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五夫传说(口口相传故事)
于笔墨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五夫传说(口口相传故事),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于笔墨人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归墟境的信仰碑在暮色中泛起暖光,碑上的万民心愿突然化作金色丝线,在空中织成无数小人——有农夫、书生、牧民、渔翁,他们围坐在一起,口中传出细碎的讲述声。姜暖指尖的星核轻颤,那些声音骤然清晰,竟是关于五夫的传说。苏玉瑾培育的\"传声花\"在碑下绽放,每朵花蕊都藏着不同的故事,风过时便传出孩童般的吟诵。
\"是信仰之力在复述记忆。\"沈墨书的文道令牌浮起无数文字,在空中组成\"百物语\"三个字。他俯身拾起片飘落的花瓣,花瓣上浮现出人间老妪讲故事的画面:\"众生将五夫的事迹编成传说,口口相传间,已化作新的法则印记。\"谢无咎的星象罗盘转动,二十八星宿在天际排列成\"说书台\",罗盘表面的星轨流淌着故事片段——有孩童听星神传说时眼中的星光,有战士讲战神故事时紧握的拳头,每种情绪都凝成星子的光晕。
楚临风的镇岳戟斜插在信仰碑旁,戟身的战道符文化作皮影,正演绎着他开辟河道的事迹。\"战道的传说该带着烟火气。\"他望着皮影中自己的身影,那些过于神化的细节已被百姓添上生活气息——比如他开渠时会渴得喝溪水,会累得靠在树下打盹,\"这样才像个会护着苍生的人。\"
萧战的兽魂令牌飞出无数兽皮卷,上面用炭笔绘着五夫与灵兽的故事:白虎驮着迷路的孩童回家,小熊猫用灵蜜治好瞎眼的老狗,混沌兽帮农户耕田时不小心踩坏菜苗。\"百姓总爱给灵兽加戏。\"他笑着抚摸白虎的尾巴,白虎却用脑袋蹭他的手心,仿佛在说\"这些都是真的\"。
苏玉瑾的药箱里滚出个陶俑,是人间匠人捏的\"药仙像\",像中的苏玉瑾背着药篓,身边跟着叼着药草的灵蝶。\"他们把清瘴草叫'苏郎叶',把忘忧丹叫'玉瑾丸'。\"她拿起陶俑,指尖拂过药篓上的纹路,\"连药草的名字都带着故事。\"
姜暖望着信仰碑前穿梭的故事小人,星核突然射出五道光束,将传说中的五夫形象与真人重叠。\"传说会走样,却藏着最真挚的敬意。\"她的声音混着花瓣的吟诵,\"我们该听听,众生心中的我们,是什么模样。\"
北境孩童说:星神谢无咎
信仰碑东侧的花瓣传出脆生生的童音,讲的是谢无咎在北境救孩童的故事。人间传说里,星神谢无咎的银发能化作星河,每根发丝都系着颗星辰,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不冻的泉眼。
\"那年北境大雪封山,阿爹进山寻柴没回来,我和弟弟在山洞里快冻僵了。\"故事里的孩童蜷缩在碑下,指着天际的北斗七星,\"突然洞外亮起白光,个银发仙人踏雪而来,他的手一挥,雪花就绕着我们飞,他的眼望过来,我们就不冷了。\"传说里的谢无咎没用星象罗盘,而是摘下鬓边的星辰,塞进孩童手里:\"这是'暖星子',揣在怀里,能暖三个冬天。\"
谢无咎听着,指尖捏出颗星子,化作传说中的暖星子,轻轻放在碑下。\"他们总把星力说成暖炉。\"他望着孩童将星子塞进怀里的模样,眼底泛起笑意,\"倒比星象法则好懂。\"星象罗盘突然亮起,映出人间某个雪夜,有个白发老妪正给孙儿讲星神故事,她手中的暖手炉,正是用刻着星纹的石头做的。
西域牧民唱:战神楚临风
西侧的兽皮卷上画着楚临风战沙暴的场景,配着牧民的牧歌。传说中的楚将军有丈高,镇岳戟能化作山脉,他的战靴踏过之处,戈壁能长出青草,他的披风扫过之地,黄沙会变成羊群。
\"沙暴来那天,我们的帐篷像纸糊的,阿爷说'完了',突然天边飞来道红光!\"牧歌里的楚临风没穿战甲,而是披着打补丁的披风,他挥戟时不是用战气,而是喊着\"乡亲们躲好\",沙暴里的石头砸在他背上,他却笑着说\"比训练时的石锁轻\"。最动人的是结尾——他筑的沙墙开花了,牧民说那是战神的血化成的,每朵花都长着小小的战戟花苞。
楚临风摸着戟身的战纹,那里确实有处凹陷,是当年为护牧民挡巨石留下的。\"他们把伤疤说成花。\"他望着沙墙开花的插画,突然用战气在碑上刻了朵花,\"倒比战道符文浪漫。\"远处的兽皮卷突然翻动,画出个牧民少年,正用红布扎着小战戟,在草原上模仿楚临风挥戟的模样。
南疆寨老讲:药仙苏玉瑾
南侧的陶俑旁堆着药草,寨老的声音带着沙哑,说的是苏玉瑾治瘴气的故事。传说里的药仙苏玉瑾有双透明的手,能看见草里的灵气,他的药篓永远装不满,灵蝶会跟着他的笛声飞,连毒蛇见了他,都会衔来解毒的草药。
\"我阿娘当年中了瘴气,脸肿得像南瓜,是药仙半夜背着鼎来的。\"寨老的故事里,苏玉瑾没念咒语,而是给阿娘唱摇篮曲,灵蝶不是碧火变的,是他用笛子吹出来的,\"他临走前教我们种清瘴草,说'草比仙药可靠',现在我们寨子里的姑娘,都会唱他的笛子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