个京中安置点,短短几日就要交付,让他如何不心烦意乱。
孔偃从中劝道:“流民从沂州大量流入京城,说到底一是户部上次赈灾不济,二是工部的水利工程过于脆弱。
如今,事情既已到了这个地步,陛下命我等协助萧大人,庞大人就稍安勿躁,解决问题为要。”
一番话说的庞劭理亏起来,他叹了一口气,退了一步,“十天。”
“五天。”萧业道。
庞劭瞪大了眼睛,“五天!萧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