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高奕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棋痕深深印岁月,棋王林默,夏高奕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芒种的清晨,老街飘着新麦的香气。林默棋艺馆的木门刚推开,就见周承宇蹲在老槐树下,用小刷子清理石桌上的棋痕。雨后的石板透着潮气,那些深浅不一的凹痕里积着水,像藏着一汪一汪的月光。
“爷爷,您看这道印!”少年指着石桌边缘道深痕,“像是‘车’磨出来的,得有几十年了。”周明轩俯身细看,指尖探进凹痕里,突然想起林默晚年常说的话:“好棋盘都是棋子喂出来的,就像老街的路,是脚底板踩出来的。”
这时,赵淑兰挎着竹篮走来,篮子里装着新收的绿豆。“我给孩子们熬点绿豆汤,”老人笑着指了指棋馆,“小远说今天有批特殊的客人——是当年林老师教过的孩子们的后代,从全国各地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棋馆里就挤满了人。有位戴眼镜的中年人捧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是副缺了颗“象”的塑料棋:“这是我爸的宝贝,他临终前说‘这棋是林先生给的,缺的那颗是他故意留的,说下棋不能太圆满’。”
另位白发阿姨带来张泛黄的合影,照片里十几个孩子围着林默,每个人手里都举着颗棋子。“后排左数第三个是我,”阿姨指着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那天林老师说‘谁能背出棋谱,就送谁颗红帅’——最后他把所有棋子都分了,自己只剩个空盒子。”
林思棋抱着笔记本,挨个记录这些故事。小姑娘的本子上已经画满了草图:有林默给孩子补棋谱的背影,有周凯偷偷往棋馆送煤的侧影,还有孤儿院的孩子们围着棋盘抢棋子的热闹场景。“太爷爷说,故事比棋谱重要,”她举着本子给大家看,“因为故事里有人。”
午后,国际象棋联合会的代表又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件特殊的礼物——用全球各地棋手捐赠的棋子熔铸成的“和平帅”,底座刻着“棋无国界,爱无疆”。当代表把“和平帅”放在老梨木棋盘中央时,阳光透过窗棂,在棋子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我们想把这里设为‘世界象棋文化传承基地’,”代表握着周明轩的手,“因为林默先生证明了,象棋不只是竞技,更是能串联人心的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