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1章 德明兴圣庙乐章之三《迎俎》,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玉盥阴精:用玉制的器皿盛水,水被视为阴精。盥,洗手或洗脸用的器皿;阴精,指水。
? 有飶嘉豆:有香气四溢的美味菜肴。飶,食物香气扑鼻。
? 既和大羹:已经调和好了大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
? 侑以清乐:用清美的音乐来助兴。侑,相助,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
? 细齐人情:使人们的情感得到细致的调节。
整首诗的译文大致是:把祭祀的牲畜盛放在俎中,精心挑选出美好的祭品。用阳燧取火在鼎中烹饪,用玉制器皿盛水。有香气扑鼻的佳肴,大羹也已调和好。用清美的音乐来助兴,让人们的情感得到细致的调节。这首诗描绘了祭祀时准备祭品和举行仪式的场景,通过对各种仪式细节的描写,营造出庄重、肃穆而又祥和的氛围。
在唐代,祭祀活动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社会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纾创作的这首《唐德明兴圣庙乐章·迎俎》,作为祭祀乐章,以其独特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祭祀过程中迎俎这一关键环节,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真挚的情感。
诗的开篇“盛牲实俎,涓选休成”,率先勾勒出祭祀准备阶段的场景。“盛牲实俎”,“盛牲”指的是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牲畜,它们被精心处理后放置在俎上,俎作为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礼器,承载着这些厚重的祭品,成为人与神灵沟通的物质媒介。“涓选休成”进一步强调了祭品的挑选过程,“涓选”意味着仔细地筛选,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务必保证所选之物皆为上乘;“休成”则表示经过精挑细选后的祭品堪称完美无缺。这一联通过对祭品准备的细致描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祭祀者对神灵的极度虔诚以及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献上最诚挚、最完美的祭品,才足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进而向神灵传达祈求庇佑的深切愿望。从情感表达层面来看,诗人通过这短短八个字,清晰地传达出对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以及内心深处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为整首诗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
“鼎凘阳燧,玉盥阴精”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将祭祀场景渲染得更为神秘而庄重。“鼎凘阳燧”,鼎在古代不仅是烹饪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祭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凘”意为燃烧,“阳燧”则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工具,这里鼎中燃烧的火焰,由阳燧所取之火点燃,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它照亮了祭祀的场所,也寓意着神灵的光辉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希望。“玉盥阴精”,“玉盥”指用玉器制成的盥洗器具,“阴精”常被视为月亮的象征,在这里表示用精美的玉器盛放与月亮相关的象征物,或许是洁净的水,又或许是某种寓意着阴柔、神秘力量的物品。这一行为为祭祀增添了一抹神秘的氛围。此联通过对鼎中火焰和玉器盛物这两个具体祭祀场景的刻画,成功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祭祀现场那凝重的气氛。同时,火焰与玉器的描写,暗示着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支配着一切,仿佛神灵正透过这些元素注视着祭祀的进行,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神圣感,使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愈发深沉。
“有飶嘉豆,既和大羹”聚焦于祭祀中的食物祭品,为我们展现出丰富而诱人的画面。“有飶嘉豆”,“飶”形容香气飘散,“嘉豆”指美味的豆子,这些豆子经过精心烹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既和大羹”,“大羹”即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不加调料的肉汤,“和”表示调和得恰到好处,虽然看似质朴无华,但却蕴含着对传统祭祀礼仪的遵循和对食材本味的尊重。这一联中的丰富祭品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们象征着丰收与祥和。在古代,农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根基,丰收意味着衣食无忧、生活富足。通过献上这些代表丰收成果的祭品,人们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神灵庇佑的感恩之情,因为他们坚信是神灵的恩赐才使得农作物茁壮成长,收获满满。从情感表达角度出发,诗人在描写这些祭品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祭祀活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再次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恳切祈求,希望神灵能够继续护佑人们年年丰收、岁岁平安。
最后“侑以清乐,细齐人情”将祭祀活动的氛围进一步升华。“侑以清乐”,“侑”意为劝食、陪伴,在祭祀中,清雅的音乐缓缓响起,伴随着人们的祭祀活动,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音乐在古代祭祀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烘托气氛,更被认为是沟通人神的桥梁,清乐的演奏仿佛在向神灵诉说着人们的敬意与祈愿。“细齐人情”,“细”体现出细致入微,“齐”可理解为调和、协调,这里表示人们在祭祀过程中,通过各种行为和情感的表达,达到一种内心的和谐与统一,大家共同怀着对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凝聚与升华。此联通过对音乐和人们情感的描写,象征着一种和谐与美好。清乐的悠扬旋律与人情的真挚表达相互交融,传达出人们对团结和睦、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从情感表达来看,诗人传达出对祭祀活动的乐观态度,他看到了人们在祭祀中所展现出的凝聚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同时也体现出对人们内心情感的关怀,因为祭祀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与宣泄。
整首诗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祭祀活动中迎俎环节的庄重与祥和。诗人巧妙地运用各种元素,从祭品的准备、祭祀场景的营造,到食物祭品的呈现以及音乐和情感的表达,每一处细节都紧密围绕着对神灵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一主题,让我们得以透过文字,感受到唐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