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山越巫民
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山越巫民,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次了……”
穿着素白长裙的温婉女子恭敬地站在一道泛着迷离华光的身影背后,两人同乘一团洁白云雾,飞掠过苦境茫茫穷野。
“时隔多年,大黑天又再次落子。”
听得此言,她的面色变了变,清丽婉约的眸子里浮现一抹忧色。
就在几个时辰前,苦海又一次泛起波澜。
第一次可以是巧合,第二次也可以是偶然,但第三次,就是板上钉钉的战争了。
‘不知这次要死多少人……’
她压下心中念头,向身前之人禀报道:“这一次的源头是在望冥地界,乃是通往幽世的门户,如今是阴氏在镇守。”
“可是阴愧渡的宗族?”
那人负手踏云,开口问道。
“正是……”
‘冥天上人阴愧渡,于幽世证得【阴冥】道果,若祂还在,幽世的局面不会糜烂至此。’
李瓶儿心中思索着,却发觉眼前一切渐渐黯淡下来,色彩全失,化作漆黑的空洞,只有身前之人依旧华光灿灿。
她心中明悟,这是要去苦海。
都说苦海无边,可苦海在哪呢?
周遭漆黑一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然也不见日月星辰,云彩之外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传说中,苦海在苦境的背面……’
前面之人并不言语,只是驾云疾驰,很快见前方黑暗中浮现出一枚枚闪烁着光芒的字符。
瓶儿一眼望过去,这些字符中有凡人文字,也有古巫铭文,有妖兽通假纹,也有符箓篆文……
有些简单明了,有些晦涩难懂,但瓶儿大致能看明白,这些文字都在描述着同一个事物——
【普罗广世言尊】
当这个名字在脑海中涌现时,李瓶儿所见的字符当即纠缠在了一起,由虚化实,现出一道欣长的人影。
其人着一袭灰衣,样式相当古老,衣袍披散下来,垂着两道长长衣练,面容朦胧,看不真切。
细如蝇蚊的各类字符篆文在她周身荡漾着,描绘着她的模样,让她得以从虚无之中显现出来。
“见过前辈。”
笼罩在华光中的身影现出真容,其人身着蓝白长袍,腰间系着一柄木剑,气质雍容,容貌美艳,只是眉心一道剑痕让她凭空添了几分英气的杀意。
这位乃是坐镇仙屿的天人,离华上人。
李瓶儿等着这位天人开口,她才满是敬意地沉声说道。
“晚辈见过言尊!”
天人九重,眼前这位普罗广世言尊证得【全经】,从此文道大兴,诸多修行功法,神通玄妙得以被书成文字,流传后世。
至今符箓阵法,道经典籍之间都还有这一位的痕迹。
同为天人,便是有剑仙美誉的离华上人在她面前也要矮上一头。
由诸多符箓文字显化出来的道人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了剑仙,落在了李瓶儿身上。
“太阴……”
李瓶儿心中一紧,明明已经是尊崇的金丹真人,但在对方这道眼神下,她却回忆起了很多年以前,仍然是凡人的自己面对师尊时的样子。
“太阴不在,是玄命的手段……”
离华上人目光闪烁着:“当世两位太阴金丹乃是师徒,自然都与玄尊脱不开干系。”
李瓶儿默不作声,这两位天人一位是她的顶头上司,一位是能在苦境称尊的人物,自然可以点评她和季幽兰。
当然,她还是暗暗竖起了耳朵,没有放过两位天人的对话。
“……那一位我见过,大抵是想证【月孛隐曜】,在三山之地杀得人头滚滚……”
‘师尊……’
李瓶儿低眉垂眼,眸中闪过复杂之色。
月孛乃是太阴陨落遁影之地,主九天之下一切凶杀,太阴已是阴极,而月孛的象征更在阴极之外,乃沉杀至阴之征,是故绝难证之。
太阴娘娘在世时,这一枚天人道果自是无人敢想,如今太阴远世,或许……
“【月孛】难证,太阴若在尚有一丝可能……”
言兰非淡淡说道,她久居苦海,倒是不曾听说苦境多了这么一位人物。
两位天人边说边往前方掠去,一片浑浊的黑暗中没有参照物,只有时间在迅速流逝,李瓶儿只觉思绪愈发迟滞,好像要被这亘古不变的虚无同化了似的。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的黑暗渐渐淡去,开始浮现出一道道灰色的纹理,李瓶儿回过神来,听见言兰非温声道:
“苦海到了。”
……
苦境。
天夏居于中土偏南,南面离恨海众岛,北对山越十万巫山,东域是天妖旧土,西疆则仙释混杂,宗门林立。
再往外便是无垠四海,龙属牧之。
苦境浩瀚,天骄英杰无数,哪怕是光履四野,威临日月的无生帝,也有无法彻底征服的事物。
山越,便是其中之一。
没有人知道富有海内,可敌龙族的无生帝为何会对山越这样一处贫瘠之地如此念念不忘。
近百年来,无生帝组织过两场规模浩大的北征。
先后出动数位修为臻至金丹的皇室宗亲,这些与无生帝血脉相连的修士地位超然,修行正统王朝气运功法,必要时刻可以通过秘法,短暂借得帝王之威。
以天枢四姓中的厉火陈氏为先锋,甲木姚氏为辅佐,倾半壁之力,远征山越。
战事初开,夏军可以说把巫民们打得屁滚尿流,闻风而逃,但她们只需要躲入十万巫山之中,待夏朝军队自己疲弊即可。
连绵巫山有大阵相连,再加上巫术诡谲,毒疫咒蛊,邪性莫测,两次远征下来,天夏没有讨得半点好处,自己反倒折戟沉沙,伤亡惨重。
久而久之,天夏的边境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
“宁惹罗刹鬼,不入巫山道。”
……
十万巫山,盘蛄山。
“阿婆阿婆,快来看,我逮住了一个小贼。”
一位少女正得意洋洋地向坐在门前的老人喊道,老人摇了摇头,目光宠溺地望着她。
这少女看着十四五岁,正是清纯靓丽的年岁,一身长袍以古朴粗布为底,却用金丝银线绣满了栩栩如生的蝴蝶与蜈蚣,腰间还系着一小串铜铃。
而在少女身后的地面上,趴着一个穿着粗麻布袍的少年。
他皮肤苍白,身材瘦削,面上沾满了脏污的泥土,看不清模样,手腕处有一道被蛇牙刺出的咬痕,渗出黑色的毒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