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6章 黑土,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最肥沃的土地,形成的条件相当苛刻,而且自我生长的速度特别特别慢,明白吧?

就连次一级的红化黑土都是宝贵的,是不可多得的种植土壤,所以你们说这事儿该不该管?”

“形成很难吗?”李美欣问:“有多难?”

“两百到四百年能形成一厘米厚。”

“我靠。”三个丫头齐唰唰的扭头看向车外:“就这玩艺儿?这么牛逼?”

张铁军抿了抿嘴。

确实就是这么牛逼,可惜没有人重视,或者说是嘴上重视但是从来没有行动。

每年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的黑土流失,计算下来一年就得有一厘米了,谁在意过?

还有强制大量使用化肥,禁止烧秫秆烧荒行为等等,都是对黑土在进行巨大的伤害和破坏,谁在意了?

没人在意。个人能拿到钱,能让国际友人开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张铁军记得,到二零年的时候,东北的黑土地已经流失了三十多厘米,至少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地区已经不能叫黑土地了。

这还不是全部。多年的大量化肥的使用,多年不能燃烧植物对土地进行补充,很多土地已经开始板结碱化,氮磷钾等有机元素的含量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二。

黑土地和黄土地红土地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黄土和红土不怕流失,还能种。

但是黑土一旦流失到极限就只会寸草不生,开始沙化。

你说这些事情,那些什么农学家地质学家什么的,他们不知道吗?是没有办法,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发声,就等着什么时候没了再说。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将再也不存在,东北大米会消失,或许会形成一个新的世界闻名的景点,东北大沙漠。

可别感觉这是杞人忧天乱说话,按照现在的样子继续下去,也就是四五十年的事儿,整个黑土地就会消失完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代都还没死完呢。

事实上,东北的黑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六十年代才开始开垦耕种的,这才多少年?

张铁军在之前已经尽力阻止了禁止焚烧秫秆的政策,但作用也就那样。

这个时候张铁军还不能去大张旗鼓的干什么,还需要等一等,等手里的筹码再多一点,再强大一点儿。也不差这几年,是吧?

三个女人叽叽咕咕的议论起来,好像打开了什么新世界的大门。

车队沿着太子河边,顺着公路甩过一个弯,小堡高速口那个巨大的红色枫叶雕塑已经出现在眼前。

这一片距离这会儿的市区还有四公里多的距离,原来还是一片农田村舍和荒野滩涂。

说是荒山野岭也差不多,只不过不是很全面。

在公路的东侧还是挺热闹的,但就那么一块儿,有几排时代感很强的板楼,边上簇拥着一片七扭八拐的平房。

这些平房顺着不是那么太整洁的坡路一直向上漫延,一直建到上面的山沟里去了。

正常来说,这一带要一直等到两千年以后,才慢慢的开始建,这一建就是二十年,才终于有点城市的样子了。

不过现在嘛,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本市可是东方实业的起家之地,大本营,这几年一直在和市里合作搞老城区和棚户区的改造改建工作。

不怕项目多,就怕不够干。

高速路口这一带,包括太子河对岸那一片儿,早就被实业公司给拿下来了。

而且是以很低的价格拿下了好大一片地,至少得有五平方公里。

对于市里来说,这一带顶多算是个城郊。算城郊都是勉勉强强的,二十年城市规划都没做到这边来,就是妥妥的农村。

是农村吧,农田还没有那么多,不是山包就是山坡河滩的,农民自己开的那一点地养活自己家都感觉困难。

太子河流域的河岸边大多都是乱石滩,全是大大小的各种石头,鹅卵石。估计应该是河水流量有那么大,冲刷的太厉害了。

一直到三十年以后,太子河的水面还有小三百米宽呢,比很多地方的江都大。

“这地方是小堡吧?”周可丽趴着车窗有点吃惊的往外面看:“这楼是什么时候盖的呀?”

“麻个鄙的,”李美欣在那嘟囔:“这个逼让你给装的,特么你自己家公司盖的楼你不知道?扯犊子呢。”

“我真不知道啊。”周可丽往远处看:“我都好几年没回来了好吧?我都在京城两年多了,中间回来也是在沈阳。

你知道吗?”她回头问张铁军。

“我肯定知道啊,”张铁军无奈的给她解释:“这种规模的计划我肯定是要签字的嘛,不过太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他们是怎么规划的建成什么样都有什么功能这些后面我都没管,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看见。”

“一对装逼犯。”李美欣撇嘴。

“我撕烂你。”周可丽冲李美欣比了比爪子:“上瘾了是吧?信不信我不让他找人给你弄乃头?不知道大小王了我看你。”

“滚你麻鄙,不弄就不弄,我特么锤死你信不?”李美欣脸就红了,涨红。

这事儿私底下说说就行了,怎么说都行,这屋里还有别人呢。

不是张铁军,是开车的安保员。

张铁军别说听听,摸摸都行。

这个时候的女人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后那种心态,什么都能拿出来摆拿出来看拿出来说,完全不在乎生怕露少了。

这个时候这种事还是相当的隐私的,属于卧室话题,能听到的那都得绝对是私密关系。

“啥呀?”周可心没听明白,就问。

“你闭嘴。”李美欣伸手一指周可心,然后骂周可丽:“你等一会儿下车的,有能耐你特么就别躲。”

“懒得管你们。”周可心回过头去,看路边的房子:“我感觉这房子盖的还挺好看的,在这地方住也不错,坐北朝南的。”

其实这一片最好的位置是在河对岸,房子都是背山面河坐北朝南,不管是风水还是环境都是绝佳之地。

唯一不足就是距离市中心有点远。

这边属于是溪湖区的地盘,从那边山脚转过去不到两公里就是溪湖火车站,也就是最早最早的本市市区了,钢铁公司的老厂区也在这里。

那个时候还没有本市这个名字,叫本溪湖市。

现在的市中心火车站那一带原来叫孟家堡,是四几年以后才开始建设起来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市中心才从溪湖向现在的位置迁移。

不过还没等建完迁完,投降了。

小日子为了纪念日俄战争时期死在这边的宫原将军,把孟家堡火车站命名为宫源火车站,火车站那一片地区被称为宫原区。

四五年抗战胜利,国府把宫原站改为工原站,宫原区改为工原区,表示这里是最早的工业地区的意思。

建国以后,把工原火车站更名为本市火车站,把工原区做为本市的市中心,更名为平山区。工原这个名字从此消失。

到也不能算消失吧,钢铁公司的工原厂区仍然是这么称呼,不过改成了工源两个字,是钢铁工业源头的意思。

哦,那里还有一座工源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就叫工源牌。

“那你来这住吧。”李美欣说:“让你姐夫给你弄套大的,给你弄一栋,想住哪间住哪间。”

“我有病啊?你有病啊?”周可心头都不回怼了一句。

“你有药啊?”

张铁军舔了舔嘴唇,吧嗒吧嗒嘴,脑袋里都是:你有药啊?你吃多少?你有多少我吃多少。你吃多少我有多少。你有病啊?

嗡嗡的。

“去哪儿?”周可丽看了看张铁军,问了一声。

“回家呗,先回家。你还想去哪?”

“我不知道啊,就是不知道去哪。我现在在这边啥也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家也没有了。你说我跑回来干啥来了?”

张铁军笑起来:“我哪知道你回来干啥?想回就回呗,还非得干点啥?再说我家不是你家呀?那房子不都是咱家的。”

“哼哼,不一样。我说的是我家。”

“你家不在矿区吗?”李美欣说:“你家那老房子又没卖,你就回去住呗。带钥匙了没?”

周可丽想了想,有点难心:“去那呀?还是,算了吧?这都多长时间没住过人了,收拾起来都得大半天,可得了。”

“二姐,咱们回去看看呗?就看看。”周可心转过头说:“我有点想那了。”

“那就看看呗,我也想。”周可丽点点头。

从小长大的地方谁能不想?又不是没心没肺,外面再豪华再好也是不能和那里相比的,感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张铁军说:“我家那老房子是不是卖错了?其实我也时不时的会想起那个房子。”

“谁知道了,你又不缺钱,你说你当时为啥要卖?”

“当时也不是我要卖的呀,是我爸说留着没用,然后铁兵相当积极的就把它卖了。”

“拉倒吧,还不是你说的卖了钱都给他。你一分不给你看看他还积极不?还不是你搞出来的?”

张铁军张张嘴,发现无话可说。

不过话说回来,卖了也就卖了,留着也确实没什么意义,以后能回来这边的机会估计都会很少很少了,留着又能干啥?

总不可能等张爸张妈老了再给送回来吧?他和张铁兵这辈子是肯定没有机会回来住了。

说起来也就是个念想的事儿,这套房子有没有在不在的,也并没什么关系。

“要我说你家那个也卖了得了,”李美欣说:“你们全家以后都不可能再回来了,留着干什么?就留着落灰呀?浪费。”

“有点舍不得。”

“舍不得能当饭吃啊?一点都不实际。要是你们家不管是谁还有可能回来,那你留着没啥话说,有吗?谁能回来?

我感觉沈阳都关不住你们,最后早早晚晚的还不是都得去京城?那时候还谁能没事跑回来就为了看看这房子?”

“那你以后去哪?”周可心问李美欣。

“我想去京城,我以后肯定也去京城。”李美欣毫不犹豫的说:“人往高处走,谁不想去好点的地方啊?有机会不用啊?”

“那你爸妈咋整?”

“等我能行了就把他们接过去呗,不至于跟着铁军混个半辈子连这点能力也没有吧?铁军你说是不?”

张铁军挠了挠鼻子尖儿:“房子现在就有,现在搬就行。”

“够意思。”李美欣拍了张铁军的肩膀一下:“还得是我铁子。亲一个来。”

“你滚。”周可丽瞪了她一眼。

这时候你又不怕有司机在了,虎逼扯扯的啥都说。

“你到是巴不得的。”周可心接了一句,看了张铁军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湖话事人

三十一

高武:参军第一天,奖励不朽金身

蓝瞳星眸

合欢鼎

偷腥de猫

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

燕雀蜂蝶

权财巅峰:我靠着政法系直上青云

风起意难止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霓虹战国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