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宫内端午,三份奏则(五),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江左良玉送来奏则,请求朝廷清欠粮饷,共计四十万兵将,如今磋磨在黄州外,不肯进军!”
王承恩话音刚落,朱有建立刻察觉出左良玉奏请军饷背后暗藏的威胁,神色一凛,目光如炬地看向王德化,沉声道:
“这军报拖延几日了?”
王德化赶忙上前半步,躬身垂首,言辞清晰且带着几分谨慎:
“主子,三月十八日圣旨自京城发出,三十日抵达九江。
四月初二,左良玉率军离开九江,可直到十四日,大军仍未进入黄州府辖区。
左部号称四十万之众,实则只有区区八万人,且五万追随左良玉,三万由其子留守九江。
其中真正能战的亲兵连同正规军不过近三万人,其余五万皆是临时征调的壮丁!”
他每说一句,都偷眼观察朱有建的神色,生怕漏了细节,又怕触怒龙颜。
这番精确到日期与兵力部署的汇报,将左良玉磨洋工、虚张声势讨要军饷的意图,如同摊开的画卷般呈现在朱有建眼前 。
王德化微微欠身,又接着补充道:
“左良玉帐下幕僚共计十六人,其中有功名在身的有五人,与西边流寇暗中联络的竟多达六人,和闯贼有瓜葛的也有三人,还有一人身份尚不明确。”
朱有建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半晌,他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茶,缓缓开口道:
“先别理会他,且等湖广那边的事情处理完再说。”
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
“兴和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显然,他的思绪已经转到了张家口堡的战事上。
王德化赶忙应道:
“回主子,曹督主此前对鞑子营帐发动了炮击。
初四那天,鞑军就已经撤走了,据推测应该是返回定辽一带,只是具体行军路线还不清楚。
方统领已在通往榆木川的路途上设下了埋伏,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奏报传来。”
说罢,他微微低下头,静待朱有建的指示。
朱有建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狐疑,语气带着些许冷意:
“曹化淳与方正化所奏,竟称斩杀四十多万敌军?
满旗十万人,至少需留两万人驻守,蒙旗八万人,汉旗五万人,满打满算,能战之兵也就二十一万。
这平白多出来的二十万人,到底从何而来?他们莫不是夸大战功了!”
话语中,对奏报真实性的质疑毫不掩饰。
王德化见状,忙从袖笼中掏出一个册子,恭恭敬敬地翻开,快速浏览后,抬头回禀:
“回禀圣上,据曹督主的奏报,在兴和牛头沟一役,歼灭汉旗敌军四万六千余人,那逆臣孔有德、耿仲明、佟养性、李永芳、石廷柱皆已伏诛!
战后收拢了汉民千人,已送往怀化安置。而后大军进入兴和,当地汉旗剩余九千人,疑似与三千蒙人相互攻杀,结果都中了毒身亡。
之后我军偷营,五万鞑靼援兵被歼灭。因事先在敌军粮草中下了毒,过了四日毒性发作,又折损了不少敌军。”
说完,他屏息静气,等待着朱有建的反应,生怕圣上对这解释仍不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