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早就有了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6章 早就有了,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把三峡工程放在前面的原因是因为发展当中带来的电力不足问题,而南水北调是一个完全砸钱的事情,它不像三峡还能发电。
也就是说这个活儿干完了没有任何回报,是纯民生工程,所以才在再三考虑之下被滞后了。
“你又琢磨什么?”张凤抬脚蹬了张铁军一下:“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又要使唤我是不?”
三个孩子看妈妈蹬爸爸就感觉特别有意思,一个一个瞪着大眼睛在那悄悄观察,偷偷乐。
张铁军看了看张凤。我次草,这娘们第六感这么敏锐的吗?就想想就能感觉出来?
“是吧是吧?看你那眼神儿,你又琢磨让我干什么了?我跟你说,信不信我罢工?”
张铁军笑起来,伸手去张凤耳朵上揪了揪:“放心放心,大坝修起来之前肯定没别的事儿。”
“那你琢磨啥呢?”
“我在想刚才妈说的话,咱们有个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你知道吧?我寻思要不以基金的名义出点钱得了,只出钱不掺和。”
“那还是算了吧,”张凤把脚蹬在张铁军的腿上轻轻晃:“钱都出了凭什么不掺和?那些人一天不打上房揭瓦,不看着点可得了。”
“什么南水北调?”张妈问了一声。
“就是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来,你刚才不说了嘛,咱们国家还真有这么个计划,就是因为缺钱一直没动工。”
“还真有啊?那得多少钱?”
“真有,而且相当早,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筹划了。钱的话……现在开始搞,怎么也得小两千个亿,这可是个大活。”
“妈呀,你打算出这个钱哪?”张妈吓了一跳。虽然现在已经习惯了儿子儿媳妇天天这几个亿那几亿的,两千亿这个数字也太大了点儿。
“也不是不行。”张铁军说:“钱放着也是放着,咱家又花不完,拿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也挺好的,再说两千亿也不是很多。”
“麻了个鄙的,”张妈吸了口气:“现在把你们给能的,说话都大喘气了。两千亿都不多了。”
“妈,你知道咱家现在一共有多少钱不?”张凤问张妈。
张妈看了看张凤:“有多少?上万亿了呗?听你们这个口气就是这么个谱。有吗?”
几个女人就开始笑,张凤点点头:“有,早就有了,不和你们说是怕吓着你们,咱家几年以前就上万了。现在更多了。”
“他挣钱比捡钱都快……比印钱都快。”小柳去张铁军脸上摸了一把,那眼睛里的东西都要控制不住了,直往外淌。
咦~~。张凤把扔扭到一边。
“你咦个基巴你咦。”小柳踹了张凤一脚:“你特么到是以公谋私高兴了。”
“又要打架了。”乐乐小声和妞妞说,妞妞点点头,眨着大眼睛悄悄观察,一点也不怕还想让妈妈们快一点。
“在孩子面前都老实点儿。”
张妈训了一句:“妈哟,那得多少钱?都想象不出来。这样的话,这钱就出吧,留着太多了也没啥用,还能挣点光荣回来。”
张妈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但那意思是那么个意思,出钱换金身。反正家里有,出点钱换功劳,省着自家以后被谁惦记。
原来那时候看张凤这边一年一年哗哗往外花多少还是有一点心疼的,现在这么一琢磨,那种感觉立马就没有了。大气了。
一年花那点都没有利息多,心疼啥?
真没有利息多。九十年代的存款利息可比现在高多了,还有保本增值存呢。保本增值存款的意思就是,银行给补足通胀。
后来这种存款就被取消了,都没通知储户。估计是补不起了,九十年代末的通胀有点厉害。
就是因为通胀越来越严重,地产才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成为了所谓支柱,开始大量敛财,结果最后通胀的问题没解决,钱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到最后不是说没发现弊端,也不是说不想管,是管不了了。已经停不下来了。整个行业已经和地方政府紧紧的捆在了一起。
“铁军。”蒋卫红抱着小蒋丽推门进来:“大娘,婶儿。丽丽叫人。”
小蒋丽在爸爸怀里扭着小脸笑的像花一样,招着小手:“太姥姥,张奶奶。乐乐妞妞,我乃哪。”
“没看见我呀?”小柳板起脸斜着小丫头。
“嘿嘿,柳姨姨。张姨,徐姨姨。”小丫头挨个叫了一遍,目光落到张铁军脸上迟顿了一下,扭头看爸爸。
这个玩艺儿叫啥?
“怎么的?这还搞不同待遇啊?”张凤笑着问:“她俩就姨姨,到我这就姨,为啥呀?”
“叫张叔叔。”蒋卫红教女儿认人。小丫头平时和张铁军接触的少,是真不认识了。
“张叔叔。”小蒋丽叫了一声,扭动着从爸爸怀里下来,撒开小腿就跑到了乐乐面前拉住乐乐的小手:“来玩儿。”
“定下来啦?”张铁军问。
“嗯,明天就走,早点回去。”蒋卫红点点头:“这边我安排好了,李树生管不住你,你可不能任性。”
“我跟他回,”周可丽举手:“我帮你看着他。”
张铁军拿过包,拿出纸笔:“你回去正好去办个人,临沂矿务局有个恒河公司,经理叫卢文祥,他和他弟弟都查查。
临沐县造纸厂有个姓丁的女经理,可以做为突破口。”
蒋卫红接过纸看了看,折了一下揣到兜里:“以什么名义?”
“就咱们局,咱们以后会负责一部分反贪污贿赂的工作,名正言顺。这条线摸仔细点,最好能带出泥来。”
“哪?”张妈问。
“临沂。蒋哥要回趟家。”
“临沂啊?那个地方可够穷的,那么穷还有人搞贪污啊?真不像个样儿。”
“越穷的地方这些事儿才越多,富裕地区他也用不着啊,几十百八万谁看得起?”
“……感觉你说的不大对,想不出来哪里不对。”张凤抓了抓头皮。
“对了,你不是差一点去了毕节嘛,”张铁军看了看张凤:“那边这个问题更严重,我打算等今年洪水过了去打一波,给你开开路。”
张铁军上辈子零几年的时候去过毕节,在草海那边待了大半年,干的就是和当地政府接触的活,对那边的情况相当了解。
县城硬化路都没有,没有红绿灯,主要交通工具是驴车。老百姓住那房子瞅着都吓人,一个一个面黄肌瘦黑黢黢的样子。
但是县里单位那是一水的进口大越野,大办公楼,喝酒只喝茅子,打麻将都是一万起底。那么穷的地方街上全是饭店和宾馆。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而是相当普遍,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全国到处都是,只是轻重的问题。越穷越落后的地方越严重。
乐乐和妞妞从爸爸腿上滑到地面,和蒋丽拉着手跑一边玩去了,豆豆也扭着从妈妈怀里挣出来跑过去掺和。
客厅里专门腾出来一个角铺着厚地毯,就是给孩子们玩的地方,摆着娃娃和玩具。西厢专门给她们准备的玩具室都不吃香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你特意给他准备的往往都不会太喜欢,和大人挤在一起就感觉有意思了。
“查到什么地步?”蒋卫红问了一句。
“没有什么地步,”张铁军摇摇头:“查清楚算,没有什么地步的说法。你让其他地市也都注点意,往这方面倾斜一下。”
“包括济南?”
“为什么不包括?媳妇子女都关注关注。”
张铁军想了想,要过纸条又加了两个人上去:“济南孙书记谢市长都做重点关注。电子工业局这个段局长可以做为突破口。”
蒋卫红点点头重新收好纸条。
张铁军说:“把孩子放这,你回去准备准备吧,晚上让孩子在这吃饭。”
蒋卫红有点不大好意思,看了看在那边玩的嘻嘻哈哈开心的不得了的小蒋丽,还是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了哈。”
“赶紧撤吧你。”张铁军摆摆手赶人。
蒋卫红家里就他们三口人,也没有人能帮他们带带孩子,平时白天还能放到幼儿园,这大礼拜天的也没地方送。
老蒋这一溜走了两个来月,怎么也得创造点时间让人家两口子热乎热乎不是。
蒋卫红红着脸怀着兴奋劲儿走了,张凤就在那瞟张铁军:“还给人家制造机会,你自己家理清了吗你?”
“别说胡话。”小柳拍了张凤一巴掌。人家说的都没事儿,她在一边脸红了。
徐熙霞就笑:“蒋哥家里孩子没人带,条件不一样,咱家谁都能带带孩子,你们想干啥就干啥去呗,还耽误你啦?”
呸。老太太啐了一口起来就走:“一个一个的,也不知道个害臊,疯婆子一样。”
“姥你是不是骂我了?”张凤问。
老太太比了比巴掌:“打死你,破马张飞的一天。”
张凤就咕咕乐:“这老太太,真复杂,一天天的想的比谁都多。”
“你可轻着点吧,”小柳掐了张凤一把:“一天就你能,一出一出的。”
周可丽靠在张铁军身上晃:“啥时候回沈阳?你这一圈两个多月不在家歇歇呀?去了要嘎哈?”
“在家,要下个月才回呢,我得汇报工作交材料呢。等你拿了毕业证走。”
“还要那么久啊?我还以为明后天就要回了呢,那说这么早嘎哈?”
“你都在京城待了两年了,这口音是真一点不能改呀?”
“为什么要改?改了嘎哈?”
小柳和张妈徐熙霞张凤都笑起来。
在老家这么说话谁也不感觉有什么,但是在京城待习惯了,听着这嘎哈嘎哈的就感觉怎么那么不对劲儿呢。
小柳和张凤现在都很少说嘎哈了,她俩接触人多,已经适应了这边的说话方式,虽然达不到标准普通话吧,但改变也是蛮大的。
就周可丽和徐熙霞两个改不掉,平时她俩也不怎么接触外人。
“铁军。”张红艳进来,看这一屋子的欢乐劲儿有点懵:“这都笑什么呀?连经理打电话过来问你有没有时间。”
张铁军扭头看了看张红艳:“你都不休息呀?”
“休啊,休不就是待着?他把电话打我手机上了,我还不接呀?”
你看,这手机的坏处就体现出来了。
也不管是礼拜天还是休息时间,电话随时都能打进来,你说电话打进来了你接不接?电话接了有事你应不应?
“以后你们休息把电话关了。”
“怎么可能,万一有重要事儿耽误了怎么办?再说就是接个电话。”
“让他们礼拜一过来吧……还不行,礼拜一我得去墙里。明天,明天下午。这家伙,这些家伙平时都不休息吗?”
“没事就休呗,有事就办事,又不用非得卡着礼拜六礼拜天的。”张红艳给连文礼回了个电话,让他明天下午到园子来。
张红艳和杨雪,刘桂兰就住在五号院里,起居办公都在一个院儿方便。
沈洪兴结了婚带着媳妇不好意思住五号院,现在住在总部园那边,平时主要都是在那边上班。
其他的小助理小秘书住集体宿舍,也在五号院里,两人一间。
张铁军本来打算把园子后面的那一溜给买下来重新建一下给大家伙分着住,结果没行,不是小学就是厂子的,产权也有点乱。
这玩艺儿又不好强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