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2章 五郊乐章之三《雍和》,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飨荐黄道,芬流紫宸。”此联深入描绘祭祀过程。“飨荐黄道”点明在良辰吉时进行祭品献祭,“黄道”象征着祥瑞、正统的时刻。“芬流紫宸”描绘祭品散发的香气袅袅升腾,弥漫于象征帝王居所的紫宸之地。这不仅体现出祭品的珍贵与献祭环节的严谨,更通过香气的蔓延,营造出神秘庄重的氛围,进一步渲染祭祀的神圣性,使读者仿若嗅到那缭绕的祭香,目睹这庄重的仪式。

三联

“乃诚乃敬,载享载禋。”这两句着重刻画参与祭祀者的态度。“乃诚乃敬”直白地表明祭祀者内心怀着赤诚的敬意,“载享载禋”指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中,以庄重的仪式感祈求神明庇佑。通过对祭祀者态度的描写,生动展现出人们对神明的虔诚敬畏,以及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突出祭祀活动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联

“崇荐斯在,惟皇是宾。”尾联将对神明的敬意推向高潮。“崇荐斯在”强调眼前的祭祀活动,是怀着崇高敬意进行的。“惟皇是宾”把神明当作尊贵的宾客,期望神明能够欣然接受祭祀,庇佑天下太平、人民安康。这两句明确表达了对神明的尊崇和祈愿,体现出祭祀活动背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凸显出祭祀对于维系社会精神信仰的重要性。

整体赏析

《五郊乐章·雍和》由唐代名臣魏徵创作,诗歌围绕祭祀场景展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与祈愿。通过对祭祀过程、场景以及参与者态度的细致描写,全方位展现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神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的重视。

在意境营造方面,诗人运用庄重肃穆的语言,从祭祀准备到仪式进行,营造出神秘庄严的氛围,让读者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祭祀的隆重和神圣。在情感表达上,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之心,更借对神明庇佑的祈愿,传递出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情感真挚而深沉。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用词讲究,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工整的对仗,如“金县夕肆,玉俎朝陈”“乃诚乃敬,载享载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诗歌朗朗上口。同时,通过对祭祀细节的入微刻画,如黄道献祭、香气缭绕等,不仅展现出唐代宫廷文化中对仪式感的追求,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皇权与神明的尊崇,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魔陨落

勿忘天机

八零换亲嫁军少,撩夫治病样样行

我的沫果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草莓大饼干

科研国士穿成猫,歼星舰升空了?

系统RC01

一人一驴一狗去修仙

三界新圣主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天命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