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人和人不一样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9章 人和人不一样,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首先,肯定不是拿制度能要求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这东西只能自然而然的从员工的意识当中产生,没有办法往里塞。
后来那些老板天天早会晚会喊口号,占用大家的时间搞团建,屁用没有,该散花还是散花,也没见哪个搞出来过。
其实这东西怎么说呢?不外乎良好和善的工作氛围,公平平等的晋升机制和良好优越的工资福利待遇。你得先给才行。
说白了就是换,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来了就有了,换不来也不用强求,那咋的估计也不好使,把公司给他都白扯。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是永远也养不熟的。
慢慢的培养,慢慢的淘汰,最终就会拥有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了,而且这东西只要一旦成了型,就会自我进行循环。
一切的开始都是能够让员工安心舒适的工作。
今天扣人家工资,明天占人家假期,后天牺牲员工利益换单子,每天想方设法的想少给点,你还凝聚个锤子哦,聚个医疗单差不多。
吴大姐是了解张铁军的,一大份红烧带鱼摆在张铁军的面前。
红烧带鱼海带汤,炸丸子,木须肉,这都是张铁军的最爱,百吃不厌的那种。蕃茄炒蛋也算。
上辈子张铁军跑销售那几年,吃过东北四省到华北华中所有城市的蕃茄炒蛋,简简单单营养充足还管饱,还不用担心有问题。
再怎么不卫生,再怎么高科技,鸡蛋就是那么个鸡蛋,还能注射点东西进去?
至于带鱼,那是一种习惯,他小的时候物资匮乏呀,啥也没有,什么都是定量的。
那个时候带鱼和明钛鱼,海带,腐竹这几样东西是常年供应的,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经常吃到的美食。
而且它也确实好吃,深海鱼嘛,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不管怎么做都好吃。
海带这个东西也是相当鲜美的,但是要做得好才行,油要大,比如用五花肉和豆腐一起炖,炖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张铁军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主动说话,而且不管吃什么都会让人感觉他吃的贼香,就特别有食欲那种。
一般来说和他一张桌子吃饭,怎么也能多吃个半碗一碗的。
他不说话,罗庆贺他们三个就也不大敢说话了,闷头吃饭,小声的嚓嚓。
方颖说菜做的比罗庆贺做的好吃,海带汤都比他炖的好喝。
这罗庆贺能服吗?那肯定不能。
“你也不看看这里放了多少东西多少料,那能不好吃吗?要是在五星我这么弄老板不得打死我?我多放两片肉他都能嘟囔好几天。”
“你们那饭店我感觉高汤都没有。”张铁军接了一句。
“没有。”罗庆贺摇摇头:“那玩艺儿我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去哪弄去?老板能舍得?那玩艺儿就是大骨汤是吧?”
“这么说也行,这个也没有说非得用什么不用什么,一般用大骨头的多一点儿。”
“你会熬不?”
“会一点儿,用猪大骨和整只鸡一起熬,小火慢熬一直到把骨头和鸡煮烂,不能加盐和味精,可以加一点香叶,不能放胡椒和大蒜,大料这些。”
“那得煮多长时间?”
“五六个小时吧,慢慢熬呗。”
“那什么也不加放不坏吗?怕是放不住哦。”
“放不住。”张铁军点点头:“就那么在火上一直熬着,边熬边用它就不坏,停了火的话,像这种天气,有两三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就臭了呗?”
“嗯,就坏了不能用了。”
“那我怎么听说人家做卤味的一锅老汤能传好几代?”
“你也说了那是卤汤,那东西重盐重味重料,再说还要一直反复的进行烧开,传几代人很正常的事儿。”
“就是不用放那它也得坏呗?”
“那肯定的,什么都怕放,一直用就没事儿。”
“这个是老汤煮的呀?”方颖夹着块海带问。
“嗯,这边的汤都加了高汤,人多用的多,不怕放坏。”
几个人闲聊着吃完了饭,张铁军和吴大姐告辞,带着三个人去了酒店。
也没特意给他们开房间,直接就到了上面,在杨雪她们占的那一层给找了两个空房间。
“杨雪,你给他们安排两个房间,然后一人给拿两千块钱先用着,带她们去买点生活用品换洗衣服这些。”
“叫我啥?”
“咋的两天没见脾气还上来了呗?名字都不能叫了?”
“那我不管,你都没叫过她们全名,凭啥这么叫我呀?不平衡。”
“她们都是三个字儿,就你是两个字儿。行吧行吧,雪姐~,雪姐↗↘。行了不?”
杨雪哈哈笑起来:“信球,叫出来一身鸡皮疙瘩,麻了麻了,受不了这个。你就不能正常点儿?叫我声姐吃亏呀?”
“赶紧去办事儿,嘻嘻哈哈的。这边有事儿没?”
“就几份文件也不急,我放你办公桌了。”
“哥。”张倩钻了过来:“你咋两天才回来呀?出门都不带我。”
“哥。”龙灵雨跟在后面。
两个丫头都在寻摸打量着方玲和方颖姊妹,有一种淡淡的危机感在滋生。嗯,可以理解为有那么点吃醋的意思。
“这是罗庆贺,这是方玲和方颖,她俩是亲姐妹。他仨是来咱们培训学校学习的,先在这住一晚,明天安排过去。
正好,你俩带他们三个去逛逛街吧,买个箱子,买点生活用品换洗衣服这些,看看还没有别的啥需要的。”
“你不去呀?”方颖看着张铁军。
“我有事儿,要看几份文件,你们跟她俩去吧,等回来再说。”
杨雪回她屋里拿了钱出来,给罗庆贺和方玲方颖一人分了两千。
这个年头都是现金消费,身上随时都要带着现金才行,这次出来就杨雪跟出来了,带钱的事儿自然也就落到了她头上。
“太多了。”罗庆贺看向张铁军。
“拿着吧,不怕多就怕不够,在这边学习这段时间你们又没有来源,和我不用客气。”
“那我等上班了再还你。”方玲看了看罗庆贺,对张铁军说了一句。
“不用,也没有多少的,等以后有机会了请我吃饭吧。你们就跟着她俩去,这边商业街还是有点逛头的。”
张倩和龙灵雨就带着三个人下楼去了。
张铁军去了办公室看文件,两天时间攒了一小垛在那,都得批阅。头疼。
看了一会儿,周妈把电话打了过来:“铁军啊,你回来啦?怎么不回家来呢?”
“妈,我这攒了不少文件要看,今晚就不过来了吧,明天来。”
“那也行,管着来不来的你也没个电话,真是的。那明天来家吃晚饭。”
“行,我明天回来吃晚饭。”
周妈电话放下,周可人的就打了进来:“你在酒店哪?”
“你打住,前几天才干了的,今天老实点儿吧。”
“我又没说要干啥,真是的。”
“你现在真得小心点儿,咱们稳一盘,好不?等十月底以后有三个月了再得瑟。”
“那前你又不回来。”周可人撒娇。
“年底要回,怎么年底也得回一趟……对了,今年说是全家去海南,你去不去?不去呀?”
“去,敢不让我去。去了你还敢和我一起呀?那么多人。”
“想的别的,等孩子生了就好了。”
“后悔了。”周可人在那边捶枕头:“你还在沈阳待几天?”
“两三天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嗯。”周可人挂了电话。她在周妈家,也怕被谁给听见,特别是周可心。周爸周妈她到是不怕,知道就知道了呗。
正常来说好像这个女的有了外遇情人啥的,都不怕自己父母知道,甚至还能光明正大的带着回娘家。真事儿。
一百个丈母娘里起码得有六成帮女儿打过掩护,剩那四成是因为离的太远帮不上忙。哈哈
时间就在翻阅文件当中过去,不知不觉的天色就已经黑了下来。
酒店和周边的楼已经全都亮了起来,路灯,边廓灯,洗墙灯,装饰灯,从酒店一直亮到了步行商业街那边。
这个时间段的南运河就像是飘在天上的星河,又漂亮又迷幻。
“哥,我们回来啦。”张倩敲了敲张铁军办公室的门。
“嗯,东西买齐啦?”
“都买了,还吃了东西。我进来啦?”杨雪警告过她们不要随意出入张铁军的办公室,需要报告得到批准才行。
“进来吧。”
五个人走进屋里。
张铁军的这间办公室可以说布置的相当简单,书柜,桌椅,一台电脑,一个五位的沙发接待区,就是比较宽大。
“东西如果有差的,以后可以在学校里买,那里有专门面向学生的小超市。”张铁军指了指沙发让大家坐:“我把这个看完。”
“不差啥了,该买的都买了,要差也是她俩的衣服啥的,我这头都有。”罗庆贺坐下拿起桌子上的烟,抽了一根。
“衣服,嗯,马上换季了,是得买点应季的。”张铁军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我让杨雪再给你们拿点钱,这点怕是不够。”
东北这边到了九月下旬就开始冷了,十月降霜十一月下雪,以后这就开始一天不如一天了,保暖的衣服必须得备足了才行。
“够。”方颖说:“够了。”
“买点好的,别舍不得,现在你们没入职也没有折扣,还是多预备点在身上,不花揣着也安心。”
“不要你钱了。”
“没事儿,以后等你们发工资了再请我。”张铁军在文件上签上名字,放进已处置文件框,合上盖子。
过来到沙发这边,看了看几个人买的东西。
确实是该买的都买了,但都是买的很便宜的那种,农村孩子舍不得呀,钱对于他们来说从概念上就和城里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铁军也没说什么,习惯需要慢慢改变。
再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知道节俭本身就是好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