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世家之患,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站在国子监阁楼上,将一切尽收眼底。他手中攥着卢照邻提供的密册,上面清晰记载着今科十八名进士与五姓七望的姻亲关系。

\"查。\"太子对身后的马周轻声道,\"从墨卷与誊录本的笔迹查起。\"

三日后,一个惊人的漏洞浮出水面:有七份考卷的誊录本上,竟出现了同样的错字——\"治\"字少了一点。而这几份考卷的主人,全都姓崔、卢、郑。

\"这是誊录官的暗记。\"马周指着光禄寺的排班表,\"每次科举,负责誊录的都是这几家故吏。\"

大理寺狱中,崔琰的供词让李承乾陷入两难。

\"殿下明鉴,\"这位新科进士惨笑道,\"下官祖父是崔民干,武德七年曾救过陛下性命...\"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正是这些山东世家支持李世民稳定朝局。如今要动他们的特权,无异于否定父亲当年的政治承诺。

\"殿下,刑部送来急报。\"长孙冲匆匆赶来,\"博陵崔氏联合十二家世族,在曲江池设'私试',公然宣称'朝廷取士不公'!\"

李承乾捏碎了手中的茶盏。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他们要用数百年的文脉积淀,对抗皇权的公正性。

卢照邻再次出现时,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他们要在七月七乞巧节,于终南山举办'真才宴',所有落第举子皆可赴会。\"

\"这是要另立取士标准啊。\"李承乾凝视着这个清瘦的少年,\"你为何要背叛家族?\"

少年从怀中掏出一卷《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我们卢氏在范阳的庄园,去年冬天冻死了三十七个隐户。\"他顿了顿,\"其中有个女孩,会背整本《楚辞》。\"

当夜,李承乾在甘露殿前跪了半个时辰。殿内传来李世民与房玄龄的争执声:\"...若彻查科举,恐寒了天下士子心!不查,则寒了庶民百姓心!\"

七月初七,终南山麓彩帐连绵。当崔氏族长崔敦礼正在品评诗作时,山道上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三千羽林军手持火把,将宴会照得亮如白昼。更令人震惊的是队伍前列——李世民亲自押着十八名戴枷的考官,李承乾则捧着真正的阅卷记录。

\"诸生请看!\"太子命人展开七份并排的考卷,\"这份该取第几等?\"

举子们哗然。那些被刻意压低的考卷,篇篇锦绣;而世族子弟的答卷,多是陈词滥调。

崔敦礼突然大笑:\"陛下可知?今日在场的,还有突厥、高丽的求学者。\"他意味深长地环视四周,\"若大唐科举成了笑话...\"

\"所以朕带来了这个。\"李世民一挥手,侍从抬上十口大箱。箱中全是世家私藏的先贤典籍——从东汉的《熹平石经》拓本到南朝的《玉台新咏》,许多竟是秘书监都未收录的孤本。

\"即日起,这些藏书将置于弘文馆,供天下士子抄阅。\"皇帝的话如金石坠地,\"朕倒要看看,是你们的家学渊源深,还是寒门学子的志气高!\"

七月十五中元节,李世民连发三道诏书:

其一,科举实行\"糊名易书\"法,且誊录官由御史台临时选派;

其二,设立\"崇文馆\",收藏天下典籍,凭户籍即可入内阅览;

其三,五品以上官员子弟中举后,需在州县历练三年方可入京任职。

最狠的是最后一条——\"隐田首告者,赏田产三成\"。诏书公布的当天,万年县衙就收到七十三份检举。

\"陛下这招妙啊。\"杜如晦看着堆积如山的田契笑道,\"既不动刀兵,又让他们自乱阵脚。\"

八月秋风起时,李承乾在刑部大堂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求情者。卢照邻带着十几个世族少年,齐齐跪在阶下。

\"求殿下开恩。\"少年捧着一摞账册,\"这是各家自愿献出的隐田记录,共计十二万顷。只求...\"他看了眼身后同伴,\"只求允许我们参加明年科举。\"

李承乾翻开账册,发现每页都有血指印。原来这些少年回去后,竟发动了家族内部的\"清议\",迫使长辈妥协。

\"你们可知这意味着什么?\"太子轻声问道。

\"知道。\"一个崔氏子弟抬头,眼中含泪,\"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靠姓氏吃饭了。\"

走出刑部时,李承乾看见父亲站在银杏树下。金黄的落叶纷纷扬扬,仿佛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举行葬礼。

\"治大国如烹小鲜。\"李世民拈起一片落叶,\"火候过了会焦,不足则生。\"

远处传来孩童的歌声,是新编的《劝学谣》:\"莫道崔卢颜色好,诗书读破自登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