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2章 牛奶咖啡,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过敏和那个过敏不是一回事儿,喝酒脸红就是过敏,你们谁少喝了?很多水果其实吃了都会过敏,不是该吃照吃?”

“真的假的呀?”

“肯定是真的呀,过敏这东西奇奇怪怪的无所不在,大部分都不会致命更不会影响生活,慢慢的就麻木脱敏了。”

张铁军招手叫过工人,或者叫家政服务员:“这牛奶咖啡是你们弄出来的?”

“嗯。”服务员年纪不大,三十左右吧,好奇的打量张铁军:“就是我们自己喝的,因为加牛奶不方便就用了奶粉。您要吗?”

“嗯,行,给我来一杯。你们平时是几点下班?”张铁军看了看表。

“我们是晚班,十一点半下班。”

“吃饭吧?”徐熙霞揉着肚子撒娇:“我都饿了,就嫂子非得说等你们。”

“你都让铁军给惯坏了。”嫂子斜了徐熙霞一眼。

她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和父母言传身教的东西和徐熙霞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而且张铁军这个人本身也没有什么这个规矩那个规矩的,在家里特别随意。

“吃饭吃饭,吃饭吧。”张铁军站起来:“在哪吃?你们吃了没有?”他问服务员。

“我们吃过了。”服务员点点头,用手势导引:“一楼的餐厅在这边,请跟我来。”

这楼其实是要分内外楼的,里面相当复杂,外楼这部分都是高大宽阔的公共区域,客厅啊琴房啊,餐厅舞厅这些。

内楼才是居住区,也有书房,房间都不大也不太高。

这楼里的楼梯和普通楼房也不一样,分了好多段,是交错式的,四通八达往哪边都能走通,不熟悉的人进来了能直接走丢。

其实就是三十年代海船的船舱结构。

几个人跟着服务员绕来绕去的来到一楼餐厅,就是那种一个大长条桌,人都坐在两边的欧式餐厅,边上有壁炉和酒柜。

这楼里每个房间都有造型各异的独立壁炉,都是可以用来烧火取暖或者煮咖啡的。

服务员给厨房打了个电话,没一会儿准备好的饭菜就送了过来,张铁军看了一下,是本帮菜和杭帮菜的综合。

还行,他不挑嘴,都能吃,还感觉挺好吃的。

尝了一口,果然挺好吃:“咱家这厨师不错呀,有点水平。”

“废话,服务员和厨师都是从咱们酒店调过来的,能没有水平嘛?这边又没住人哪有准备这些?”张凤接了一句。

“平时这边就是工人和园丁在上班。”徐熙霞给解释了一下。

“你什么意思?”张铁军看了看张凤:“喝枪药啦?我又怎么你了?”

“吃饭。”张凤给张铁军夹了一筷子东坡肉:“吃饭也堵不住你嘴。”

东坡肉,八宝豆腐,龙井虾仁,三杯鸡,腌笃鲜,素炒海带丝,红烧小黄鱼,煎带鱼,猪脚黄豆汤。

都是张铁军爱吃的。只要不给他上西湖醋鱼杭州酱鸭那些,都能吃的挺好的。

其实所谓本帮菜和杭帮菜是挺模糊的,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分界,菜色菜式都十分接近,也就只有本地人能吃出来不同。

就张铁军的感觉,就是糖放的多少有点差别。

本帮菜是真的甜,炒个海带丝都要放一手勺糖。

很多名菜名吃其实都不一定是真的好吃,只是有名气,是靠着广大人民不服气的心理存在着的。

就比如西湖醋鱼,杭州酱鸭还有京城的豆汁儿,宁波三臭和热干面其实也算,这玩艺儿本地人是真爱,但是外地人不大容易接受。

还有西南人离不开的鱼腥草,和它比真的宁可去喝豆汁儿。

其实这个豆汁儿也不是难喝,这东西就不是给咱们喝的,这是草原人民口味,吃过奶豆腐的应该知道那个味儿。

“不是说东坡肉肥而不腻吗?”张凤把瘦的咬掉吃了,把肥的塞到张铁军饭碗里:“我怎么感觉挺腻的?”

“你说的那个应该是本帮红烧肉,面相做法和东坡肉差不多,那个确实不腻。”张铁军把肥肉一口吃了下去。喷香。

徐熙霞和嫂子都看着他。

张铁军看了看她俩,又看了看一大盘子东坡肉。明白了。伸筷子主动去把肉上的瘦肉全都抠下来摆到一边,只留肥的在那。

张凤翻了个白眼儿。

老仲是快十点了才回来的,两口子直接就住在了别墅没走,说是体验体验资本家的感觉。

张铁军在申城待了四天,安排了造船厂和长安宫的事情以后,又去了电影厂,走了一些企业和乡镇,到这边的农村去看了看。

时间太短,也看不到什么太具体的,走马观花吧。

把报告通过行动局递回京城,他们一行人就直接飞去了大连。

“你还真爱喝这个呀?”在飞机上,看着张铁军拿出来的奶粉咖啡,张凤哭笑不得。

“你别小看这个,开个厂能卖到全国,而且生命力会相当长,可以出很多口味。”

“真的?”

“肯定真的呀,你们谁想干就试试,弄个大点的厂出来,可以连奶粉一起生产。奶粉也是个大市场。”

“你不是一直强调说不要什么都做不要和别人争吗?怎么变了?”

“咱们可以做低端,做别人看不上那点利润的东西,有些东西路走偏了呀……奶粉厂可以做起来,把婴幼儿奶粉琢磨一下。”

“我可没时间,让老丫干吧,老丫爸妈不是闲着的?”

“我呀?”徐熙霞听了个热闹,一副呆萌的样子。

“是不是又有什么事儿了?”张凤问。

“嗯,有点。”张铁军点了点头,没深说。奶制品这一块已经查到一些问题了,估计整个行业都需要整顿一下才行。

老张家在大连没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有酒店。

九六年底的大连和当初张铁军初次来的时候已经大变样了,尤其是两个开发区这边,已经完全看不到当初的样子。

到酒店放下东西,张铁军就带着景海洋和蒋卫红去了船厂。

姜阳光,张国力和涂洪刚三个人已经到了几天了,已经把大连给玩了一遍,在到处找镜头琢磨张铁军让他们来这拍的用意。

张铁军是第二天才把他们叫到酒店来的。

“来了几天了?感觉这边怎么样?”

“挺好,城建和环境这一块做的真好,”张国力咂着嘴点头:“我们从金县逛到旅顺口,星海广场和滨海公园都去了,变化太大了。”

星海广场已经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投入使用,要在明年的七一那天揭幕,这会儿正在进行招商工作。

“航母是真大。”姜阳光感叹:“以前总说总说,其实没啥概念,这下看到真东西了。震憾。啥啥时候,咱们自己造出来那才是玩艺儿。”

“你们商量的,打算怎么拍?有没有想法?”张铁军给几个人递了根烟。

三个人就把想法打算给张铁军讲了一遍,大体上还是原来那个套路,古装将军击鼓出征什么的。

姜阳光有点不同意见,他觉得应该拍现代的东西。

其实他们一直也没闲着,虽然没正式拍,但是镜头已经搞了不少,风光的,落日长滩,长城,故宫,都拍了,还跑到东方影世城里拍了一通。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再或者音乐短片,都是用很多不同的镜头剪辑连接出来的,有很多镜头都是平时这一下那一下攒出来的。

“身份证都带了没?我带你们去个地方拍几组镜头,拍出来你们就知道这个短片怎么搞了。”

“带了。”姜阳光摸了摸衣兜。

九十年代其实大部分人还都没有随身带身份证的习惯,也没有那个必要,这个时候不管在哪方面管理都相当简单粗糙。

这也是张铁军一直以来在推动改变的事情。

想住在东方开的酒店,就需要出示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恕不接待。还有东方旗下的不少地方都要用到身份证。

买电影票啊,进公园啊,都得要。

张铁军让他们带上设备这些,还有涂洪刚准备的服装,带着他们去了船厂。

经过层层检查,来到了码头上。

从这里吹着海风听着海涛,只要没有雾就能看到隔着海湾的滨海公园里,那艘已经成为娱乐城的巨大航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开局概念技能开辟空间

暮气青青

人间疾苦,唯有自救

作者玉玲珑

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

燕雀蜂蝶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哟吼吼吼

末世征途,从寻亲开始

李副麻子

末世当地主

澳特斯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