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寂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9章 福德积累难也易,仙味禅味与法味,威仪寂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碧柳太想了解寺里的情况了。
搜集情报,百灵脑中闪过这一个词。
对,情报靠慢慢搜集,什么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
那些公安局遇见杀人案,案件再怎么扑朔迷离,迂回百转,他们都还是要查出来。
这回就一个寺院出家人与女居士之间有没有见不得人的jian情或勾当,张碧柳还就不信自己查不出来。
但张碧柳内心还是明白,这寺院中出家人与女居士之间有无隐情,这问题比公安局破杀人案实际上要难得多。
因为公安局破迷案,他们有各种破案工具,携带各种证件,公民有责任与义务要协助与回答。
而且他们无论去哪里都通行无阻,十分方便。
而现在自己要查寺院的出家人与女居士有无隐情,这事只能暗地里进行。
这事绝对不能张扬,不能让其他人知晓。
否则,别人一句话都不会吐露。
谁愿意说寺院出家人的不是啊?
寺院出家人,那可是佛门三宝中的一宝,轻易不能触碰的。
闲人闲话说出家人的不是,那不是居士犯过吗?
没有哪一个居士想犯罪过的。
除非是有百分之一百的证据,别人才会讨伐。
纵使有百分之二百的证据,证明寺院的出家人有过错,俗世闲人也不得过多干涉。
有百分之二百的证据,俗人可以报告给寺院,让寺院处理。
捕风捉影的事,早点偃旗息鼓为妙。
这是积福德!
何以故?
因为寺院的出家人,他们是佛家之人,他们不流于俗,他们不同于俗世人。
纵使出家人有过错,也比俗人要好得多。
作为一个能出家的人,其觉悟要比俗人高。
能修梵行的人,不是俗人能够指责的。
寺院出家人犯过,自然应该由他们出家人自己处理,还轮不到俗世人指指点点。
因为俗世闲人根本没有资格处理出家人的事。
所谓僧事僧处理,俗人不得干涉。
不管出家人有无过犯,俗人连议论出家人都不可以,那是犯口业。
为了自身的三业清静,俗人请谨守口德。
三业清静,是指身、语、意三业清静。
即俗人在身体上要做到清静,不与人乱交朋友;
俗人在语言上要做到清静,不乱说话,更不乱议论别人的不是;
俗人在意识方面应做到清静,不能乱想别人怎么怎么样。
俗人在身、语、意三个方面都须注意,这样才三业清静。
俗人若然三业不清静,不止是有损自身福德,生命旅途越走越艰难,还会不了道。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百灵虽然亲眼看见那个女居士与红荷师父住在同一间房,但没有见过他们晚上同宿一床啊。
这粘乎事,想调查清楚,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张碧柳从来没有想过,这粘乎事,倒底关自己什么事?
为什么要去调查清楚?
即使调查清楚了,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张碧柳现在脑子一团浆糊般,想不到那么多那么远。
现突见此地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向寺院附近的人了解情况,焉能有错过的道理?
这正是:
三业清静身语意,
福德积累难也易。
世人谁能无有过?
得饶人处饶人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