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医道传薪,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眼睛一亮:\"母后也觉得他该来长安?\"

\"如此大才,埋没山野岂不可惜?\"长孙皇后轻抚儿子额前的碎发,\"不过...这等高人,怕是难为世俗所拘。\"

李承乾握紧小拳头:\"儿臣一定会想办法!\"

长安城南的\"济民医馆\"前,李承乾带着长孙冲等人正在巡视。这是他用东宫积攒的例银所建,专门收治无力求医的贫民。

\"按殿下吩咐,所有被褥每日用沸水煮过。\"医馆管事恭敬禀报,\"病患按症状分住不同院落,咳喘者住东厢,外伤者住西厢。\"

房遗直推了推叆叇:\"《诸病源候论》记载,'疫气相传,易染于人'。如此分区安置,确能防时疫蔓延。\"

李承乾点点头,转向程处弼:\"让你找的童子如何了?\"

程处弼拍拍胸脯:\"都是从将作监工匠子弟中选的,个个聪明伶俐。有个叫韦慈藏的小子,认药草过目不忘!\"

正说着,一骑快马飞驰而来。信使翻身下马:\"殿下,孙道长回信!\"

李承乾迫不及待地拆开,孙思邈飘逸的字迹跃然纸上:

\"殿下仁心,老道感佩。然创立医学非一日之功...另,闻皇后娘娘服'百合固金汤'后咳血减轻,可试加五味子三钱...\"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李承乾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有一事相求。\"

\"可是又想去终南山?\"李世民头也不抬。

\"非也。\"李承乾挺直小身板,\"儿臣想请父皇下旨,在长安设立太医署附属医学,广招生徒,培养医者。\"

李世民终于抬起头:\"这倒是个善政。但谁来主持?\"

\"孙思邈道长。\"李承乾眼睛发亮,\"儿臣已与他多次通信,道长虽未明确应允,但态度已有所松动...\"

\"哦?\"李世民来了兴趣,\"你如何说动那老道的?\"

李承乾取出几封信的抄本:\"儿臣以'一人之力有限,授徒则可济万民'相劝,又以太医署藏书为诱...\"说着展开最新一封,\"您看,道长连母后的药方都调整了三次,显见是关心的。\"

李世民翻阅信件,突然大笑:\"好个'医道传薪'之说!朕准了,即日下旨筹建医学!另赐孙思邈'妙应真人'封号。\"

太白山青牛洞前,宣旨太监恭敬地捧着圣旨。孙思邈展开黄绢,上面清楚写着任命他为\"太医署医学博士\",并拨专款在长安设立医学院。

老道长叹一声,望向终南山的云海。这时,李承乾的最新信件送到:

\"仙长道鉴:弟子已选聪慧童子二十人,皆备束修之礼。城南医馆日诊病患过百,然缺良医...又,母后按仙长新方服药三日,咳血已止...\"

随信附着一幅医学院设计图,标注着讲学堂、药圃、诊室等,甚至还有专门为孙思邈准备的炼丹静室。图角一行小字:\"愿以天下病患为念\"。

孙思邈抚图良久,突然对宣旨太监道:\"请转告太子,老道十日后启程。\"

十月的长安,金风送爽。太医署前,李承乾带着二十名医学生翘首以待。当孙思邈的马车出现在街角时,小太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快来拜见道长!\"李承乾领着学生们恭敬行礼。

孙思邈扶起他,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求知欲的少年:\"殿下,带老道去看看皇后娘娘吧。\"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正在练习导引术。见到孙思邈,她欲起身相迎,却被老道制止:\"娘娘勿动,容老道诊脉。\"

三指搭在纤细的腕脉上,孙思邈闭目凝神。片刻后,他取出金针:\"请娘娘宽衣,老道要行'太乙神针'。\"

细如发丝的金针在长孙皇后背上颤动,李承乾紧张地攥着衣角。约莫一刻钟后,长孙皇后突然长舒一口气:\"胸口...不闷了...\"

孙思邈收针微笑:\"再配合老道新配的'紫金丹',三月可除根。\"

李承乾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他郑重地跪下行大礼:\"谢道长救母之恩!\"

孙思邈扶起他,指着殿外等候的医学生们:\"要谢,就谢殿下这份'医道传薪'的仁心吧。\"

角落里,李承乾看着白发苍苍的孙思邈为母后施针,又看看精神渐好的母后,小手不自觉地摸向怀中——那里藏着下一封信的草稿,是关于建立大唐第一家官办药局的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