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朝堂惊涛
苏瑾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朝堂惊涛,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苏瑾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紫禁城内已是人声鼎沸。
乾清宫外,文武百官早早列队等候,目光不时瞥向八爷他们,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起伏。
“听说八爷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堆满了整个码头,户部的人连夜清点,到现在还没算清楚呢!”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低声对同僚说道。
“可不是嘛,我侄子在户部当差,昨夜连口水都没喝上,光是登记那些西洋奇器就写断了三支笔。”
众人心中好奇更甚,皆翘首以盼皇上公布详情。
随着太监尖锐的唱喏声响起,大臣们迅速整理衣冠,鱼贯进入大殿。
雍正高坐龙椅,面色沉静,目光却如利剑般扫过众人。
允禩、允?和蓝鼎元立于御阶之下,神情肃穆。九爷允瑭今日也特意来上朝。
“众卿平身。”雍正抬手示意,声音沉稳,“昨日出海船队归来,带回之物甚多。朕召诸位前来,一为共商国事,二为广开言路。”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允禩身上。
雍正微微颔首:“八弟,你将此行见闻细细道来。”
允禩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臣遵旨。”他深吸一口气,从船队离开渤泥开始,将一路上的经历娓娓道来。
当他说到西洋巨舰时,语气陡然凝重:“那些战舰通体漆黑,船身以精铁铸造,甲板上配备加农炮,射程可达数里之远。一发炮弹便能击沉一艘我中型军船,威力骇人。”
大殿内一片哗然。兵部尚书李先复脸色骤变,忍不住出列问道:“八爷所言当真?世间竟有如此利器?”
允禩郑重点头:“千真万确。臣亲眼所见,他们的火炮不仅射程远,且装填迅捷,远胜我朝红夷大炮。”
他顿了顿,又道,“更令人心惊的是,西洋人已将这些武器装备于所有战舰,其水师之强,恐非我朝所能及。”
李先复眉头紧锁,沉声道:“若其水师已如此强悍,陆地武器只怕更为先进。西洋诸国野心勃勃,若有一日东来……”
他的话未说完,但众人已明白其中深意。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如铁。
雍正目光一冷,忽然从袖中掏出一物,正是昨日允禩带回的燧发手枪。
他高举过头,朗声道:“众卿可识得此物?”
大臣们伸长脖子,只见那手枪造型精巧,通体泛着冷光,与清军常用的火铳截然不同。
雍正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巨响,殿内最远处角落里的一个青花瓷瓶应声炸裂。
群臣骇然,纷纷后退。
“此物名为燧发枪,无需火绳,风雨无阻,射程与精度皆远胜火铳。”
雍正的声音如寒冰,“西洋人早已列装全军,而我朝却仍固守旧器。长此以往,何以御敌?”
这个手枪,没有芸儿设计的好,但是依然比燧发火铳先进太多,他并未准备全军武装,今日只为震慑朝堂。
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工部尚书鄂尔泰颤声道:“皇上,若此物能仿制……”
“仿制?”雍正冷笑一声,示意太监将几本西洋典籍传给众臣,“诸位再看看这些。”
大臣们接过书籍,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字旁附有精细的图解,描绘着蒸汽机、天文仪、乃至更为复杂的机械结构。
张廷玉翻到其中一页,忽然失声道:“这……这是炼钢之法!西洋人竟能以如此低的成本炼出精铁!”
其余大臣围过来争相传阅,惊呼声此起彼伏。
翰林院掌院学士吴修远捧着一本算术典籍,双手发抖:“他们的算学已至如此境界,难怪能造出那些奇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