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悍勇蒙旗,汉旗末路(三),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土默特旗主被这一喝,笑声戛然而止,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那副神气劲儿,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
“罢了罢了,我不笑便是。不过,我这儿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伙。”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土默特旗主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才一字一顿地吐出:
“汉旗完了!”
此话一出,营地内瞬间炸开了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既有惊讶,又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意味,仿佛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而这突如其来的变数,又将给接下来的战局带来怎样的风云变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晨曦的微光洒在榆木川的营帐上,这本该是个平静的清晨,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凝重与不安。
土默特旗主带来的那则“汉旗完了”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却未能在众人心中掀起预期的喜悦波澜。
若是搁在以往,听闻汉旗遭受重创,蒙古各旗定会弹冠相庆,他们无数次诅咒过汉旗。
可此刻,他们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只有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神情。
经历了此前的连番苦战,他们已然深知,这消息背后,隐藏着令人胆寒的真相:
明军竟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强悍实力,能将向来以勇猛着称的科尔沁旗彻底覆灭,又给予汉旗沉重一击,这等战斗力,怎能不让人心惊?
而他们自己,已然在沙场上吃尽了苦头,损兵折将,如今骑虎难下,想撤退还面临着诸多掣肘,这种进退维谷的困境,让每一个人都如鲠在喉,难受至极。
土默特旗主却仿若置身事外,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
在他看来,科尔沁旗纯粹是自食恶果,平日里太过狂妄自大,打起仗来只知一味冲锋,毫无谋略,这才连累乌珠穆沁旗跟着遭殃。
至于汉旗遭受的惨败,他也认定是其骄狂轻敌所致。
“哼,他们肯定是遭遇伏击后,还盲目自大,以为能轻松反败为胜,殊不知明军已今非昔比,这才落得如此下场。”
他撇着嘴,不屑地评论道。
土默特旗因长期与明人往来贸易,又在战场上多次与明军短兵相接,对明军的实力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
在他心中,明军的骑兵软弱无力,奔跑起来毫无气势,就像是一群散兵游勇;
步兵更是孱弱不堪,行军步伐拖沓,毫无战斗力可言;
至于那些火器,在他眼里简直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烧火棍,
“明军拿着它们,能有啥用?在咱们锋利的弯刀面前,还不是一触即溃!”
他挥舞着手中的弯刀,自信满满地说道。
正是基于这份“自信”,土默特旗主动请缨,替代了扎鲁特旗的位置,与巴林旗并肩作战,组成了第一梯队。
他们雄心勃勃,妄图凭借自身的勇猛,一举攻破明军关卡,扭转战局。
殊不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们的这份轻视,究竟会为自己招来怎样的厄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营帐外,战马嘶鸣,军旗烈烈,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土默特旗的这份自信倒也并非毫无来由,在那风云变幻的草原局势中,他们确实有着值得骄傲的资本。
自林丹汗迫于形势被迫西迁之后,喀喇沁部虽然顺势占领了库伦城与归化城,而此时的库伦城周边,土默特部落已然崛起,成为了最为强大的势力。
崇祯三年,漠南各部族齐聚一堂,经过一番权衡与较量,最终一致推选土默特部落作为盟主,统领各部,足见其威望之高、实力之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