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84章 传承,爷爷,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滨城老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传承

六月十二号,孙传武家的新房上梁了。</p>

鞭炮声声过后,木制的房梁安稳的落在棚顶,老爷子红光满面,脸上满是喜悦。</p>

上梁,添瓦,老爷子特意买了半扇猪,在园子里支起了锅灶。</p>

中午,众人推杯换盏,孙传武看着眼前的新房,心中也满是感慨。</p>

老爷子中午没少喝,一直到下午吃完饭,孙传武才搀着老爷子进了屋子。</p>

老爷子醉眼惺忪,伸出手摸了摸孙传武的脸,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p>

“传武啊。”</p>

“好好干呐。”</p>

孙传武用力的点了点头:“您放心吧爷爷,肯定好好干。”</p>

老爷子摆了摆手:“去吧,歇会儿。”</p>

孙传武家房子盖完,第二天一早,几个好手就帮忙盘炕。</p>

炕盘完,又开始铺着水泥地面。</p>

眼见着孙传武家的新房一天天接近尾声,康凯家的新房也上梁了。</p>

看着康凯家的两间大瓦房,村里人满是羡慕。</p>

“哎,你瞅瞅老康家小子,真是有好命啊,人家传武愿意拉他一把,现在大瓦房也盖起来了。”</p>

“你说那个呢,咱村儿多少人找老孙头拜师的,要么就是干不住,要么八字就太软,这行哪是那么好干的。”</p>

“可不么,死人饭这玩意儿有那么好吃?”</p>

“哎?你这话说的,咋听着这么别扭呢,咋滴,见不得别人好啊?”</p>

世界上就是这样,不乏好人,也不乏红眼儿病。</p>

有些人就这样,怨天怨地怨,就是没想过自己为啥不行。</p>

这半个月也算不错,孙传武一个白事儿也没接到。</p>

孙传武倒是看得开,这小半年他也没少挣,就光这几个月,手里就有小一万块钱。</p>

康凯还有南志远哥俩一个月五十工钱,倒不是孙传武抠门,现在五十块钱,都快赶上派出所老吴的工资了。</p>

六月底,孙传武接了三个活,岁数都不小,算是寿终正寝。</p>

生活也没那么多的乱糟子事儿,每家虽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但是基本雷同,没啥整幺蛾子的。</p>

孙传武也是越干越顺手,不光是孙传武,南志远哥俩也学的有模有样,虽然距离主持白事儿还有点儿距离,但是现在的水平,绝对比二明白要高。</p>

今天进了新房,南志远还有康凯家过来帮忙温窝,三家人从中午喝到了晚上。</p>

第二天一大早,南志远哥俩就有模有样的拿着空白的黄纸,迈着七星步,站在那念着起棺咒。</p>

该说不说,这哥俩长的一模一样,而且动作也出奇的一致,看上去还颇有几分赏心悦目的感觉。</p>

老爷子眯着眼睛看着哥俩认真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p>

套路这东西啊,虽然每个地方不同,但是像是大的区域,基本很多东西都相似。</p>

这话怎么说的,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各说各有理。</p>

这一行的难处在于哪?</p>

不是这些死背硬记的套路,更多的,则是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p>

就好比前两天孙传武接的那个活。</p>

走了一半儿,啪唧一下子引魂幡折了。</p>

这事儿说良心话还真没啥说道,就是单纯就是镇子里做纸活的那家手艺不行,谁特么好人拿陈年架条做杆子啊,那不等着折么?</p>

当时所有人都懵了,现在人都迷信呐,大眼儿瞪小眼儿的看着孙传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借阴骨,阎王妻

最好的瓜

和天合下

粉子都

八零丈夫兼祧两房?我转身嫁军少

一朵花儿开

四合院:大领导是我的老政委

JJB小呆呆

我的心动女邻居

火烧风

山海经中山的故事

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