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风声里的绿色变奏
太难得了的炎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风声里的绿色变奏,被打脸后,我靠歌词系统征服全球,太难得了的炎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屋里,在地板上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影。
忽然,他停下手头的操作,嘴角轻轻往上一翘。
一个全新的想法就要成型了。他心里没底儿,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被大家认可,也不清楚这想法到底能不能改变啥。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个想法就是《风之绿》真正的灵魂所在啊。
这也是他和这个世界达成一致的头一步呢。
胡逸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脑子里的想法就像闪电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蹦跶出来。
他麻溜儿地找出几个互动音乐平台的案例分析,又翻了好多关于公众参与感和情感绑定的研究报告。
“音乐可不能光用来听啊。”他小声嘟囔着,“得让音乐变成一种行动才行。”
嘿,突然一个灵感就在他脑袋里炸开来了——他能设计一个从来没人搞过的互动机制呢!
他马上打开音频工程软件,开始弄一套根据用户行为反馈来生成个性化旋律的系统。
这原理挺简单的:听众只要扫一下歌曲带的二维码,再上传一段自己参与环保的小视频,哪怕就是随手捡个瓶子或者种棵树苗这种小事儿,系统就会按照视频内容自动生成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旋律,然后把这旋律融合到《风之绿》的整体结构里。
每一个上传的视频都会变成这首歌的一部分,每个参与的人呢,都是这个环保主题作品的共同创作者。他越琢磨越激动,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个不停,又是设参数,又是写逻辑脚本,还把人工智能音律生成模型给接入进去……等他忙活得差不多了,一抬头,哟,窗外的阳光都斜了,咖啡杯底都结了冷凝水珠了,他的初步模型这才算是弄好了。
他想先看看效果咋样,就先让团队内部试用了几回。
“哇,这也太炫了吧!”助理小周一边往上传自己昨天在社区搞垃圾分类的照片,一边瞅着屏幕上实时冒出来的旋律波形图,嘴里嘟囔着,“这旋律咋还能跟我的动作节奏合上拍呢!”
测试链接刚一放出去,好家伙,没几个小时呢,后台就呼呼地涌进来好几百条上传记录。
有大学生把自己用旧衣服手工改造成包包的视频传上来了,有小朋友拿着小铲子一本正经种小树苗的画面,还有骑行爱好者大清早就出发骑车上班的影像……
每一个上传的内容都能触发一段独一无二的旋律,这些旋律凑一块儿,就让《风之绿》的情感层次变得更丰富了。
“成了!”胡逸瞧着后台那不断蹦跶的数据,眼睛里一下子就冒起了小火苗。
正式上线那天,《风之绿》加上这个独特的互动功能,一下子就在网上爆火了。
社交媒体上,“#我的旋律我做主”这个话题蹭蹭地就冲上热搜了,数不清的网友把自己的环保行动视频晒出来,再配上那段专属于自己的旋律,然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微博、抖音啥的。“哎呀,就一首歌,我居然感觉自己好像真干成了点啥事儿呢。”一个网友这么留言说。
“以前老觉着环保这事儿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也能插上手,让这事儿有点变化。”
这时候,系统的提示音正好响起来了:
> 【检测到公众认知度涨到42%了,目标进度有推进了】
胡逸慢慢呼了口气,嘴角往上翘了翘。
可就在他打算开个新闻发布会,正式说说《风之绿》后面的合作计划的时候,助理小周急急忙忙冲进录音棚来了,脸都有点白了。
“胡哥,场地那边说预算超支了,突然通知咱们……发布会可能得取消了。”
她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点抖,眼睛里全是着急和愧疚:“现在媒体邀请函都还没发出去呢。”
胡逸愣了一下,马上转过头,看着窗外那块正在一点点变好的土地,眼神还是那么坚定。
他轻轻拍了拍小周的胳膊,说话的语气又温和又有劲儿:
“别慌,咱们肯定能让大家听到绿色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