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8章 扩张,纽约1990,海大腹,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惜流行之王最近行踪不定,颁奖季他也不会出席,还得另找机会...
想着想着林恩灵光一闪,要不去拜访一下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
百视达的扩张模式自己学来暂时没什么用,但是它们很需要啊!
自己有钱有模式,说不定能说动这个创业者接受自己的投资!
之前和舒尔茨电话联系过一次,但是对方干脆的拒绝了林恩的投资计划。
后来一直忙于各种事情,没顾得上这摊子。
说干就干,林恩电话再次拨过去和对方预约了晚餐。
湿冷的十一月海风拍打着长岛一间餐厅的玻璃窗,室内弥漫着烤鳕鱼和柠檬黄油的香气。
霍华德·舒尔茨穿着一件合身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里既有企业家的热忱,也带着一丝因扩张资金缺口而生的疲惫。
他比林恩想象中要更具锋芒。
“林恩先生,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坐下来详谈。”舒尔茨主动伸出手,力道很足,“您上次的电话提议很突然,当时我们正在敲定一轮关键的信贷额度,董事会的策略是更倾向于机构投资者。”
林恩与他有力一握,摘下墨镜,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叫我LINK就好,霍华德。机会总是在变化中产生。”
他顿了顿,侍者恰到好处地过来斟上了红酒。
柔和的萨克斯风旋律在安静的餐厅角落里流淌,桌上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两人的脸庞。林恩没有急于拿出文件。
他轻轻晃动着杯中的红酒,看向舒尔茨。
“霍华德,上次在电话里没能说服你,回去后我想了很久。海湾局势的变化让我手头的资金池...膨胀了不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又是一个想靠风口赚快钱的明星投资人’。但我对星巴克的兴趣,至少是在我走进派克市场那家店,和你们的店长聊过之后,就开始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霍华德,告诉我,1990年快过去了,星巴克有多少家店了?90?100?”
舒尔茨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到年底目标是...84家。”他强调,“每一家都是我们精心选址、打磨团队、确保品牌体验的地方。”
“84家。”林恩重复了一遍,语气没有评判,只是陈述,“非常稳健。百视达,你知道的,我代言的那家录像带租赁店,也是他们的小股东。他们在1987年有多少家店?差不多一百家多一点?”
他注意到舒尔茨对这个数字流露出了兴趣。
“是的。”
林恩继续说道,“但在1988、89、90这三年呢?他们开了一千多家新店,其中超过70%是加盟店。”他特意放缓了“加盟店”这个词的发音。
舒尔茨的背脊挺直了一些:“百视达的模式...扩张速度确实惊人。但我们星巴克的核心是直营,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品质和顾客体验,加盟模式...”
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模式有顾虑。
“我理解,完全理解你的坚持!”林恩立刻肯定,“这也是我对星巴克最欣赏的地方——那种社区感,那种咖啡师‘伙伴’的归属感,那种让一杯咖啡变成五分钟逃离格子间的魔法。我不是建议你现在立刻转向加盟模式,那是百视达的地盘,不是星巴克的灵魂。”
他话锋一转:“但霍华德,84家店,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呢?美国中部呢?东海岸的白领,他们也需要那五分钟的逃离,而且他们愿意付更多钱。”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薄薄的文件,“这是百视达近三年的营收数据摘要,公开年报里都有的部分。你看这个——单店日均顾客流量平均在150人以上,高峰期翻倍。他们的门店,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社区中心,一个提供‘娱乐逃离’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