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文具多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4章 地狱旅途(1),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差生文具多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包车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夏沫三人终于进入了金沙萨,这里是刚果金的经济之肺,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可即便是进了首都的市区,路面也只能算是凑合,连柏油路面都不多,很多地方还是水泥路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酸腐的味道,那是柴油的尾气、油炸大蕉的焦香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垃圾等好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古怪而难闻。
柏油段的路面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软,破旧的蓝色小巴车挤满了当地的乘客,售票员半个身子都挂在车门外,挥舞着手里皱巴巴的刚郎,有气没力地招呼旅客上车。
满大街跑着的黄色两厢出租车的车门上竟然贴着移动支付的二维码,这倒是令夏沫大感意外。
看了看手机,距离金沙萨港只有不到两公里了,于是夏沫决定腿着过去。
刚果金属于赤道气候区,太阳辐射强,干湿两季分明——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五月为雨季,湿热多雨;六月至十月为干季,气候温和。
现在已经属于雨季的尾巴,下飞机前金沙萨刚下过一场暴雨,很好地缓解了暑热。虽然现在头顶烈日当空,夏沫却有种黑非洲的热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街角的水泥墙被涂成了海蓝色,歪斜的法语广告牌宣传着华夏的手机品牌,芒果树底下,蹲着一位卖木薯叶的老妇人,一位小贩头上顶着一张四方的泡沫板,上面插满了各种太阳镜,铁皮屋顶的福音派教会正在用破旧的音响播放着天主教的赞美诗。
十分钟后,三人终于看到了刚果河(扎伊尔河),刚果河的水污染很严重,河水都泛着铁锈色,根本无法饮用。河岸的泥滩上,堆着不少集装箱的残骸和塑料袋,却仍有不少黑人少年光着膀子跳进浑浊的波浪里戏水。
金沙萨港是刚果金最大的河港,它承担了刚果金绝大部分的货运压力,通过刚果河可以连通全国,因此这个港口货船云集。
在面包车上夏沫就打听出来了:自从独立以来,当初殖民时期还算不错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战争中早已被摧毁殆尽,如今的刚果金政府根本就无力进行修复,导致人们出行基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选择对本地人来说贵到离谱的飞机,要么就只能选择廉价的水上驳船。时间在刚果金变得一文不值,为了省钱,人们可以忍受在简陋的驳船上生活一个多月而无怨无悔。
河流几乎就是刚果金完成货运的唯一途径,水运自然也就变成了这个国家主要的交通方式。
刚果河在非洲就是仅次于尼罗河的辉煌存在,它起源于非洲坦噶尼喀湖以南的稀树草原,一开始河水是清澈的,徐徐流淌,在流经一个叫做“地狱之门”的湍急峡谷之后,刚果河进入了热带雨林地区,随后这条河一直向西流淌,在刚果盆地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Ω”形状,两次穿越赤道,最终流入了大西洋。
刚果河是非洲大陆上水流量最强的河流,同时也是非洲第二长河,总长度超过了四千七百公里。此外,它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最深处超过二百二十米,据说连赤道那强烈的阳光都无法穿透到河底。
到了刚果金境内,虽然河水已经无法饮用,却通过它把流域内的众多地区全部串在了一起,用它宽广的胸怀,滋养着中非的沃土。
在这样的环境下,刚果金就诞生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型接驳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