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重湘又问:“这解释得通,可还有最后十年呢?”许复叹道:“这也是折寿的关键。汉军在固陵追击项羽时,楚军兵力众多,汉军寡不敌众,而项羽力能拔山扛鼎,勇猛异常。韩信却在九里山设下十面埋伏的绝阵,歼灭楚兵百万、战将千员,将项羽逼得匹马单枪逃到乌江边,最终自刎而亡。如此阴谋算计,杀戮过重,违背天理,一下子折损了四十年寿命。正如诗中所言:‘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阴谋多杀伤天理,共折青春四十年。’”

韩信听完许复的话,哑口无言。重湘问道:“韩信,你还有什么要辩解的?”韩信说:“当初是萧何举荐我为大将,后来又是他设下计谋,把我骗进长乐宫杀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至今心中愤愤不平。”重湘道:“也罢,把萧何叫来,当面审个清楚。”

片刻后,萧何被带到。重湘质问:“萧何,你为何反复无常,先举荐他,又害他?”萧何无奈地说:“这其中有隐情。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王又急需大将,这对双方都有利。没想到汉王后来态度转变,忌惮韩信的才能。后来陈豨造反,汉王御驾亲征,临行前叮嘱吕后小心防范。汉王走后,吕后下旨召我商议,说韩信谋反,要将他诛杀。我上奏说:‘韩信是开国首功之臣,谋反之事尚未显露,我不敢奉命。’吕后大怒道:‘你难道和韩信是同谋?若拿不出诛杀韩信的计策,等皇上回来,一同治罪!’我迫于吕后的威压,只好定下计策,假称陈豨已被平定,骗韩信入宫庆贺,然后命武士将他拿下斩杀。我实在没有害他的本意。”重湘总结道:“看来韩信之死,过错主要在刘邦。”

他吩咐判官记录下众人的供词,宣判道:“查明汉家天下大半是韩信的功劳,功高却未得应有的奖赏,实在是千古奇冤。准许韩信转世后讨回公道。”将此案暂且搁置一旁。

接着,重湘传唤大梁王彭越听审:“你犯了什么罪,被吕氏杀害?”彭越悲愤地说:“我有功无罪!当时高祖出征边疆,吕后生性不端,问太监:‘汉家臣子中,谁容貌出众?’太监回奏:‘只有陈平长得好看。’吕后又问:‘陈平在哪里?’太监说:‘随皇上出征了。’吕后再问:‘还有其他人吗?’太监说:‘大梁王彭越,不仅英勇,相貌也英俊。’吕后听后,立刻下密旨宣我入朝。我到金銮殿,没见到吕后。太监说:‘娘娘有旨,宣您到长信宫商议机密要事。’我一进宫,宫门就被锁住。吕后走下台阶迎接,邀我入宫赴宴。喝了几杯酒后,吕后竟对我有非分之想。我恪守礼法,坚决不从。吕后恼羞成怒,下令用铜锥将我活活打死,还把我的肉做成肉酱,将头颅悬挂在街头示众,不许家人收葬。等高祖回来,吕后竟说我谋反,我实在冤枉啊!”

吕后在一旁急忙喊冤,哭诉说:“阎君,别听彭越一面之词!哪有女子主动调戏男子的道理?当时我召彭越入宫议事,他见宫中富贵,起了不轨之心,以下犯上,按律当斩!”彭越反驳道:“吕后在楚营时,就与审食其关系不清不楚。我彭越一生正直,怎会有邪念!”重湘判断道:“彭越所言属实,吕后在狡辩。彭越是大功臣,为人正直,来生仍做忠正之士,与韩信一同讨回公道。”将此案记录在案。

随后,重湘传唤九江王英布听审。英布上前申诉:“我与韩信、彭越三人,为汉朝江山出生入死,没有半点谋反之心。有一天我在江边赏景,朝廷使者带来吕后的懿旨,赐我一瓶肉酱。我谢恩后品尝,觉得味道鲜美。偶然吃出一根人手指,心中起疑,询问使者,他却支支吾吾。我怒而拷打,才得知这是大梁王彭越的肉!我悲痛万分,将手指吐出,落入江中后化作小螃蟹,就是现在江中的蟛蜞,都是怨气所化。我无处泄愤,杀了使者。吕后得知后,派人送来宝剑、药酒和红罗三尺,逼我自尽。我含冤而死,恳请阎君做主!”重湘感叹:“三位贤才确实死得凄惨,我做主让你们转世后三分汉家天下,各自掌管一国,以回报生前的汗马功劳,此事就此了结。”众人画押后离开。

第一起案件暂时审理完毕,重湘传唤第二起“恩将仇报”案。原告丁公、被告刘邦到齐。丁公诉说:“我在战场上围困汉皇,他许诺与我平分天下,我才放他一马。没想到他称帝后,反而将我杀害,我实在不甘心,求阎君主持公道!”

重湘问刘邦:“你作何解释?”刘邦答道:“丁公是项羽的爱将,面对敌人却不擒杀,怀有二心,我杀他是为了警示后世不忠之臣,并非滥杀无辜。”丁公反驳:“你说我不忠,那纪信在荥阳替你赴死,是大大的忠臣,你却没有给予任何爵位赏赐,可见你忘恩负义!项伯是项羽的亲族,在鸿门宴上勾结樊哙救你,是最不忠之人,你为何不杀他,反而赐姓封侯?还有雍齿,也是项羽的爱将,你平日最恨他,却封他为什方侯。为何唯独与我过不去?”刘邦一时语塞。重湘道:“此事我自有决断,把项伯、雍齿叫来,与丁公一同听候发落,暂且退下。”

接着,第三起“专权夺位”案的原告戚氏、被告吕氏到堂。重湘问道:“戚氏,吕氏是正宫皇后,你只是宠妃,天下本就该由吕氏之子继承,你为何状告她专权夺位?”戚氏哭诉:“当年汉王在睢水之战中被丁公、雍齿追杀,单骑逃到我戚家庄,我父亲将他藏起来。当时我在房中弹琴,汉王听到琴声求见,见我容貌出众,想与我亲近,我本不愿答应。汉王许诺:‘若如我意,日后得了天下,立你所生之子为太子。’还扯下战袍作为信物,我才同意。后来生下儿子如意。汉王原本答应传位给如意,但满朝大臣畏惧吕后,此事未能成真。汉王驾崩后,吕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封如意为赵王,我们母子不敢相争。谁知吕后仍不罢休,骗我们入宫赴宴,给如意喝下毒酒,他七窍流血而死。吕后还假称不知情。我心中怨恨,只是看了她一眼,她就说我用凤眼迷惑汉王,命宫女用金针刺瞎我的双眼,又用滚烫的铜水灌入我喉中,斩断四肢,扔在茅厕里。我们母子何罪,要遭受如此酷刑?至今冤屈未报,求阎君做主!”说完,戚氏痛哭不止。重湘安慰道:“你不必伤心,我定会还你公道,让你们母子来生为君为后,团圆到老。”戚氏画押后离开。

最后,重湘传唤第四起“乘危逼命”案的人犯。等众人到齐、点名完毕,重湘问项羽:“灭亡项羽、兴起汉朝,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你为何不告他,反而状告这六员汉将?”

项羽悲愤地说道:“是我空有能辨忠奸的重瞳,却不识韩信这样的英雄,才让他离我而去,这怪不得他。我在垓下兵败后,突围逃命时遇到一个农夫,问他左右两条路哪条是通往安全之地。农夫说左边是大路,我信以为真,朝着左路奔去,没想到走进了死胡同,被汉军追上。后来才知道,那个农夫竟是汉将夏广假扮的。当时我凭借一身武艺杀出重围,逃到乌江渡口,遇见旧部吕马童,本指望他念及往日情谊放我一条生路,可他却伙同其他四将,逼我自刎,还瓜分我的遗体去邀功请赏,所以我心中实在不服!”

重湘听后点头,郑重宣判:“经查,这六员汉将本无实际战功,只是趁着项羽兵败力竭,逼他自刎,借此获取封侯之位,实在侥幸。判他们来生转世,仍被项羽斩杀,以报今日之仇。”说完便将此案记录存档,暂时搁置一旁。

随后,重湘唤来判官,取过生死簿,开始逐一判决:所有恩怨情仇,都将得到相应的报应,丝毫不差。重湘口述判决,判官在一旁详细记录,将每个人转世的州郡、乡县、姓氏、名字,以及出生和去世的时间,都一一写明。接着,他把涉案众人依次唤到跟前,宣布投胎安排:“韩信,你为汉朝尽忠报国,打下大半江山,却含冤而死。现判你转世到樵乡曹嵩家中,姓曹名操,字孟德。先任汉朝丞相,后封魏王,坐镇许都,掌控汉朝半壁江山,届时你可凭权势报前世之仇。但你今生不能称帝,以此表明你并无叛汉之心。待你儿子受汉献帝禅让称帝后,追尊你为武帝,算是补偿你前世的十大功劳。”

又传唤汉高祖刘邦,宣判道:“你来生仍转世到汉室,成为汉献帝,一生都要受曹操欺压,时刻胆战心惊,坐立难安,度日如年。这是因为前世你辜负了臣子,所以今生让臣子欺君,作为报应。”

接着唤来吕后:“判你投胎到伏家,来世成为汉献帝的皇后,一生被曹操百般折磨,最终被红罗勒死于宫中,以此偿还你在长乐宫杀害韩信的罪孽。”韩信追问:“萧何该如何发落?”重湘道:“萧何对你有恩,也有怨。”

于是传唤萧何:“判你投胎到杨家,姓杨名修,字德祖。前世刘邦入关时,众将争抢金帛,唯独你只取图籍,所以今生让你聪明绝顶、悟性超凡,官拜曹操主簿,享受丰厚俸禄,以报你三次举荐韩信之恩。但你因多次参破曹操的军机,最终被曹操所杀,这是因为你前世哄骗韩信进入长乐宫,今生要偿还这条性命。”判官将这些判决详细记录下来。

再唤九江王英布:“判你投胎到江东孙坚家中,姓孙名权,字仲谋。先封吴王,后称帝,坐镇江东,尽享一国富贵。”

又唤彭越:“你为人正直,判你投胎到涿郡楼桑村刘弘家中,姓刘名备,字玄德。世人皆称你仁义,来世你将成为蜀汉皇帝,占据蜀中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曹氏灭汉后,你延续汉室正统,以此表彰你的忠心。”彭越担忧道:“三分天下时战乱不断,西蜀地小力弱,如何能与吴、魏抗衡?”重湘道:“我会安排几人辅佐你。”

于是唤蒯通:“你足智多谋,判你投胎到南阳,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成为刘备的军师,助他成就大业。”

又唤许复:“你算韩信能活七十二岁,实际却只有三十二岁。虽然他因损了阴德而折寿,但你算命不准也有责任。现判你投胎到襄阳,姓庞,名统,字士元,号凤雏,辅助刘备夺取西川。你注定三十二岁死于落凤坡,与韩信同寿,以此作为你算命失误的报应。希望后世算命之人能以此为戒,不再胡言乱语。”彭越又说:“光有军师还不够,还需要良将相助。”重湘应道:“这就安排。”

唤过樊哙:“判你投胎到范阳涿州张家,名飞,字翼德。”

再唤项羽:“判你投胎到蒲州解良关家,改姓不改名,姓关,名羽,字云长。你和张飞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来世与刘备桃园结义,共同建立基业。樊哙纵容妻子吕须助纣为虐,妻子的罪过由丈夫承担;项羽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二人都注定不得善终。但樊哙生前忠勇,并无谄媚之举;项羽不杀刘邦之父、不侮辱吕后、不在酒席上暗害人,有这三点德行,所以判你们来生都义勇刚直,死后成神。”

接着唤纪信:“你前世为刘家尽忠,却未享过一日富贵。判你投胎到常山赵家,名云,字子龙,成为西蜀名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勇救幼主,威震天下,寿终八十二岁,无病而终。”

又唤戚氏夫人:“判你投胎到甘家,成为刘备的正妻。前世吕后因爱慕彭越不成,又嫉妒刘邦宠爱你,今生让你与彭越结为夫妻,看她还如何嫉妒!赵王如意仍做你的儿子,改名刘禅,小字阿斗,继承皇位成为后主,安享四十二年富贵,以补偿前世苦难。”

再唤丁公:“判你投胎到周家,名瑜,字公瑾,成为孙权麾下大将,最终被孔明气死,年仅三十五岁。前世你辅佐项羽未能善终,今生辅佐孙权同样不得圆满。”

最后唤项伯、雍齿:“项伯背弃亲人、趋炎附势,雍齿接受仇人的封爵,你们都是项羽的罪人。判你们来生一个改名颜良,一个改名文丑,都将被关羽斩杀,以泄前世之恨。”项羽问:“那逼我自刎的六将如何处置?”

重湘将六将判到曹操部下,把守各处关隘:杨喜改名卞喜,王翳改名王植,夏广改名孔秀,吕胜改名韩福,杨武改名秦琪,吕马童改名蔡阳。来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正是为了报前世乌江被逼自刎之仇。重湘将所有案件判决完毕,众人无不心服口服。

重湘又宣布,楚汉相争时,凡有含冤屈死、怀才不遇,或是有恩未报、有仇未伸的人,都可申诉,统一安排在三国时期投胎。而那些刻薄害人、阴谋算计、忘恩负义之人,则转世为战马,供将帅骑乘。判官将这些判决一一详细记录,不知不觉间,五更鸡鸣响起。重湘退下阎罗宝座,卸下帝王冠服,又变回了那个穷秀才。他将所有判决簿籍呈给阎罗王查看,阎罗王赞叹不已,随即将案卷转呈天庭,请玉帝定夺。

玉帝阅后称赞道:“积压三百余年的冤案,竟被他在六个时辰内审理清楚,可见天地公道无私,因果报应丝毫不差,当真是天下奇才!众人的报冤判决,一概准奏。司马貌有经天纬地之才,今生却郁郁不得志,来世赐他王侯之位,名字不变,仍转世到司马家,名懿,字仲达。一生出将入相,其子孙最终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曹操虽是韩信转世报冤,但他欺君弑后的行为不可取,恐后人不明因果而效仿作恶。就让司马懿像曹操欺凌汉献帝那样,欺凌曹氏子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警示后人,劝人向善。”玉帝颁下御旨,阎王宣读完毕,设下筵席为司马重湘送行。重湘向阎王恳请:“我妻子汪氏自幼与我相守,一生劳苦,恳请天帝开恩,让我们来世仍为夫妻,共享荣华。”阎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司马重湘在阴司与阎王告别后,这边床上的身体突然翻身,睁开双眼,看见妻子汪氏还守在床边哭泣。他连称怪事,随即将在阴司断案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我已奉玉帝旨意,不能久留人世。所幸来世还能与你团聚。”说完便闭上双眼,与世长辞。汪氏知晓丈夫的去向,心中反而不再悲苦,赶忙着手操办后事。司马重湘下葬后不久,汪氏也离开了人世。到了三国时期,司马懿夫妇,正是司马重湘夫妇的转世。这段奇闻轶事,也一直流传至今。后人有诗感慨:“半日阎罗判断明,冤冤相报气皆平。劝人莫作亏心事,祸福昭然人自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

傲娇女神爱上我

爱吃荞麦面扒糕的沐紫

巫界征途

北辰之影

腰吻!错撩太子爷,日日火葬场

九月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