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誓要屠川,人哪去了(三),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千夫长后颈的汗毛“唰”地全竖起来,死亡的阴影像只大手,死死攥住了他的喉咙。
他腿一软,“噗通”跪倒在地,膝盖砸在石板上生疼,身体却抖得像狂风里的枯叶,连头都不敢抬。
说时迟那时快,林有德拔刀出鞘,刀光像道银闪电劈过。
眨眼间,怪兽的皮被划开道整整齐齐的口子,内脏被利落地掏出来扔在一旁;
接着他抄起石斧,“咔咔”几下剔出骨头,扔进石碾子底下反复碾压,直到碎成渣;
最后倒进石磨,“咕噜咕噜”磨成了细腻的骨粉,白花花的,混着点血丝。
兽肉被剁成肉糜,又和嫩绿的树叶、草芽、块茎、糠麸一股脑倒进石臼,捣得稀烂后摊在石板上。
热水褪毛时的白汽、开膛破肚的血腥气,渐渐被石板上那片慢慢风干的粉末盖住,只留下点草木的清香。
等这一切收拾停当,林有德突然仰头大笑起来,那笑声像夜枭在山坳里啼叫,尖锐又刺耳,听得人后颈发麻。
他一边笑,一边拍着手掌道:“秦都督,要是常有这样的野兽,你们往后可就享福啦!”
他指着石板上的粉末,兴致勃勃地讲起门道:
“这些粉摊在石板上,热水褪毛的余温能烘,日头能晒,灶火能烤——
随便哪种法子,都能弄干了收起来。
啥时候想吃,抓一把兑点热水,搅成糊糊就能填肚子。
特别是冬天,大雪封了山,外头白茫茫一片啥也找不着,这些储备可就是救命的口粮,能让一家人熬过整个寒冬!”
事情办完了,该交待的也交待了,林有德决定离开。
刚要拔营,急报像带着火星子似的闯进来:
“张献忠已破成都府!”
众人脸色骤变,林有德猛地一拍大腿:
“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这变故让原计划的缓行成了急行军,马万春被留下守石砫寨——
五百白杆兵加些半大少年,足够把这破寨护得严实。
秦良玉点了弟弟秦民屏和大孙子马万年,挑出一千白杆兵,决意跟游击军一同出兵。
秦良玉是土生土长的石柱人,对地形熟得像自家炕头。
她领着队伍在山林小道里穿梭,踩着湿滑的青苔如履平地,短短五天就踏进了顺庆府地界,连队伍里最年轻的兵都没掉链子。
反观刘德忠那一路,简直是步步淌血。一个多月前,他带着一万多人从松潘岷山北麓出发,浩浩荡荡往成都府赶。
可队伍里没一个识路的,语言更是堵得死死的——
跟当地人说话,比对着石头比划还费劲,常常是鸡同鸭讲,折腾半天也说不清个一二三。
更糟的是,他们得在川西连绵的群山里瞎撞,那山像个喜怒无常的老怪物;
时不时就泼场泥石流下来,把路堵得严严实实,只能拿铁锨一点点刨。
这么折腾下来,刘德忠的部队走得跌跌撞撞,绕了无数冤枉路,光退回重走的路就够再走一趟成都了。
直到八月初二,才总算挪到威州。
也算撞了运,遇上支从保县来的小商队。
这些商人常年在藏区倒腾货物,在成都和打煎炉镇之间往返,对路况还算熟。
可惜他们要往藏地去,只能给刘德忠指个大概方向,连张像样的图都画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