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的峰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雨润万物生 膳道入寻常,凡人道碑,四季如春的峰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梅雨季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韧劲。淅淅沥沥下了半月,五味居门前的青石板缝里,竟钻出些嫩绿色的草芽,顶着晶莹的雨珠,在湿漉漉的空气里舒展着,像极了阿木先生说的“万物有灵,哪怕石缝里也能扎根”。
阿禾正趴在柜台上翻《万邦膳录》,书页被雨水打湿了边角,晕开些墨迹,倒让那幅“三界和合羹”的插画更添了几分朦胧。掌柜的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炖着的“荷叶鸡”飘出阵阵清香,用的是凡世的土鸡、仙域的荷叶、魔域的香料,荷叶的清气裹着鸡肉的醇厚,连檐下避雨的燕子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阿禾,把这笼米糕送到码头的货船上。”掌柜的递过食盒,“船老大要带往西域,说那边的人也想尝尝咱们江南的味道。”西域曾是魔域边缘,如今却因膳道的传播成了商贸重镇,货船上载的不仅是米糕,还有改良过的灵谷种子、净化魔气的食谱,都是当年五位仙尊留下的智慧。
阿禾提着食盒穿过雨巷,油纸伞的伞骨上刻着细密的星纹——这是前几日一个星象师送的,说“当年姜先生教我们观星,说伞骨也能仿星轨,避雨时心里也亮堂”。雨丝斜斜地打在伞面上,顺着星纹的轨迹滑落,竟在地面拼出个小小的“和”字。
码头边水汽氤氲,货船的帆布被雨水打湿,沉甸甸地垂着。船老大是个络腮胡的壮汉,正指挥着水手装货,见阿禾来了,大笑着接过食盒:“可算盼来了!去年带的腌笃鲜,西域的人吃了都说‘这才是人间味’,非要再尝尝米糕。”他从怀里掏出个羊皮本,上面记着西域的食材:“他们那边有种‘火焰果’,性子烈,我想着能不能和咱们的糯米结合,做个新点心?”
阿禾翻着本子,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这画法像极了阿青先生的承薪勺纹路。”那页画着颗燃烧的果子,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需以温性食材中和,如江南糯米”,墨迹旁还画着个小小的青焰标记。船老大挠了挠头:“是个戴青衫的先生教我画的,说‘食材无好坏,配得对了就是好味’。”
正说着,货船的桅杆忽然发出“嘎吱”声,顶端的风向标摇摇欲坠——连日暴雨让木栓松了。几个水手爬上桅杆,却因湿滑屡屡失手。阿禾忽然想起林七先生的话,指着桅杆下的灶台:“用那锅热汤的蒸汽熏熏木栓,木头遇热会膨胀,就紧了。”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做,果然顺利固定了风向标。船老大拍着阿禾的肩膀大笑:“这法子跟当年一个持枪的先生教我的一样!他说‘力气解决不了的事,火候能解决’,果然没错!”他指着桅杆顶端,“你看那风向标,还是按姜先生说的星位装的,再大的风也吹不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