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上庄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0章 上庄,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注意警戒,局长马上就到,做好行动准备。”
“是。”
蒋卫红挂了电话向张铁军报告情况,张铁军点点头没说话,这种情况他不擅长,完全交给蒋卫红指挥,他不掺合。
“这边都是海淀区吗?”刑海龙小声问景海洋。
“都是,”徐洁说:“海淀挺大的,我们电视台那也是海淀,往北一直到沙河,南边到莲花池。”
张铁军在琢磨是不是顺道去几个农场看看。
海淀在建国后可不是因为学校出名的,而是因为农场,大大小小的农场为京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香山,西山,四季青,东北旺,西郊等等,从养殖家禽到水果栽种,再到粮食蔬菜,在几十年间保障着京城的物资供应。
这里最小的是香山农场,但它也是最有名的农场,因为它原来的管理单位叫中央警卫局,是专门供应副部长级以上领导的特供农场。
事实上它的名字并不叫香山农场,它的正式各字是海淀基地,也叫过玉泉山农场,现在叫巨山农场。
张铁军曾经参观过后来的巨山农场,那时候已经不是香山农场的样子了,扩大了,也综合了,有很多分场。
上庄原来是西郊农场的一部分,八四年改乡,乡政府和农场管理局同署办公,在九七年这会儿还在一起没分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物资的丰富,不少过去兴旺的农场也都陷入了转型的困境当中。
西郊农场也是其中的一个。
在农场陷入困境的情况之下,上庄乡的经济自然也就扑腾不起来了。
一九九七年的海淀上庄就是一个相当荒凉,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村子。
这里的交通相当的不便,道路状况非常差,甚至都没有一条水泥路,遇到下雨天村民们出行非常全靠趟。
道路泥泞不堪,骑车都难以出行。
这个时候上庄的环境也非常糟糕,到处都是臭水沟,卫生条件相当差,还要加上各种小黑工厂的污染。
可能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又穷吧,从八十年代开始,一些黑工厂和盗版厂就盯上了这边儿,最多的时候整个山后片儿到处都是。
山后片儿,是对香山百望山以北地区的统称,包括上庄,苏家坨,温泉和西北旺等乡镇。
主要是这边距离中官村比较近,又是交通不便贫困落后不被人注意。
还有就是老百姓穷啊,只要能挣钱什么都愿意干。
八九十年代的交接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高兴事儿,那个转变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经历。
张铁军让蒋卫红把小型录像机拿给徐洁,指了指外面:“把这些都录下来,以后我拿到来福堂去放。你边录边配个音。”
“哈?”徐洁一脸的呆萌接过录像机:“怎么,怎么配呀?”
“就是简单的说明一下你看到的样子,毕竟录像上有些东西是看不到的,看不清楚。实话实说就好,真实一些。”
严格来说,这里距离城区也就是十公里,但已经完全是两个世界,张铁军相信,这边的情况老头子们肯定是完全不知道的。
在他们心里,这边估计还是原来的大农场,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说起来,在过来之前张铁军也不知道这边在这个时候是这么一副样子,甚至都不如一些山区农村,谁敢想?
龙凤基金也没有在这边搞什么项目,估计也是因为这里是京城的地界,从直觉上就给忽略了。
事实上,从清河往北整个都像是被抛弃了一样,一直到一零年左右都还是一副破落的样子,日子一直都不好过。
一条不到百米宽的河道,把这边给分割了出去,隔在了城市发展之外。
而距离只有几公里的西二旗西三旗地片儿这会儿已经建的轰轰烈烈了,成了高科技的聚集地,回龙观地区已经在勘探,将建起世界第二大社区。
你就说谁心里能平衡?
上庄这里还属于是整个这一片儿的中心地带,三面被苏家坨温泉和西北旺包围着,是荒凉闭塞贫穷落后的‘核心区’。
张铁军感觉车子走到这边儿都在降速,路况实在是太差了,走不动道儿。
这地方一直到二零二零年前后才被开发到,据说当时还搞了强拆,谁能想到这会儿都没有人看一眼的地方就值钱了呢。
这家厂子就在村子里,租下了一片儿民宅搭了一些棚子,看着不太咋的,但是嘎嘎挣钱。
蒋卫红直接带着车去和布好包围圈的行动局人员汇合。
徐洁举着录像机有一点儿激动的跟在后面,这里录录那里录录,已经进入状态了。
“我就是来看热闹的,不用理我。”张铁军摆摆手对带队的大队长说了一句:“你们指挥。”
虽然行动局和部里其他局一样执行的是大队编制,但是规模上要大一些,所以大队的岗位级别不是正处而是副厅。
二级警监,军衔是上校。
大家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穿安保员的服装,其他就是部队的作训服,警服是真的穿的少,有些人都还是第一次。
就感觉他们都有点别别扭扭的,很拘束的样子。
其实张铁军自己穿警服也感觉没有穿军装得劲儿,都是心理作用。
蒋卫红和大队长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行动就开始了。
其实也没啥,又不是打仗,就是从几个方向同时冲进去对人员进行控制,对物品和设备进行封存这些。
当然了,如果遇上抵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呢,话说回来,再勇猛的社会人士在成建制的执枪警察面前那也是兴不起来一丝一毫的抵抗意志的,而是条件反射一样的抱头下蹲。
那动作熟练的样子让人心痛。可乖可乖了。
也就是个十来分钟,整个场面就控制住了。
“甄别一下,只要没有什么恶劣行为,工人和本地居民登记一下放他们回家吧。”
这么多人都圈在这不是什么事儿,还有可能引起周围居民的抵抗情绪,毕竟他们来这就是为了挣个工资。
办这个厂子村里没管乡里不管农场也没管,人家来上班无可非议。
张铁军不相信村里乡里和农场都不知道这里有个这么大的黑厂子,基本可以断定肯定是利益共同体。
蒋卫红已经让人去通知这三级管事的过来了,听听他们怎么说,这事儿想像以前一样一问三不知给推的干干净净是不可能的。
“铁军儿,咱们来的还挺巧,老板在这。”蒋卫红笑着走过来低声报告:“一共五个老板,有四个在这儿。”
“今天是什么重要日子吗?”
“出货,清账。”
张铁军就笑:“看来咱们运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嘛,一堵就堵个正着,省不少事儿。”
确实省了不少事儿,有这四个在那个没来的也跑不了,都不用花什么心思。
虽然这厂子瞅着实在是不咋的,还弄出来一间相当不错的办公室,就是平时老板来了待的地方,大沙发大班台,还有卧室。
如果不看外面只看这屋里的话会感觉是在二环内哪栋写字楼呢。
张铁军进来的时候,四个人的都没有什么被抓的反应,大马金刀的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有一个还夹着根烟,一脸的藐视,不忿。
“你们是哪个局的?你们违规了知道不?”
“懂的还不少。”张铁军看了看他:“那你们自己违法了知不知道?”
“我们违什么法?我们有执照有手续,税也交了,哪地方违法?”
蒋卫红把他们这个公司的营业执照什么的拿过来给张铁军看,执照上凳记的是电子科技公司。
你还真别说,啥也不缺,而且还真有交税记录。
张铁军直接看乐了,这些人……特么真有意思。
“你们办了执照,交了点税,印制销售盗版就不犯法啦?”
“该办的办了,该交的交了,还想怎么的?什么叫盗版?”抽烟的那个歪着脑袋看着张铁军打量:“你上班几年了?
是不是手里有权力就感觉自己是个人物了?你这样的人我见的多了,现在还有几个能走到我面前?
知道违规执法是什么过错不?”
这个时候其实吧,对于违规跨辖区执法这个事儿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都比较随意,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属于违规。
没人计较那就无所谓,有人较真儿那就是违规,不过说回来能知道这个的肯定就不是一般人。
“你在海淀熟人挺多?”张铁军问他:“这边分局都熟呗?区里关系怎么样?”
“告你个违规肯定是没什么问题,还有你们干扰我正常生产经营,这个损失你们得赔,具体的我得算算。”
张铁军点了点头,看向走进来的大队长。
“设备还挺先进的,”大队笑着说:“没少投资,来提货的几个人都是边上电子城的大批发商,统计出货量按市价算得有三千多万。”
“现货呀?”张铁军被吓了一跳。
“不是,是这大半年,库房现货现在能有个三百来万。”
“怎么只有半年的呢?看他们这个样儿不应该呀。”
“是这边只有大半年的记录,估计这厂子是后搬过来的,以前应该不在这边儿,公司也不叫这个名儿。”
“经销商的名单统计没?弄全。所有商品留证以后全部销毁。”
“你敢。”抽烟那个不干了:“谁动一下试试?我弄死你们信不?真特么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了,靠。
跟你们说赶紧滚蛋,别特么在这跟我搓火儿,懒得搭理你们知道不?傻逼。”
“你怎么这么牛呢?”张铁军回头看了看他,瞅着能有个三十多小四十的年纪了,打扮的还挺潮的,那种不在意也不是装出来的。
“你家里是干什么的?你爸牛逼?还是你爷爷?你自己肯定是啥也不是了。”
“丫我草你麻逼,滚。”这小子站起来把烟头往张铁军身上扔,感觉不过瘾又低头去寻摸东西。
蒋卫红手疾眼快一巴掌打掉烟头,过去就一脚踹他肚子上。
咕咚一声,人就跪在地上了。
边上那仨还在看热闹,当时就跳起来了,有一个顺手抓起了烟灰缸。就是那种比脸大的玻璃烟灰缸,这东西砸一下能把头骨敲开。
咔嚓,砰。
烟灰缸被打碎了,上膛的枪顶到了脑门上:“敢动就地击毙。”
大队长他们几个也抽出枪顶了上来,都吓出来一身白毛汗。
这要是让这大烟灰缸子砸张铁军脑袋上……
“都铐起来。”
四个人就被来了个苏秦背剑,双手被反铐到了背后。
“都别动手嗷,铐起来就行了。”张铁军吩咐了一声。
这几个人肯定都是有背景的,张铁军自己动手无所谓,怕蒋卫红他们动手的话以后会有麻烦,那都是说不上的事儿。
“我草你麻逼的,有种你弄死我。”这四个人也是被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以后更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