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纸韵人间,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军议时,李承乾展开竹纸绘制的《高昌地形图》。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竹纸拼贴而成,绿洲处用靛蓝纸,沙漠用麦秆纸,甚至标出了地下水源的\"纸制水脉图\"。薛万彻指着地图上的折痕:\"太子这纸图,折了百次都不断,比羊皮地图方便多了。\"说罢真的反复折叠,地图上的朱标路线始终清晰。
最得军心的是\"纸家书\"。李承乾让将作监特制军邮竹纸,纸页边缘印着\"平安\"二字,士兵写信时撕下此边,家人收到便知安好。一个老兵展示家书:\"我婆娘在纸背画了个灶台,说等我回去,用太子的纸锅煮羊肉。\"周围的士兵哄笑起来,军营里难得有了轻松气氛。
弘文馆的\"纸戏坊\"里,李承乾正陪父母观看纸影戏。匠人用半透明竹纸剪出《西游记》人物,灯光一照,唐僧的锦襕袈裟在纸影上泛着桃胶的光泽。晋阳公主看得入迷,伸手去抓纸影中的孙悟空,却把灯打翻了,竹纸影人儿遇火竟只卷边不燃烧——原来纸里掺了太医署的防火药材。
课后的\"纸艺课\"更热闹。泰儿用竹纸折了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翅膀上还印着他刚学的\"飞\"字。长孙皇后拿起蝴蝶细看,发现翅膀边缘用了棉纺社的\"缫丝纸\",轻薄如翼。李承乾趁机呈上学生们的\"纸艺作品集\",其中有个寒门学子用废纸折的\"谏官俑\",官帽上还写着\"直言\"二字。
傍晚的御花园,李世民看着孩子们用纸船在太液池里比赛。泰儿的纸船用了防水的槐胶纸,而晋阳公主的船底贴着块小磁石,能被岸边的磁石基座吸引。皇帝笑着对李承乾说:\"二郎这纸,让皇家后院都多了些人间烟火气。\"说罢弯腰捡起漂到岸边的纸船,船底用墨写着\"愿四海升平\"。
深秋的西市,李承乾微服看\"纸市\"。卖胡饼的老汉用靛蓝纸包饼,纸面上印着\"吃饼识字\"的顺口溜;画摊的画师用竹纸现场作画,画完直接卷成纸筒售卖;甚至有乞丐用纸折了\"乞巧盒\",里面放着讨来的铜钱,盒面写着\"一分也是情\"。
宫城的漏刻房里,新制的\"纸漏\"正在试水。竹纸卷成的漏斗状容器,漏水速度比铜漏更均匀,旁边的时辰纸上自动印出刻度。值守的宦官指着纸漏笑道:\"以前换铜壶要三个人,现在换纸漏斗,小太监就能办。\"
终南山的造纸书院里,老工匠陈默正在教学徒辨认纸纹。他指着一张竹纸:\"看这帘纹,像不像渭水波纹?这是今年新出的'水纹纸'。\"学徒们传阅着纸样,发现背面还用磁石粉印了暗记,对着阳光能看到\"贞观五年\"的字样。
暮色中的东宫,李承乾看着妹妹晋阳公主在竹纸上涂鸦。小丫头用口水沾着纸页,把自己的小手印按在上面,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二哥\"。他拿起这张\"纸宝\",突然想起白日里西市的景象——那些用竹纸包药的郎中、用纸糊窗的百姓、甚至用纸折鸢的孩童,这薄薄的纸页,早已融入大唐的人间烟火,成为寻常日子里,最温暖的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