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此乃竖子也!
旗鼓相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4章 此乃竖子也!,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旗鼓相当,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日后,就在袁术整顿将士,兵分三路,即将出征之际。
汝南郡,细阳县。
韩信自攻下汝南郡颍河以东地区后,自己则统率主力坐镇于此。
正如耿弇、寇恂所说,韩信屯兵于细阳县,主要原因就是能更好的支援北方与南方诸县。
因为颍河以东地处黄淮平原,一旦任何一路防线被攻破,敌军都能一马平川的攻打颍河以东的诸县城,所以韩信必须依靠颍河的地理,将袁术的军队阻挡在颍河以西。
“韩帅,这是汝南平舆县内斥候传来的消息,袁术已经准备兵分三路,进攻我们所占区域。”蒋钦得到平舆县内传来的急报,立刻来到细阳县县令府内,向韩信禀报道。
韩信接过急报查看完毕后,递给了一旁的鲁肃。
韩信作为华夏军事史上,最善于用斥候打探敌军情报的名将之一。
当初若非他早已暗中安排斥候将敌人的军情摸得一清二楚,也不可能做到,定魏取代,灭赵降燕,威亮火烈,势如雷霆风扫的统一华夏北方。
特别是背水一战,将打探到的消息精准到毫厘之分,即使拥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也未必就能如当年韩信的背水一战,指挥得如此精准。
“我最担心就是袁术联合陈王刘宠与徐州牧陶谦,对我们形成四面夹击之势。毕竟张道主并非朝廷命官,却占领淮南一线的三个郡,如今我们又攻下汝南东部,比较担心忠于大汉的各诸侯联合讨伐。
如今袁术却并没有采纳耿弇、寇恂联合其余诸侯的计策,兵分三路而来,子敬以为如何?”韩信见到鲁肃看完急报后,淡笑的问道。
鲁肃沉吟良久,眼中突然精光一闪而逝,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说道:“袁术分兵而来,莫非是想分散我们的兵力后,然后集中火力进攻我们细阳县?”
“袁术兵分三路确实是想分散我们的兵力。不过,在我看来,却并非主攻我们细阳县,而是南、北的慎城与新阳县。”韩信似乎早已看穿一切的说道。
“嗯,袁术分兵而来,主攻自当是他本人那一路,何况他们中路的军队还是人数最多的?”鲁肃狐疑的问道。
“子敬可知袁术的为人?”韩信没有立即回答鲁肃的疑问,而是反问道。
“据我所知,袁术虽然出身名门,年轻时以侠气闻名于世,进入官场后,皆担任要职。
但是他本人却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贪图虚名与享乐,个人能力并不能与他的出身相匹配。”鲁肃思索了片刻后,脱口而出道。
“没错,袁术并非将才,亦非帅才。
不过,因为其出身汝南袁氏,麾下聚集了一批谋臣良将,他们必定会谋划让袁术为诱饵,吸引我们的主力大军,依靠南、北两路大军渡过颍河,击破我们的守军,然后对细阳县形成合围之势。”韩信胸有成竹的说道。
“袁公路兵分三路,韩帅可有破敌良策?”作为韩信身边的谋士,却无法为主帅提供破敌之策,鲁肃面露惭愧之色的说道。
鲁肃是这个时代顶级的战略家、外交家,却并非顶级的军事家。
战略家重在大局观的长远规划,而并非军阵对垒时的战术博弈。
“袁术如果联合陈王刘宠与徐州牧陶谦,对我们同时用兵,当为上策;
如果袁术单独出兵,兵分数路,此乃中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