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她像一道光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2章 她像一道光,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应聘的全额报销费用,未录用的适当进行补贴?为什么呀?补贴的话标准怎么定?”
“找工作的人能有什么钱?”张铁军拿起那个封口的牛皮纸文件袋:“要吃要住要坐车,要为了面试做准备,哪哪都是钱。
我们让人家过来面试给他报销这当中的费用不是应该的吗?占用了人家的时间给补贴一点钱不合理?
这样起码能让他们的情况缓解一下,好有更好的精力和心态去应聘下一份工作,你说呢?也能让他们对我们保留一份好的印象。”
杨雪啾起小嘴想了想,点了点头:“确实,应该能有很好的效果和口碑,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多少钱。行,我通知一下。”
“我想做什么,还得先通过你是吧?你得想得通才行。”
“嘿嘿,你是老板嘛,你的决定如果我们都想不通,你感觉是不是会很奇怪?”
张铁军想了想,这话也没什么毛病,但怎么好像就是感觉有点不大对功儿呢?
“你们聊哈,我去发通知。”杨雪笑着冲慧莲摆摆手,转身跑了。
“上你这来应聘还要给钱哪?”慧莲瞪着大眼睛看着张铁军:“应聘不上还给补贴?那不是要发财了?就像上班了似的。”
“……每个月跑来应聘一次呗?”
“嗯,这个月来酒店,下个月去食堂,再下个月去服务中心,反正你下面有这么多公司呢,兜一圈就大半年了。要不我试试?”
“你当我人事中心这些人都是傻的呀?一个人的档案到了中心会进行分析的,如果适合哪个公司的哪个职务会直接推过去。
如果你的档案到了人事中心这边以后没被录用,那就说明起码暂时来说下面所有公司都没有适合的岗位。
这个可能是个人问题,也可能是公司这边的问题,但绝对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哦,我就说嘛,这不得让人家把便宜全都给占走了。不会就好。”慧莲点了点头:“那,就不可能看漏了?”
“不会,都是要进电脑系统的,那个会出错的机率太小了,基本上不太可能。”
“你们都电脑办公啦?”
“嗯,基本上是,有内网。你要不要搞一台电脑玩儿?学一学操作什么的。”
“有点想,但是我怕我学不会。学不会咋整?到时候你不得骂我笨?”
“又不是让你学编程,就是一个操作嘛,有手就行的事儿。别总说自己笨,再说我骂你干什么?”
张铁军小心的掀开文件的封口火泥,把里面的一迭子材料抽出来。
是张铁军让他们去调查的关于孙峰那边的事儿。
这里面还弄的挺特么复杂,原来整孙峰的可不只是他的挂靠单位想夺权,后面还有一些竞争对手的事儿。
都是这会儿沈阳城知名的大百货公司大商场,一百二百,铁百联营,供销社,差不多都凑齐了,都在后面出了力。
张铁军挑了挑眉毛,这不就是后来整国美老黄的那些人吗?原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跳了。
张铁军拿出电话拨了个号。
“哎,你们这些东西是从哪查出来的?怎么扯到他们身上去了?有证据吗?”
“实在证据暂时没有,这个又不可能有什么会议记录,不过电话局那边有通讯记录。”
“那你们是怎么认定的?”这事儿要是不经过认定不可能交到张铁军手上。
“查出来的呗。这一次受到处理的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能和这些百货商场扯上联系,不是家里孩子去上班了就是借了款。
反正这件事以后,都得到了回报,职务上丢了,但是财务上都赚了,这回报率还挺高的,包括那几个进去的也是。”
张铁军咬了咬嘴肉琢磨了一下,嗯,这个判断大抵上应该是对的,巧合也没有这么巧的。
“那你们现在是什么意思?”
“看你呗,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看是继续追还是到此为止,这不就等你下命令吗?”
张铁军想了想:“查一查吧,勾都勾出来了,就这么放了感觉有点不通达呀。查查他们的财务问题,反过来追。”
“行,那我马上安排一下。应该好查,都是特么牛逼人物,有不少事儿根本都不避讳谁,太特么得瑟了。”
这话张铁军信。九十年代什么都糙,包括这些所谓的大人物,那有权有势了一个两个都牛逼的不像个样,谱老大了。
“那就查吧,我等结果。”
挂了电话,把文件袋绑好放到下面柜子里,慧莲趴在桌子上看着他,问:“我能问不?”
“能啊,想问啥?”
“真的呀?要抓人哪?”
“查一查,有事就处理一下。估计都不大清白。”
“你现在这么嚣张啊?”
“嗯,那你看看,老嚣张了。”
慧莲皱了皱鼻子:“不想和你说话了,你在这逗孩子呢。”
两个人都笑起来,慧莲在桌子上拍了拍:“哎,那个谁,我问你点事儿呗?”
“问呗。”
“你说,火车站那么多要饭要钱的小孩儿,都是哪来的?能是那些人自己家的吗?我就一直也想不明白。”
“肯定是有自己家的。”张铁军点点头:“不过不是的要多一些,这里面的情况就有点复杂了,也不好查。”
“那你为啥不管管?我看那些孩子可可怜了,看着像饭都吃不饱,还总得挨揍。真是的,就没人管似的,车站的警察也不管。”
张铁军揪了揪鼻子,有点惭愧。
这个事儿他还真琢磨过,不过问题太复杂,难点太多,想管的话不是那么容易的。
九十年代的人口买卖是很猖獗的,不是拐卖,是买卖。东北几乎没有人贩子,但是并不是说没有人口买卖。
人口拐卖的路线图是从西南几省到东部沿海的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是中部中转中心,其中重点路段是云南到江苏。
说是江苏,其实是指苏北,就是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四省交界的那一带。那里有个顺口溜,说只要云南在,不愁没后代。
但事实上云贵川三个省的数量上相差并不大,都是重点输出地。
从八十年代到零零年代末,就在四省交界的这一片地区,不说家家有买卖的,但以村子来论大抵上不会出错。
如果是按乡镇来计算的话那就是百分之百。
事实上一直到一零年代也还是这样,不过整体数量上是在下降。在那边已经形成了一个持续几十年的收证户一条龙服务链。
收养证,出生证,户口本。这些事儿在当地根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这是拐卖,如果说买卖,那就没有办法形容,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都存在,不少都是孩子的父母不想要了,直接想办法处理。
主打的就是产供销一条线。
这个里面情况就比较复杂,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存在交易,不少都是超生的或者违法生育,或者重男轻女。
各种各样的情况。尤其是计划生育越抓越严以后,在只有一个孩儿的刺激之下,重男轻女的思维直线上升。
上辈子张铁军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在医院住了三天,就先后有几个人跑进病房问孩子还要不要。
他们不买,是手里有想要孩子的人家的信息,你要是不想要了他们就给搭嘎,双方自己谈,然后他收要孩子那家人的谢礼。
也有想要个孩子自己跑去医院找的。
这两种的话都是把孩子抱回去当亲生的养。
世界永远是不公平的,有些人不想要一个接一个的怀,有些人就是拼命想生就是怀上不。
扯远了。
说回车站的这些流动职业乞丐。
九十年代全国的城市火车站都差不多,都有那么一帮子人带着一帮子孩子,一天到晚守在候车室里磕头抱大腿。
作为过来人张铁军肯定是知道这事儿。
但是火车站是铁道部的地盘,地方上没有这个权力,而且里面也确实有很多真是一家人出来以要饭为生。
话说这个活其实可赚钱了。
收破烂的,臭要饭的,在九十年代都是发家致富的好手段,而且见效特别快。
“我问问吧,这事儿得回京城以后找人问问。”张铁军不想让慧莲感觉失望,给了一个确定的答复。
“为什么还得回去问?”
“火车站是铁道部的地盘儿,地方上管不到,这事儿得沟通一下才行,要不不是越界了嘛。”
“还这样啊?那火车站的派出所不归市里管呗?”
“嗯,人家是铁路内部的部门,和地方上没关系。”
慧莲瘪了瘪嘴:“那你还能管不?我就是瞅那些孩子太可怜了,我妈说肯定是偷来的,要不着钱就打,天天挨打还不给饭吃。”
“你们娘俩在家还讨论这些?”
“不是,我妈说我要是不听话就把我送去给扔火车站。”慧莲笑起来:“原来小的时候可害怕了,我妈就拿这个吓唬我。”
“你妈是个人才。”张铁军比了比大拇指。听说过说有鬼的,听说过说有狼的,还是第一次听说要送给人贩子的。
她就不怕给孩子心理上弄上阴影?反正也是,七八十年代孩子都是放养,也不在乎这些个,到九十年代就精贵多了。
“那你得和我说一声。”
“行,有结果了肯定和你说,第一时间就给你打电话。”
“拉勾。”
那就拉吧,做一对幼稚鬼。
结果勾拉完了慧莲凑过来就往他嘴上叨了一口,叨一下还没够,小脸热腾腾的贴过来咬人。
……五点二分钟……
“你这是要干啥呀?”
“我想尝尝,上回就想这么干了。”
“我是菜呀?尝尝咸淡呗?”
“一股子烟味儿。你还不乐意呀?”慧莲瞪人。
“啧。说不乐意那是假的,我都说了你给我当妹妹,我结婚了你不知道啊?这以后怎么处?别扭不?”
“不,我感觉挺好的。我又没把你怎么的。当妹妹就不能亲一口啦?我还亲我姐呢。”
“……那能是一回事儿吗?”
“我说是就是。我又没说让你干啥。”
张铁军抓了抓头皮,吧嗒吧嗒嘴,还挺甜的,心里不由就想的有点多。
他对她了解的嘛,形状味道滋味儿啥不知道?这一下子难免就给带过去了,就有点恍惚。
“那我回家吃饭去了。”慧莲有点后反劲儿,站起来抻了抻衣服就要跑。
张铁军张了张嘴,没叫出来。不让她走?不让她走然后呢?
“你要待几天?”走到门口慧莲回头问他。
“三四天吧,然后我要回趟老家。”
“那你从老家回来还到这不了?”
张铁军看了看慧莲的眼睛,心里一软:“到,我回来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慧莲就高兴起来,笑的像一道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