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辛弃疾登场
久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辛弃疾登场,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久缓,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抚摸着亭柱上前人的题刻,指甲深深嵌入 “天险难逾” 四字的凹痕 —— 年轻时他在《美芹十论》中痛陈 “守江必守淮”,此刻江风却控诉朝廷不甚在意的现状。
“大人,这是新获的金国邸报。” 斥候呈上的羊皮纸带着血腥气,上面用女真文记载着蒲鲜万奴意图叛乱的消息。
辛弃疾突然拔剑出鞘,剑光劈开暮色,将亭中石案上的《永遇乐》草稿压在剑下。
深秋的北固亭落满梧桐叶,他接到改任隆兴知府的告身时,正用朱砂在舆图上圈画两淮防线。
随从来报韩侂胄已下令北伐,他忽然剧烈咳嗽,手帕上的血痕滴在 “海州” 二字上 —— 那是四十多年时他率五十骑突入金营的地方。
窗外传来军校操练的喊杀声,竟与当年耿京义军的口号如出一辙,他猛地推开窗,只见校场上的新兵们正挥舞着仿制的斩马刀,刀光映着残阳,恍若四十三年前济南城外的烽火。
嘉泰四年的最后一场雪落满北固亭,辛弃疾在奏疏末尾写下 “愿陛下戒骄戒躁,以屯田为根本,以器械为甲胄” 时,砚台里的墨汁突然结冰。
他呵着白气将奏疏封入蜡丸,忽听城下传来百姓奔走相告的呼声:“金国内乱了!蒲鲜万奴自立为帝了!”
那一刻,他冲向城楼,却在石阶上踉跄数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建康城西北,北固亭的飞檐满是飞雪,辛弃疾凭栏而立,鬓角霜华被江风吹得散乱。
他刚吟罢《永遇乐》下半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胸中块垒尚未抒发,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北固楼飞檐骤然扭曲成流光溢彩的星轨,手中酒杯 “当啷” 坠地,碎瓷片映出的竟不是京口北固的江涛,而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的宫阙斗拱。。。
————————
“稼轩先生!稼轩先生醒醒!”
急促的呼唤声中,当辛弃疾再次睁开眼时,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颠簸的马车里。
车窗外是泥泞的官道,两侧桑林茂密,农妇们挎着竹篮采摘桑叶,口音竟是他从未听过的吴语变体,却又隐约能辨 “元嘉”、“蚕桑” 等字眼。
他下意识摸向腰间,那柄伴随半生的 “斩马刀” 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枚青铜鱼符,符身刻着 “建威参军” 四字,形制古朴,绝非南宋所有。
“先生可是做噩梦了?”
驾车的苍头回头,见他眼神茫然,“今日要赶至建康觐见陛下,可不能误了时辰。”
建康?陛下?辛弃疾心头剧震,挣扎着坐起,掀开车帘。
远处城楼隐约可见 “建康” 二字,城头飘扬的 “宋” 字大旗边角磨损,露出内里素布,与史书中记载的南朝宋旗帜无二。
他掐了自己一把,剧烈的痛感告诉他这不是梦。
再看自己双手,竟无半分老茧,分明是三十多岁的模样 —— 他竟在吟诵 “元嘉草草” 时,穿越回了词中所咏的宋文帝时代!
————————
作者问个事,刘宋这个任务是辛弃疾。下一个任务有读者大佬已经选了刘备三造大汉的任务了,但是做任务的非三国历史人物没选,请正在看书的各位靓仔靓女留言帮忙选个人物吧。
看书的各位靓仔如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看书的各位靓女如诗云:“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