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警世通言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胜无奈地问母亲:“您不让我去张员外那里做事,现在没了营生,家里每天的开销该怎么办?”母亲用手指了指屋梁,说道:“孩儿,你看见了吗?”张胜顺着母亲的手指看去,只见屋梁上挂着一个包裹,他取下来打开,里面是一个花拷拷儿。母亲感慨道:“你爹把你养大,靠的就是做这个营生,你如今也可以像你爹一样,卖些胭脂绒线。”
当时正值元宵佳节,张胜对母亲说:“今天元宵夜,端门那里会放花灯,儿子想去看看。”母亲担心地说:“孩儿,你好久没出门了,如今去端门看灯,势必要从张员外门前经过,万一又惹出什么是非可怎么办?”张胜连忙说:“大家都去看灯,听说今年的灯特别好看,我去去就回,肯定不从张员外门前走。”母亲想了想,说:“去看灯可以,但你不能一个人去,得找个认识的人作伴才行。”张胜说:“我和王二哥一起去。”母亲再三叮嘱:“你们两个去看灯可以,但第一不许喝酒,第二一定要同去同回。”
张胜和王二哥来到端门,这里热闹非凡,正赶上皇帝赐御酒、撒金钱的活动。王二哥说:“这里人太多,挤得难受,咱们身小力薄的,何苦在这儿挨挤?不如去别处看,听说王招宣府里也扎了一座小鳌山,今晚也放灯。”张胜忙问:“在哪儿?”王二哥便带着他往王招宣府走去。
两人来到王招宣府前,这里的热闹程度比起端门有过之而无不及。谁知刚到府门前,张胜一转身,发现王二哥不见了。张胜心里叫苦不迭:“这可怎么回去?出门时娘还特意交代要同去同回,现在找不到王二哥,要是我先回家,娘肯定会生气;要是王二哥先回去,娘又会怀疑我去了别的地方。”这一夜,他再也没心思看灯,一个人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
走着走着,张胜突然想起:“前面就是我原来的主人张员外家,往年元宵夜,他家的线铺都会通宵营业,还会增添不少灯火,今天说不定还没收灯。”于是他信步走到张员外家门前,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张员外家的门大敞着,两根竹竿交叉着,上面绑着皮革,固定着一盏泡灯,灯光照着门上贴着的一张告示。
张胜凑近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在灯光下看清告示上写着:“开封府左军巡院,勘到百姓张士廉,为不合……”刚读到“不合”两个字,还不知道张员外到底犯了什么罪,就听到灯笼底下有人大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在这里看什么!”张胜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跑。那人迈开大步追了上来,喊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大晚上的看这告示!”张胜头也不回,拼命往前跑。
跑到巷子口,张胜正准备转弯回家,此时已近二更,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他正走着,突然有人从后面追上来,喊道:“张主管,有人请你。”张胜回头一看,是一个酒博士。他心想:“说不定是王二哥在巷口等我,想找个地方吃点酒再回去,正好。”于是跟着酒博士来到一家酒店,上了楼梯,走到一个阁间前。酒博士说:“就在这里。”掀开帘子,张胜看到一个妇女,她衣着破旧不整,头发凌乱。
那妇女开口道:“张主管,是我请你来的。”张胜看了看,虽然觉得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妇女说道:“张主管怎么不认得我了?我就是小夫人。”张胜惊讶地问:“小夫人,你怎么会在这里?”小夫人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张胜又问:“夫人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地步?”小夫人悲伤地说:“都怪我轻信了媒人的话,嫁给了张员外。原来张员外因为伪造假银的事被人告发,被抓到左军巡院,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死是活。家里的财产和房产也都被查封没收了。我现在无依无靠,只好来投奔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你就让我在你家住一段时间吧。”
张胜连忙拒绝:“使不得!一来我母亲家教严格,二来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你住在我家,传出去名声不好。你要来我家,绝对不行。”小夫人听了,说道:“你是不是担心像常言俗语说的‘呼蛇容易遣蛇难’,怕时间久了,供养我的花费太大?你看……”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件东西。
小夫人拿出的是一串一百零八颗的西珠数珠,每颗珠子都像鸡豆子那么大,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张胜见了,忍不住赞叹:“我有生以来,从没见过这么珍贵的宝物!”小夫人说:“家里的财产都被官府没收了,只偷偷藏下了这件宝物。你要是肯留我在家,只要把这珠子一颗颗拿去卖,足够我们过日子了。”张胜听了,心中有些动摇。
张胜说:“小夫人你想来我家住,得先问问我娘同不同意。”小夫人说:“那我们一起去问婆婆,我在对门人家等你的回复。”张胜回到家,把刚才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母亲。母亲是个心软的老人,听说小夫人如此落魄,连连感叹:“可怜啊,可怜!小夫人现在在哪儿?”张胜说:“在对门等着呢。”母亲忙说:“快请她来相见。”
两人见面行礼后,小夫人又把自己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请求道:“我现在没有别的亲戚可以投奔,特地来求婆婆收留!”母亲同情地说:“夫人你先住几天吧,只是我家贫寒,要是招待不周,还望你多担待。你也再想想,有没有别的亲戚可以去投奔。”小夫人感激不已,从怀里取出那串数珠递给婆婆。在灯光下,婆婆看到如此珍贵的珠子,便同意让小夫人住下。
小夫人说:“明天剪一颗珠子去卖掉,咱们就开起胭脂绒线铺,门前就挂着花拷拷儿作为标记。”张胜也说:“有了这宝物,随便卖一颗就是不少钱,况且那五十两的大银还没动,正好用来进货。”从那以后,张胜开起了店铺,接手了张员外原来的生意,人们都称他为小张员外。
小夫人多次对张胜表现出亲近之意,但张胜意志坚定,始终把她当作主母看待,没有做出任何越矩的行为。
转眼到了清明节,城里到处都是踏青游玩的人,满城春意盎然。小张员外也跟着众人出去游玩。晚上,他准备从万胜门进城,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张主管!”张胜心想:“现在大家都叫我小张员外,谁还叫我主管?”回头一看,竟然是原来的主人张员外。
只见张员外脸上刺着金印,头发蓬乱,衣服破破烂烂。张胜赶紧把他拉进一家酒店,找了个安静的阁间坐下。张胜问道:“主人,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张员外苦着脸说:“都怪我娶了这门亲事!小夫人原本是王招宣府里的。今年正月初一,小夫人在帘子里看街,一个小童托着盒子从门前经过,小夫人叫住他问:‘府里最近有什么事?’小童说:‘府里没别的事,就是前些天王招宣一串一百零八颗的西珠数珠不见了,连累府里上下的人都受了责罚。’小夫人听了,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小童走后没多久,就来了二十多人,把她的嫁妆和我的家产都搬走了,还把我抓到左军巡院拷问,让我交出那串数珠。我根本没见过,一直说‘没有’,他们就对我严刑拷打,把我关在监狱里。后来多亏小夫人在房里上吊自尽,这案子没了头绪,才把我放了,但这事儿还没完。到现在,那串数珠还是下落不明。”
张胜听了,心里暗自寻思:“小夫人现在就在我家,数珠也在我家,怕是已经开始剪珠子卖了。”他越想越害怕,心中十分惶恐。张胜劝张员外吃了些酒食,便与他告别。
张胜一路上都在想着这件事,心里满是疑惑。回到家后,他见到小夫人,一边往后退一边说:“夫人,求你饶了我一命!”小夫人奇怪地问:“你这是怎么了?”张胜便把刚才张员外说的话告诉了她。小夫人听后,气愤地说:“这不是胡说嘛!你看我身上的衣裳有缝补的痕迹,说话声音也越来越不对劲,你难道不明白吗?他说我在你这儿,就是故意说这些话,想让你赶我走。”张胜听了,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又过了几天,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有人找小员外!”张胜出去一看,竟是大张员外。张胜心中暗想:“让小夫人出来见他,是人是鬼,马上就能清楚了。”于是他让丫鬟去请小夫人。丫鬟进去找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到小夫人,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时,小张员外才确定小夫人真的是鬼。他只好把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张员外。张员外问:“那串数珠现在在哪里?”张胜从房中取出数珠,和张员外一起来到王招宣府,把数珠交还给了王招宣,其中已经剪去的几颗珠子,也用钱赎了回来。王招宣免去了张士廉的罪名,把他的家产也归还了,张士廉又重新开起了胭脂绒线铺。
为了感谢小夫人不再纠缠,张士廉请天庆观的道士做法事,超度小夫人的亡魂。小夫人生前对张胜有好感,死后也一直纠缠他,幸好张胜为人正直,始终没有做出越轨之事,所以才没有遭受灾祸,平安无事。在这个世间,被财色迷惑的人比比皆是,像张胜这样能够坚守本心的人,真是万中无一。后人写诗称赞道:“谁不贪财不爱淫?始终难染正人心。少年得似张主管,鬼祸人非两不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