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李隆基《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十五
山池雅韵:《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一作寻九达,龙岫对层一作重城。
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在唐代诗歌的灿烂星空中,李隆基的《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这首五言律诗以其细腻的笔触、清幽的意境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描绘了诗人与玉真公主一同游览大哥山池时的所见所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相互交融的画卷。
逐联赏析
1.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诗的开篇,诗人便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点明了山池的独特之处。“地有招贤处”,这里的“招贤处”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种象征,暗示着大哥山池所在之地具有吸引贤才的魅力和氛围。它仿佛是一个汇聚智慧与品德的地方,让人联想到古代那些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贤君明主。而“人传乐善名”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人文精神。“乐善”,即乐于行善,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在这个山池周围,人们以行善积德为乐,这种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成为了这里的一张名片。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大哥山池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基调。
2.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山池周边的壮丽景色。“鹜池临九达”,“鹜池”,即野鸭池,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野鸭在池中嬉戏,水面波光粼粼,而池子又临近“九达”之地,“九达”指的是交通极为便利的地方,这使得山池不仅具有自然之美,还具有一种通达四方的开阔感。“龙岫对层城”,“龙岫”,即龙山,它与“层城”相对。“层城”,通常指的是高大的城楼,这里可能是指大哥宅邸所在的地方。龙山巍峨耸立,与层城遥遥相望,形成了一种壮观而和谐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池周边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山池的宏伟与开阔,同时也暗示了大哥的地位和身份。
3. 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
此联通过对季节和时间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桂月先秋冷”,“桂月”指的是农历八月,此时正值秋季。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初秋时节的凉意,月亮似乎也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得清冷。“先秋冷”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寂寞。“苹风向晚清”,“苹风”,即微风,它轻轻地吹拂着,带来了傍晚的清凉。“向晚清”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从白天到傍晚,整个世界逐渐变得安静下来。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力,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