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家居服系列筹备
你好阳光12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家居服系列筹备,重生80:沈念的璀璨逆袭恋曲,你好阳光123,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秋的暮色裹挟着凉意漫进办公室,沈念站在二十层的落地窗前,玻璃倒映着她紧锁的眉峰。远处cbd的霓虹次第亮起,如同她脑海中不断闪烁的灵感碎片——\"念·时光\"家居服系列的企划案正静静躺在办公桌上,烫金LoGo在台灯下泛着微光,那不仅是品牌的标识,更是她即将展开的商业版图的起点。中央空调的冷气拂过脖颈,她却浑然不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玻璃窗上的冷凝水,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个月前的董事会现场。
红木会议桌前,股东们交头接耳的低语声像细密的银针。\"服装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家居服能做出什么新意?现在的消费者只认快时尚,谁会为家居服花大价钱?\"质疑声此起彼伏,董事长敲击桌面的声音都没能完全盖过这些议论。沈念攥紧手中的企划书,指节泛白,却在起身汇报时扬起自信的微笑。她调出精心准备的ppt,用数据展示消费趋势:\"2023年中国家居服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90后、00后群体对家居服的时尚化、品质化需求年增长率达37%......\"会议室的气氛逐渐凝重,当她展示出\"让家居服成为生活仪式感载体\"的设计理念时,角落里传来一声冷笑:\"说得好听,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句嘲讽如同一把利刃,却反而点燃了沈念眼中的斗志。此刻站在办公室里,她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让\"念·时光\"成为行业标杆。
一、面料的寻踪之旅
清晨六点,杭州四季青面料市场已经苏醒。沈念裹紧羊绒大衣,踩着薄雾走进这片亚洲最大的面料集散地。上万间商铺鳞次栉比,空气中混合着棉麻的自然气息与化纤的工业味道,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中,她推开一家老牌面料商的玻璃门。货架上整齐排列的面料样本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老板热情地迎上来:\"沈总又来挑料子了?这批新到的新疆长绒棉,您看看?\"
沈念接过布料,动作轻柔却带着专业的力度。指尖划过表面,触感确实柔软,但当她对着自然光举起布料时,眉头微皱:\"纱支数不够,织法也太松散,做家居服会透风。\"说着从手提包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放大镜,仔细观察面料的经纬结构,\"您看,这里的线头处理得不够精细,消费者穿两次就容易起球。\"老板讪笑着挠头:\"沈总还是这么严格,要不您看看这批埃及棉?\"
这样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重复了无数次。沈念的足迹遍布江浙沪的纺织基地,高铁票根塞满了钱包,行李箱里永远装着面料样本、检测仪器和速食泡面。在广东虎门的面料展销会上,她连续三天只睡了五个小时,穿梭于上百个展位之间。在东莞一家面料工厂的实验室里,她戴着白手套,将不同批次的纯棉面料浸入水中测试吸水速度,又用专业仪器检测面料的透气性和色牢度。当她发现一种采用精梳工艺的60支纯棉面料时,眼睛终于亮了起来——这种面料经过丝光处理,既保留了棉质的天然亲肤性,又拥有丝绸般的光泽,而且经过20次水洗测试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形态。
但沈念没有立刻下决定。她将样本寄给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求出具包含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等28项指标的检测报告。当看到所有数据都优于国家标准时,她才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对于真丝面料的挑选,沈念更是近乎苛刻。她专程前往江南水乡的蚕桑养殖基地,踩着泥泞的田埂,看着蚕宝宝在竹匾上缓缓吐丝。老蚕农布满茧子的手捧着蚕茧,向她讲解不同品种的特性:\"双宫茧丝粗,适合做厚实的绸缎;单宫茧丝细,织出来的料子更柔软。\"在苏州镇湖的丝绸工坊里,她一站就是一整天,见证了从蚕茧抽丝到织造成绸的全过程。当指尖抚过一匹采用传统宋锦工艺织造的桑蚕丝面料时,她仿佛触摸到了千年丝绸文化的温度。但她依然将面料样本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其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等二十余项指标。
二、生产线上的严苛把关
确定面料只是第一步,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家才是更大的挑战。沈念带着团队制作了一份长达32页的考察清单,从工厂的环保资质到工人的技能认证,从设备的先进程度到质量管控流程,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评分标准。她在办公室墙上挂起中国地图,每考察完一家工厂,就在相应位置贴上小红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