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内媒体采访
兔子爱吃甜甜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 国内媒体采访,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兔子爱吃甜甜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足球的璀璨星河中,米兰德比一直是最为耀眼的篇章之一。而当中国球员的身影首次闪耀在这场巅峰对决之中时,整个国内足坛为之沸腾。cctV5 首次转播由中国球员出场的意大利杯米兰德比比赛,犹如一阵旋风,将陆弦和陈思这两颗新星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全国球迷的眼前。这场比赛的影响力巨大,不仅仅是一场足球赛事的呈现,更象征着中国足球在国际舞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米兰主席张主席,凭借其在国内足球领域深厚的人脉关系,成功邀请到了 cctV5 以及《体坛周报》的专业团队,远赴意大利,对陆弦和陈思进行一次深度专访,希望借此机会,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激励更多中国足球的追梦者。
2019年1月15日,cctV记者白岩和《体坛周报》记者李华联袂来到了国际米兰俱乐部,而张主席也将在训练的陆弦和陈思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白岩和李华看到这两位中国小将的时候非常惊讶,没想到他们那么年轻,虽然他们手上有这两位的资料。但出于职业,随即他们进入了状态,摄像机都已经架好。
白岩:陆弦,在米兰德比这样的高压赛事中完成职业生涯首秀,还送出两次精彩助攻,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陆弦(微微露出笑容,眼神中透着自信,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蓝黑队徽):说实话,直到比赛结束后,我都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赛前的紧张是难以避免的,毕竟这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德比战之一。更衣室里伊卡尔迪系鞋带时的沉默,汉达诺维奇拍打手套的声响,都让空气紧绷得能拧出水来。但当我踏上球场,听到球迷们的呐喊声,那种紧张感就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取代了。我告诉自己,要把平时训练的内容发挥出来,为球队贡献力量。记得萨内蒂教练赛前拍着我的肩膀说‘别让球衣上的队徽蒙尘’,这句话就像定海神针,让我瞬间镇定下来。
白岩:两次助攻都展现出了你出色的大局观和传球技术,尤其是第一次直塞找到陈思的那球,当时是如何做出判断的?
陆弦(眼神变得专注,仿佛回到比赛现场):那是一次团队配合的结果。当时我在中场接到队友传球,抬头观察到对方防线的站位出现了漏洞,而陈思的跑位非常聪明,他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和他搭档多年,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默契,我相信他一定能跑到那个位置,所以果断选择了直塞。球传出去的那一刻,我心里其实也很忐忑,但看到他成功接球并完成射门,那种喜悦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就像我们高中时在全国赛决赛,我在最后一分钟给他的那脚绝杀传球,当时也是凭着这份默契,只不过这次的舞台更大,压力也更大。
李华:陈思,你在这场比赛中打进了两个至关重要的进球,成为球队获胜的功臣。当第一个球进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陈思(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不自觉提高):球进的瞬间,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随后耳边就是如雷贯耳的欢呼声。我当时真的特别激动,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尽情地庆祝。这是我职业生涯的首秀,还是在米兰德比这样的比赛中进球,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记得自己跑向角旗区时,恍惚间看到看台上有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挥舞,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到了,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支持中国足球的人。
李华:第二个进球在禁区内面对多名防守球员,你却能冷静施射破门,这种超强的心理素质是如何培养的?
陈思(微微低头,回忆着过往):这要感谢平时的训练和比赛经历。教练经常会安排一些高强度、高压力的训练场景,模拟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在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而且我知道,陆弦和队友们都在支持我,他们的信任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任何困难。当机会出现时,我告诉自己要专注于球,按照平时训练的动作去完成,最终成功将球打进。就像罗纳尔多教我的,在禁区里要像头饥饿的猎豹,一旦嗅到机会,就要果断出击。
白岩:我们了解到,你们俩从小学时期就开始一起踢球,并且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能和我们分享一下那段校园足球的经历吗?
陆弦:我们是在启贤小学相遇的,那时候学校的足球氛围特别好。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球场,一练就是几个小时。虽然条件不算特别好,球门后面是生锈的铁丝网,草皮上还有碎石子,但我们对足球的热爱是无穷的。在初中三年里,我们一起赢得了三座全国冠军奖杯,那段时光是我足球生涯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记得有次决赛前下暴雨,球场积水严重,我们穿着雨靴在泥水里拼抢,最后还是赢下了比赛,现在想起来都热血沸腾。
陈思:是的,那时候踢球纯粹是因为热爱。每天和队友们在球场上奔跑、传球、射门,感觉特别开心。虽然训练很辛苦,有时候还会受伤,但只要能踢球,一切都值得。而且在比赛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懂得了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有一次我在比赛中受伤倒地,陆弦直接放弃进攻跑回来扶我,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不仅是队友,更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
李华: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挫折和质疑?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陆弦:当然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球员很难在欧洲顶级联赛立足,尤其是在像米兰德比这样的比赛中。当我决定来国际米兰时,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但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不可能。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训练强度,学习意大利语,努力适应这里的文化和足球风格。记得刚到米兰时,因为语言不通,在超市买东西都闹了笑话,但我没有气馁,每天都逼着自己和当地人交流。
陈思:我也面临过很多困难,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我踢球,他们觉得女孩子踢球没什么前途,还担心我会受伤。但我真的太热爱足球了,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让家人看到我的努力和坚持。慢慢地,他们开始理解和支持我。有次比赛结束后,我看到爸爸在视频里偷偷抹眼泪,那一刻我就发誓,一定要在足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让他们为我骄傲。
白岩:我们听说,你们一开始只是来欧洲体验足球,那当时是怎样的契机让你们踏上了这段旅程?
陆弦: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当时国内有一个足球交流项目,旨在让中国年轻球员到欧洲感受高水平足球的氛围。我们俩有幸被选中,作为代表来到欧洲。那时候,我们只是抱着学习和开阔眼界的心态,根本没有想过会留在国际米兰。记得第一次走进豪门俱乐部的训练场,看着那些先进的训练设备和专业的教练团队,我们俩都兴奋得像孩子一样。
陈思:对,当时觉得能来欧洲看看顶级联赛的训练和比赛,就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参观了很多俱乐部,也和当地的青年队进行了几场友谊赛。那段时间,我们被欧洲足球的专业和严谨深深震撼,也更加渴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自己。在和国际米兰青年队的一场比赛中,我看到他们的球员在场上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细节的把控,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