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春风化雨,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才是朕想要的大唐。\"李承乾目光深远,\"士农工商,各得其所;朝野上下,同心同德。\"

午后,李承乾带着议定的章程前往两仪殿,向李世民汇报。老皇帝正在与晋阳公主对弈,见他进来,笑着招手:\"承乾来得正好,兕子这丫头又用新学的'大食棋法'欺负朕呢!\"

小公主嘟着嘴:\"父皇耍赖,明明说好不用让子的...\"

李承乾笑着看父女俩斗嘴,等一局终了,才将南洋开拓的计划详细禀明。李世民听完,满意地点头:\"朕看很好。不过...\"他若有所思,\"开拓团里要多派医官和农师,让土着也受益,才能长治久安。\"

\"父皇圣明。\"李承乾记下这一条,\"儿臣还打算让国子监选派几名通晓番语的生员随行,教授汉学。\"

晋阳公主眼睛一亮:\"大哥,我可以编写一套简易的《汉番对照读本》!前几日译语馆刚整理出几种南洋土语的常用词汇。\"

\"兕子这个主意好。\"李世民慈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不过你最近太劳累了,朕看你眼圈都黑了。\"

小公主不服气地昂起头:\"才没有呢!孙爷爷说我身体好得很,昨天还跟着太医署的学生们一起爬终南山采药...\"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马周匆匆进来,面色凝重:\"殿下,陇右急报!吐蕃使者携国书前来,说是要与我大唐和亲!\"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李世民皱眉:\"松赞干布这是唱的哪出?去年才被打退,今年就来求和?\"

李承乾接过急报细看,突然冷笑一声:\"好个'和亲',竟要朕嫁兕子去吐蕃?\"

\"什么?!\"晋阳公主小脸煞白,手中的棋子啪嗒掉在地上。

李世民勃然大怒:\"荒谬!朕就是御驾亲征,也绝不让兕子远嫁蛮荒!\"

\"父皇息怒。\"李承乾安抚道,\"此事蹊跷,儿臣以为,松赞干布此举怕是另有所图。\"他转向马周,\"使者现在何处?\"

\"安排在鸿胪寺住下了。据驿丞观察,使者团中混有数名工匠模样的人,一直在暗中记录驰道的构造。\"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果然如此!松赞干布是眼红我大唐的驰道技术。\"他略一沉吟,\"这样,明日朕亲自接见使者,你们如此配合...\"

次日朝会,吐蕃使者禄东赞恭敬地献上国书和礼物。李承乾端坐龙椅,神色淡然:\"贵国赞普的美意,朕心领了。但晋阳公主年纪尚小,不宜远嫁。\"

禄东赞正要争辩,忽听殿外传来一阵骚动。只见晋阳公主一身素衣,手捧医书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抬着担架的侍从,上面躺着个吐蕃装束的伤员。

\"皇兄恕罪。\"小公主盈盈下拜,\"儿臣方才在太医署救治了一名吐蕃商队的伤者,听说使者在此,特来请示是否让他随团回国。\"

禄东赞大吃一惊:\"这...这是我团中前日失踪的马夫!\"

\"此人摔下山崖,肋骨断了三根。\"晋阳公主平静地说,\"若非发现及时,早已丧命。现在伤势虽稳,仍需静养月余。\"

朝堂上一片哗然。李承乾借机说道:\"使者请看,我大唐公主精研医术,悬壶济世。若远嫁吐蕃,岂不是辜负了她救死扶伤的志向?\"

禄东赞哑口无言。这时,工部尚书阎立德出列:\"殿下,臣倒有个提议。既然吐蕃羡慕我大唐技术,不如派工匠前去指导他们修路,以换取边境和平。至于和亲之事,大可择宗室女封为公主下嫁。\"

这一提议既保全了晋阳公主,又给了吐蕃台阶下。禄东赞思索再三,终于点头同意。朝议决定:封宗室女为\"文成公主\",择吉日下嫁吐蕃;同时派遣十名工匠赴吐蕃,指导修筑\"唐式官道\"。

退朝后,李承乾在偏殿单独召见禄东赞。屏退左右后,他直截了当地问:\"松赞干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禄东赞犹豫片刻,终于坦白:\"不敢欺瞒殿下。我吐蕃地处高原,物资运输艰难。赞普见识过大唐驰道之利,确实心生羡慕...\"

\"早说不就得了。\"李承乾轻笑,\"朕可以派工匠助你们修路,但有两个条件:一,吐蕃必须停止侵扰吐谷浑;二,开放边境互市。\"

协议达成后,李承乾特意带禄东赞参观了长安郊外的驰道施工现场。看着工匠们用标准化的方法夯筑路基、铺设石板,禄东赞由衷叹服:\"大唐技术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技术无国界。\"李承乾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吐蕃真心交好,朕不吝分享。\"

当夜,李承乾在宫中设宴款待吐蕃使者。宴席上,晋阳公主亲自演示了新编的《急救手册》中的包扎方法,赢得满堂喝彩。禄东赞感慨道:\"早闻大唐公主博学多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宴席散后,李承乾独自来到太仓。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澳洲面粉、南洋香料和江南稻米,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些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的物产,正通过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滋养着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殿下,夜深了。\"马周轻声提醒。

\"马卿,你说百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这个时代?\"李承乾突然问道。

马周沉思良久:\"臣以为,后人会说...这是一个润物无声的时代。没有惊天动地的征战,没有轰轰烈烈的变革,但百姓的生活,却在一点一滴地变得更好。\"

李承乾笑了,目光投向远方。在那里,初升的朝阳正将第一缕金光洒向万里山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