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海天雄图,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盛夏来临,\"永徽号\"率领的舰队开始了首次远航训练。李承乾亲自随行,实地检验蒸汽战舰的各项性能。当舰队抵达琉球补给站时,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留守澳洲的三十名唐军不仅站稳脚跟,还与当地土着建立了友好关系,发现了大型金矿!
\"天佑大唐!\"舰桥上,李泰兴奋地挥舞着信函,\"大哥,信中还说澳洲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简直是天赐宝地!\"
李承乾远眺东南方向,仿佛看到了那片广袤大陆:\"传令,准备组织第一批移民。以流放罪犯为主,搭配农户、工匠和医者,男女比例要均衡。\"
八月里,海军在南海举行大规模演练。二十艘蒸汽战舰排成楔形阵列,火炮齐射的轰鸣声震撼海天。李承乾站在\"永徽号\"舰桥上,目睹靶船被炸成碎片的壮观景象,心中豪情万丈。
\"殿下,有此神兵利器,何愁海疆不宁?\"刘仁轨由衷赞叹。
\"武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李承乾意味深长地说,\"我要的是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演练结束后,李承乾召集各舰管带,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组建\"远洋商队\",由海军护航,定期往返于大唐与波斯之间。
\"商队利润的三成归船员所有,七成上缴国库。\"他环视众人,\"愿意参加的,现在报名。\"
这一前所未有的激励政策让将领们沸腾了。不到半个时辰,所有蒸汽战舰的管带都签下了生死状。
返航途中,舰队在占城停留补给。李承乾借机拜访了当地国王,提出建立永久性唐城的建议。令他意外的是,国王不仅欣然同意,还请求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
\"大唐文明昌盛,小王心向往之久矣。\"国王真诚地说,\"愿永世为大唐藩属。\"
这一外交胜利让李承乾看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回到广州后,他立即下令扩建海事学堂,增设\"番语\"和\"番俗\"两科,培养精通各国语言文化的人才。
秋分这天,晋阳公主在海事学堂开设了第一堂\"番医讲座\",将中医与波斯医学融合贯通。讲堂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广州的名医们都前来聆听。小公主虽然年仅十三岁,但讲解起医术来头头是道,引得满堂喝彩。
\"兕子长大了。\"李承乾站在后排,欣慰地对李泰说,\"说不定真能成为一代女医圣。\"
\"何止。\"李泰笑道,\"我看兕子将来能当太医署令!\"
就在这时,杜荷匆匆赶来,附耳低语:\"殿下,长安急报,陛下病重!\"
李承乾脸色骤变,立即安排李泰留守广州,自己则带着晋阳公主火速返京。一路上,小公主强忍泪水,埋头整理孙思邈寄来的医案,希望能帮上忙。
快马加鞭二十日,终于赶回长安。当李承乾冲进两仪殿时,只见李世民面色苍白地靠在榻上,但精神尚好。
\"父皇!\"他扑到榻前,\"您...\"
\"朕无碍,只是旧疾复发。\"李世民虚弱地摆手,\"急着召你回来,是有要事相托。\"说着,从枕下取出一卷诏书,\"看看吧。\"
李承乾展开一看,竟是《巡幸东都诏》,命太子监国,皇帝将率部分朝臣前往洛阳养病。
\"父皇,这...\"
\"承乾啊,朕思虑再三,是时候让你全面接手朝政了。\"李世民慈爱地看着儿子,\"这两年你推行新政,开拓海疆,做得比朕想象的还要好。\"
李承乾眼眶发热:\"儿臣...儿臣只怕辜负父皇期望...\"
\"不必谦逊。\"李世民拍拍他的手,\"朕已下诏,加你'天策上将'衔,总领全国兵马。另外...\"他看向一旁抹眼泪的晋阳公主,\"兕子也长大了,该有个封号了。朕封你为'镇国长公主',协助太子理政。\"
小公主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郑重下拜:\"儿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大哥!\"
这一安排震惊朝野。历史上从未有过公主参与朝政的先例,但出自李世民之口,无人敢公开反对。
冬雪纷飞时,李世民启程前往洛阳。送别那日,长安百姓自发聚集在朱雀大街两侧,高呼\"万岁\"。李承乾率领文武百官,一直送行至灞桥。
\"回去吧。\"马车内,李世民掀开帘子嘱咐,\"记住,治国如航海,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儿臣谨记。\"李承乾长揖到地,直到御驾消失在风雪中。
回到太极宫,坐在往日李世民处理朝政的御案前,李承乾感到肩头沉甸甸的。晋阳公主乖巧地在一旁研墨,小脸上写满坚毅。
\"大哥,我们一起。\"她轻声说,\"就像航海一样,再远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李承乾握了握妹妹的手,翻开第一本奏折。殿外风雪呼啸,殿内烛火长明。在这个贞观盛世渐入佳境的时刻,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等待着这对兄妹去开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