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又抓一个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9章 又抓一个,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英这个爸妈说的又流畅又自然,张铁军差点没反应过来。
“我靠,你就不怕叫习惯啦?什么时候开始的呀?”
“咋了?我叫我干爸干妈不行啊?”
“……啥时候认的?”
“反正认了,现在通知你也不晚,不服憋着去。”
行吧,干不过,说啥是啥吧。
张铁军又皱了皱眉头:“既然想方设法接近我妈,那就不可能不知道我,也只能是因为我,
那她们就肯定知道我爸妈不能随便出国。
你说,是不是就是因为出国很麻烦,她们才故意这么搞的?就是想让我感觉她们不会犯这种错误然后掉以轻心。”
张英摇了摇头:“我感觉不是,我感觉她们的目的就是让爸妈出去旅游,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
她这么说就是在调动咱妈的兴趣儿。”
张铁军想了想,点了点头:“有道理。啧,特么的,想干什么呢?绑架?她们敢吗?”
“不好说,到时候把人控制住了你敢冒险呐?万一你就听话了呢?她们又没啥损失。”
有道理。张铁军慢慢的点头,琢磨着能是谁干的。
特么的,琢磨不出来呀,得罪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那我先走了,在这干憋着更难受。”张英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往门口看了看。
“嘟。”张铁军比了个禁止:“在这什么都不行,赶紧走。”
张英瞪了张铁军一眼,拎上包包一蹶达就走了。
不走不行,太馋了,主要本来就是兴冲冲的为了那个来的,要忍不住了。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起来收拾东西,他还得去汇报工作,今天是因为那边有个会所以就晚了一点儿。
“蒋哥,你安排一下,叫河南那边安排人手配合一下郑成月,让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调查组的安全。”
“干什么?”
“抓人呗,一个强奸犯,身上有十几条人命。”
“靠。”蒋卫红拿出电话安排。
等到张铁军再出来,时间就已经是中午了。
又是去对面的工地先看了一圈儿,包括从这边一直到闹市口的拆迁工程。
还行,这边已经在通平划线了,那边的拆迁基本上也比较顺利,给的多嘛,
这个时候的人也不像十几年以后那么难搞。
呃,么么么么,这么说不太对,有点不公平。
后面其实也不能说是难搞,而是给的条件太尼马离谱了,房价咔咔好几万十几万起步,就给一两百万的赔偿。
那不是逼人去死是干什么?
别说他们难搞,换成谁肯定也都难搞,弄不好还要搞一搞那些老爷。
另外就是这边单位比较多,单位基本上都是原地还建嘛,也不用怎么谈条件,自然也就快了。
顺路又去了一下景山前街,这边的拆迁工程也已开始了,问题也不大,有一些难弄的也都能解决。
这次只拆景山和北海子中间这一小块民宅,后面和东一面要等长安街这边的行政区建好。
这边几乎全是单位。
“等那边建好全都迁过去了,这边这几个大院儿还留着吗?”
“有几个会留着,林徽因的作品还是值得保留的,到时候这一侧都走这个风格就行了。”
“那另一边呢?东边。”
“一样呗,该保留的保留,还是以恢复院子为主,不过这边全搞成两进两层那种,和留下来这些好搭配。”
闲聊着来到俱乐部这边,到这吃午饭,顺便也算是陪陪张红艳和张英了。张铁军把张英叫过来一起吃饭。
果然,把她俩叫到一起就都老实了不少,连说话都文明了。
可惜,这个平静只持续到吃完饭,吃了饭张英就以让张红艳好好休息为名热情的把张铁军请去了她的地盘,说商量事儿。
这一商量就是一个多小时。
下午一点半,几台车来到羊纺店。
羊纺店北蜂窝这一带几乎全是铁道部的地盘儿,
办公区加上住宅至少也得有七百多亩的样子,另外在三里河和金勾河还有两大片住宅。
人是真心多,就这还不够呢,只能基本满足干部的需求。
这一片除了办公和住宅,还有大酒店,医院,写字楼,商店。都是铁道部的资产。
不过马上就要不能这么说了。
这会儿铁道部旗下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信五大总公司正在逐渐实行结构式分离。
说白了就是人家马上要独立了,以后就不是一家人了。
到一三年又进行了政企分离,企业这一块成立了铁路总公司,行政这一块划给了交通部。
八层的欧式风格大楼矗立在复兴路马路边上,这一片楼是建国以后建设的最早的一批办公大楼之一,是苏联专家设计的。
这是一个挺大的院子,高高矮矮的一片楼,各种形状,相互之间都是连通的。
这还不是全部,这里只是总部,其他地方还有不少这样的办公区,就是规模要小一些。
张铁军还真是第一次来这里,包括上辈子,上辈子他进过边上的有色大院儿,没来过这边儿……主要是不让进。
整个这一片儿只有三个大院不让进,四号院,五号院和十六号院。
照例,门卫问都没问,一个敬礼就把车队放了进来。小保安一直到车开进去拐了弯看不见了才放下胳膊。
一看就是当过兵的。
这个时候的保安基本上都是退伍兵,干的也都是比较硬的事儿,和后来的那种保安不是一回事儿。
这个时候的部委大院按照门卫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军人值岗的,武警值岗的,保安守门的和随便进出的。
铁道部和民政部,建设部一样,同属于第三档。
张铁军下了车刚整理了一下衣服,韩部长带着几个人已经从大楼里迎了出来:“张部长,欢迎欢迎。”
“韩部,打扰了。”
张铁军伸手和韩部长握了握手,冲跟在韩部长身后的几个人点了点头算打招呼,一大群人呼呼隆隆的上楼。
“韩部长,一会儿咱们再聊,你先把信息中心的人叫过来。”
韩部长是哈尔滨人,和张铁军也算是熟人,因为都是东北出来的嘛,有点天然亲。
当然这也是和东北人的性格有关系,都爱说话。爱说话就容易沟通,容易沟通就很容易了解成为朋友。
就没有一句话能当着东北人的面落到地上,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就是淡淡的说了一个事实。
在东北大家印象里话比较少的人,到了南方都得当话唠看。
这是气候和环境决定的。
原来大家都种地,一到冬天就没事干了,也不能出去玩儿,不说话干嘛?
再一个就是原来地广人稀,遇到个人不容易,所以就养成了热情好客的习惯,说话都是附带的。
“那咱们去会议室?”韩部长看了看张铁军,问了一句。
“行,信息中心,还有在家的厅级以上干部都叫过来吧,算是临时开个小会。”
“好,我马上安排。”韩部长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秘书,秘书领会,转身一路小跑着就去安排了。
铁道部的信息中心可以说是国内成立的最早的专业计算机数据中心,并且拥有自己的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运算机组。
信息中心成立于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
铁路系统也是国内最早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部门,有力的保障了全国铁路运输网的升级和运转,保障了各种物资的运输和供应。
铁老大铁老大,这个名字可不是白叫的,确实是立下过不世之功,并不比电力系统差。
有人就问了,火车不用电呐?
没见识了吧?原来的火车就是不用电的,要不怎么叫火车呢。
火车用电是从零三年以后才开始的,电车慢慢替代内燃机车,不过一直到张铁军回来的那个时候也还没有替换完。
国内的计划是到二零三五年,电力机车全面取代内燃机车,不过能不能实现不好说。
九七年这个时候别说电车,内燃机车都没全面普及呢,蒸汽机车还没退役。
蒸汽机车是烧煤的,内燃机车是烧油的。
来到会议室,韩部长给张铁军介绍了一下跟在他身后这几个人,傅副部长,刘副部长,蔡副部长,工会刘主席和温副书记。
本来还有一个国副部长,去年退休了。就姓国,是罕见姓,全国也没多少人。
张铁军和大家一一握手。
工作人员进来要布置主席台,张铁军摆摆手:“不用麻烦,就是简单讲几件事。给拿几瓶水过来就行。”
工作人员就看韩部长,看韩部长点了头这才退了出去。
很快,几箱矿泉水就送了进来。娃哈哈的。
韩部长和几个副部长全部都是学铁路或铁路运输专业的,不过有早有晚。
这里面,傅副部长是最早的,年纪也最大,他是在苏联学的铁路电气化。我国的铁路相关院校几乎都源自苏联,一脉相承。
然后就是韩部长,四六年他就已经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了,从部务员干到工务段运转车长。
刘副部长和蔡副部长就比较晚了一些,已经是在六、七十年代。
蔡副部长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刘副部长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其实这是一所学校。
西南交通大学一八九六年创办在山海关,叫北洋铁路官学堂,后来搬到了唐山,前后改了不老少名字。
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等,五二年改为唐山铁道学院。
六四年学校整体迁到峨眉,七二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八九年,学校迁到成都九里。
韩部长是南下干部,是一九四九到一九五零两年间广大南下干部当中的一员,也就此改写了人生命运。
现在都说南下干部的主力是山东人,有说几万的,有说十几万的。
其实不是,南下干部的主力是东北人,基本上都出自四野,同时包括地方上抽调的铁路,电力,冶金还有政工,卫生五个系统。
一九四九年一月,中央在东北局成立南下干部团。
南下干部团的团长是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副团长是四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和邵式平。
“南下干部大多来自东北,他们在南方各地扎根,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壮举在当时把四野都要抽空了,闹起了干部荒。?
四、五十年代抽干部,六、七十年代抽工人设备和技术,八、九十年代抽调各种物资。
东北大概率是犯了天条的,奶大了孩子,后来的结果就是被各种排斥,各种看不起。
韩部长所在的南下大队去了湖南广西一带接手政工工作,他先后在长沙,衡阳和桂林担任军运股股员,后来担任负责人。
他先后参与了五三年柳州铁路局成立和五八年桂林铁路局的成立。
七八年担任柳州铁路局局长,八三年调任申城铁路局任局长,九零年进部,担任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兼纪委书记。
九二年起担任书记,部长兼纪委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