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3章 祭汾阴乐章之五《太和》,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祭汾阴乐章之五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首联:於穆圣皇,六叶重光
诗歌开篇,“於穆”一词如黄钟大吕,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奠定了对圣皇高度颂扬的基调。“圣皇”无疑指当朝皇帝,在诗人眼中,皇帝圣明贤德,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六叶重光”寓意着自开国以来,历经六代传承,皇权愈发辉煌。恰似繁茂大树的枝叶,一代接着一代,层层交叠,不仅象征着李唐皇室血脉的绵延不绝,更凸显了每一代皇帝的卓越功绩,共同铸就了当下的盛世荣光。这短短两句,饱含着诗人对皇帝的无限敬仰,让全诗从开篇便笼罩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之中,迅速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时代情境,感受到皇权的威严与神圣 。
颔联: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颔联笔触一转,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地点与背景。“太原刻颂”讲述了在太原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刻石立碑,将皇帝的赫赫功绩铭刻其上,使之流传千古。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皇帝功绩的宣扬,更是向天下昭示皇家的威严与荣耀。“后土疏场”则表明,为了祭祀后土神灵,精心开辟祭祀场地。从场地的规划、清理,到布置,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充分展现出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祭祀地点和准备工作的描述,既体现了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又进一步表达了对皇帝功绩的赞美,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当时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和严谨流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