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3章 疯狂征兵,再战沙甸(八),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一想到爹和亲叔的死,罗洛浑的心中又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矛盾情绪。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复杂的亲情,也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
但此刻,他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带着代善的期望与关爱,在这充满荆棘的权力之路上艰难前行。
罗洛浑,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将领,身上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毅。
虽年纪轻轻,却已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在父亲身边的耳濡目染。
父亲的言传身教,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他军事道路的开端,潜移默化间,培养出了他极高的军事素养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在接到攻打小境门隘口的命令后,罗洛浑并未盲目行动。
他深知这一战的艰巨性,于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了小境门通道的两次战役。
那泛黄陈旧的羊皮舆图,以及幸存者的讲述,都成了他探寻战况的线索。
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他都反复琢磨。
不仅如此,他还设法从乌珠穆沁旗主那里获取了宝贵信息。
在交流中,他逐渐勾勒出明军当下的军事实力轮廓。
他敏锐地察觉到,明军的火炮技术似乎在近些时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那火炮的射程,远超之前认知,能轻松覆盖更广阔的区域;
威力之大,更是令人胆寒,仿佛能轻易撕开他们的防线;
发射间隙之短,连续性之强,超乎想象,让人感觉那密集的炮火仿佛永远不会停歇,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接连不断地扑来。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火炮的爆破性极强,一旦命中目标,所造成的破坏必然是毁灭性的。
罗洛浑深知,在尚未研究出有效应对之策之前,贸然用兵无疑是将士兵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与纠结,一方面是对爷爷命令的敬畏,爷爷代善在家族中的地位如同巍峨的高山,他的命令犹如山崩地裂,不可违抗;另一方面是对士兵生命的责任和对战争胜负的谨慎考量。
然而,军令如山,容不得他有过多的犹豫。尽管内心十分纠结,罗洛浑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坚定了眼神。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中透着决然与坚定。他知道,此刻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无论如何,都要带领部队勇往直前。
于是,他召集起自己本部的将士,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上,写满了对他的信任与追随。他简单而又郑重地对大家说明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
随后,他带领着十万蒙军,浩浩荡荡地踏上前往战场的征程。一路上,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照耀下弥漫开来,宛如一片遮天蔽日的阴霾,仿佛预示着此行将会面临的艰难险阻。但罗洛浑的眼神始终坚定,他相信,凭借着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自己的智慧谋略,定能在小境门的战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四月十七日,阳光洒在大地上,却难以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未时中刻,罗洛浑身姿挺拔地骑在战马上,目光冷峻地望着远方的小境门通道。在他的带领下,镶红旗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通道外。
眼前的一切,让罗洛浑的眉头紧紧皱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气,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斗。他深知,此刻的通道内定是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因为他肩负着使命,承载着家族的期望。
“令斥候探路!”罗洛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斥候们如离弦之箭,迅速向着通道内奔去。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斥候远去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们能平安归来。
不久后,斥候匆匆赶回。他满脸惊恐,声音都有些颤抖地汇报着:“大人,路途被大量尸体堵死了,根本过不去啊!那场面,简直让人胆寒……”罗洛浑的脸色越发阴沉,他望着前方那片被尸体填满的通道,心中涌起无数复杂的思绪。
这些尸体,是战争的残酷见证,是无数生命的消逝。但此刻,他们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前进的命令还在耳边回响。
罗洛浑陷入了沉思,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两座沉重的小山。片刻后,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决定采用一种冒险的试探方法——用蒙人骑兵先去一探究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