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反攻中原?他们早就废了!,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在不但元朝衰亡了,这四大汗国也废了,大明也不必担心外敌来袭。</p>

“但是!”朱高炽却又开口,引得众人那颗心又悬了起来。</p>

老朱有些恼怒,厉声追问道:“兔崽子,你但是什么?”</p>

“但是东察合台汗国与我大明相邻,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别失八里、亦力把里这些地方,这蒙古外藩也向东扩张势力,其势力威慑到了哈密,与北元声气相接!”</p>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齐刷刷地看向了堪舆图。</p>

别失八里、亦力把里这些地方,就在甘肃之外,哈密不远处,一旦东察合台汗国选择东进,那甘肃之地可就危险了。</p>

而甘肃乃是大明西北门户,甘肃要是丢了,陕西乃至整个北疆都有倾覆之患!</p>

“高炽,这东察合台汗国是怎么个情况?”李文忠皱着眉头追问道。</p>

朱高炽笑呵呵地解释道:“其实我大明曾与其有过接触,就是当年岭北之役中,宋国公冯胜选择弃地的真正原因!”</p>

“昔日,东察合台汗国对帖木儿帝国发动了凌厉攻势,一举侵占了帖木儿帝国广阔的土地,气焰嚣张。冯胜所面临的东察合台汗国,正值其势力如日中天之时。在岭北之役的惨痛失利后,冯胜对东察合台汗国东侵甘肃之举心怀戒惧,故而采取了焚烧城池、放弃土地的策略,以防粮食落入敌手,此举亦在情理之中。即便是傅友德攻克瓜、沙二州后,亦未继续西征,其因亦在于规避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正面冲突。”</p>

听到这话,老朱、徐达等人这才恍然大悟。</p>

只是这样听起来的话,这个东察合台汗国实力很强啊!</p>

徐达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信息,开国追问道:“但冯胜撤兵之后,东察合台汗国并未东进,这是为什么?”</p>

“由于东察合台汗国与帖木儿帝国长期的内战纠缠,使其无力东顾。”朱高炽直截了当地解答道。</p>

“甘肃在其战略布局中不过是‘边缘地带’,他们的核心关注点在于河中地区。只有当东察合台汗国统一察合台汗国,解决了后顾之忧,方有机会考虑东进甘肃。”</p>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东察合台汗国还是帖木儿帝国,这两个建立在中亚的蒙古后裔政权,其主要战略目标都在于确立汗位的正统地位,以及剪除西域的异己势力,而非远征东方。因此,甘肃仅在其战略规划中占据着边缘位置。”</p>

众人再次齐刷刷地松了口气。</p>

这样看起来,这些中亚汗国,短时间内是不会进攻大明了。</p>

老朱再次恢复了精气神,既然如此那就该抓住机会,直接将这北元给先行灭掉,否则等那什么东察合台汗国腾出手来,或者说等北元前去求助,那大明可就真的危险了。</p>

毕竟此刻辽东之地尚且没有收复,还盘踞着一个实力强横的纳哈出,拥兵二三十万之巨!</p>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将纳哈出给打掉!</p>

“甘肃在人家眼里就是块鸡肋,不过等他们打完内战……啧啧,那就不好说了啊!”</p>

此话一出,众人那颗心又提了起来。</p>

历史上帖木儿确实发起了东征,为此筹谋了十余年之久,可惜他自己病死在了东征途中,否则刚刚结束靖难之役的永乐王朝,可能真会阴沟里翻船!</p>

老朱脸色又沉了下去,感受到了紧迫。</p>

正当老朱陷入沉思时,朱高炽却突然走到了堪舆图面前。</p>

“既然西方大家都了解了,那我们再来看看东边!”</p>

众人悚然一惊,齐刷刷地看向堪舆图。</p>

东边还能有什么?</p>

除了高丽、倭国外,不就是大海了吗?</p>

“高丽暂且不谈,首鼠两端的货色。”</p>

“但是这倭国可就不一样了,资源丰富得很,比如还有一座藏银过亿的巨型银矿!”</p>

众人:“???”</p>

啥?</p>

倭国有一个银矿?</p>

藏……银……上……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王芯芯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

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

大女士

大道圣主

唯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