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决定打出歼-10这张牌
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第4章 决定打出歼-10这张牌,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杆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决定打出歼-10这张牌
如果一个人是家中长子,而且好多年之后才有弟弟,在此之前家里的事务都靠这个长子,靠这个长子挣钱。</p>
那么,这个长子一定会得到家中最多资源的支持,并且,家中族老会偏爱长子。</p>
放在一个国家里同样如此。</p>
211厂是长子,好几十年后才有985厂,而且还是长子分支出来的这么一个飞机制造厂。</p>
于是,985厂这个晚来的子,历来是不受重视的。</p>
飞机制造厂是整机厂、是核心厂,围绕其形成一个产业链,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p>
从研发到制造,从主要部件的研发到制造,所谓211系,就是包含了这些在内的大杂烩。</p>
而当前的985厂,还远远没有具备以自己为中心、让其他单位围绕自己开展工作的能力。</p>
从外场回到内场办公区后,副厂长杨伟、总师宋文忠、机身组吴强三人,就把李干请到了办公室里。</p>
工人出身的杨伟一点架子都没有,这是他的办公室,他熟络地泡茶给三人倒上说,“峨眉山的绿茶,解暑最好不过。”</p>
七月的天城地区,人们已然感受到了酷暑。</p>
办公室里,985厂自己生产的落地扇轰鸣着摇着脑袋,送来一浪一浪的风,挂在墙壁上的手撕式挂历,随风一下又一下地“点钞票”。</p>
到底是飞机厂啊,连风扇都是一股子战斗机的味道。</p>
宋文忠的关注点全在李干提到的斯贝发动机身上,他开门见山地问李干,“小李,斯贝发动机在大厂手里,引进的五十台整机,三年前全部到货。”</p>
“听你这么说,难道大厂不打算用这批发动机了?”</p>
原来,三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李干是从211厂调过来的试飞员,应该知道一些内幕消息。</p>
飞机制造厂里的试飞员消息是最灵通的,因为项目的任何进展,都必须要让试飞员深入了解、熟悉。</p>
宋文忠这么一说,杨伟和吴强的眼珠子恨不得贴在李干脸上,搞得李干不由地往座椅后挪了挪屁股。</p>
“大厂不会把斯贝发动机让给咱们的。”李干说。</p>
吴强一听,那脸色顿时冷了下来,脑门上写着一句话——那你说个锤子哦!</p>
211厂和985厂之间的矛盾谁人不知?</p>
还以为你有内幕消息呢,结果是个哗而取众的货!</p>
站着的杨伟也坐了下来,二郎腿一翘,眯着眼看李干,道,“小李啊,你一到位就踩爆了发动机,说发动机不符合要求,提了斯贝发动机,却是我们拿不到的东西,到底怎么个事啊?”</p>
那神态,分明是在说——小子,你逗我玩呢!</p>
李干嘿嘿一笑,给了他们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端起茶杯慢慢喝了口峨眉山的绿茶。</p>
还别说,还是那个味儿!</p>
“小李,到底怎么回事,你把话说清楚。”一根筋的宋文忠脸色很不好看,他的耐心基本到底了。</p>
李干连忙放下茶杯,两个肘部撑在大腿上,十个手指交叉在一起,分析着说道,“五十台整机是到了大厂,这没错。可是,制造资格不只是给了黎明厂。”</p>
211厂配套的航空发动机厂叫黎明厂,因为和某歌星同名,被戏称为歌星厂。</p>
李干说,“按照划分,位于黔省和川省交界处那座山里的黎阳厂,是咱们985厂的配套厂,他们也有资格生产斯贝发动机。”</p>
“斯贝发动机全套专利、发动机辅机全套专利,早在七五年,我们就买下来了。而且,英国方面有义务通过培训、派出专家帮助我方解决问题、掌握技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