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这天下一统之路,却非易事
呆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这天下一统之路,却非易事,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呆小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武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德才,你觉得如果董卓得知此事,会做何反应?”
成公英沉吟片刻,缓缓答道:“启禀大王,以臣愚见,董贼必先立刘辩为帝,以正其名。而后为彰其正统,定会兴兵来伐。”
魏武颔首,若有所思地道:“嗯,确实如此。若孤是董卓,亦会联合刘庄,共同攻打长安。德才,你觉得如何攻打方为上策?”
成公英目光深邃,谦逊地道:“臣愚钝,不知大王妙计,请大王明示。”
魏武闻言,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笑道:“孤意欲联合刘庄,兵分三路。一路从并州入河东郡,直逼左冯翊;
一路从洛阳出发,过弘农郡,攻打潼关;再令刘庄带兵攻打武关。德才,你意下如何?若换作是你,又该如何应对?”
成公英闻言,走至地图前,仔细端详片刻,而后微微一笑,行礼道:“大王之策,妙不可言。若是臣,定当斗胆反击。
董卓与刘庄,皆知大王勇武无双,且二人皆有心称霸天下。因此,他们必希望对方与大王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董卓欲借刘庄之力牵制大王,同时希望刘庄消耗自身实力;而刘庄则盼董卓与魏武在关中激战,自己趁机夺取中原,甚至反手吞并董卓之残部。
双方各怀鬼胎,合作必然缺乏协同性,稍遇挫败,便可能内讧。故此战之关键,在于分化敌军联盟,拖延战事。”
魏武闻言,点了点头,赞许地道:“不错,那如何才能分化敌军,又如何拖延战事呢?”
成公英行礼道:“启禀大王,请看这攻打左冯翊之敌军。他们此路兵马,需跨越黄河或吕梁山之险峻,后勤压力巨大。
大王只需依托黄河天险,设伏兵阻击,便可守中有攻,令敌军疲于奔命。
再观潼关之路,董卓攻打潼关,关键仍在于粮草。大王前往洛阳途中,已见饥民遍地。
若董卓从弘农征粮,不出多时,本地百姓必定起义反抗,甚至愿意迎接大王之师。且董卓双线作战,燕国恐亦会趁火打劫,令其腹背受敌。
最后便是刘庄之路。刘庄之举动,必视董卓之情况而定。然武关险峻,非易攻之地。刘庄背后虽有袁家支持,但袁隗朝堂争斗虽是一把好手,行军打仗却是门外汉。
刘庄麾下,能得重用且善带兵打仗者,仅朱儁一人。朱儁虽犷悍,却无谋略,对付乱民或许得心应手,但对抗大王之精锐之师,只是草扎之老虎,不堪一击。”
魏武轻轻颔首,目光凝重,沉声道:“如此甚好!传令下去,令潼关、武关即刻进入战备状态,严阵以待,不得有丝毫懈怠!
同时,速令庞德统率一万甲士奔赴左冯翊,加强防务,时刻警惕敌军动向!”
成公英拱手行礼,朗声道:“诺!”
魏武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桌案上的地图之上,神情愈发严肃,缓缓说道:“德才,依你之见,我若趁此良机,挥师入侵上郡与西河郡,胜算几何?”
成公英微微一笑,拱手答道:“大王,臣以为此举实乃下策,徒劳无功耳!”
魏武闻言,眉头微皱,眼中满是疑惑,追问道:“哦?这是为何?”
成公英微微躬身,神色恭敬,分析道:“大王,此地乃南匈奴之领地,羌渠单于与大王素有渊源,当年大王于危难之中救其性命,此恩如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