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庄园评报 七
捷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庄园评报 七,天幕:给古人直播爱新觉罗2,捷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目光再往东看,\"虾球庄主慢悠悠地说,\"情况更加有趣。
日本正在接受欧洲军事顾问团的帮助,踏上现代化的征程。
而清国那边,陕甘总督府在立法控制布道者,新疆将军府却因为霍乱而不得不隔离全省。这世界,当真是风云变幻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撩开纱帘望向远方:\"变革的浪潮已经不再局限于欧洲。
从美洲到远东,每个角落都在经历着巨变。有的在镇压,有的在谈判;有的在改革,有的在抵抗。
这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谚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窗外,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橘红色。地主们沉默不语,只有虫鸣声从花园传来。
在这个闷热的六月傍晚,他们似乎都意识到,这个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不仅仅发生在遥远的欧洲,更是席卷了整个世界。
虾球庄主最后说道:\"变革如同潮水,既不会因为我们的期待而加快,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抗拒而停止。
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在这浪潮中寻找立足之地。\"
夜幕降临,萤火虫开始在庄园的花园中闪烁,如同点点星火,照亮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
---
夜幕降临,庄园的天空渐渐晕染上深蓝的色彩,群星初现。
风从宽敞的窗户吹进来,卷动着天幕月报的纸页,书写着七月的故事。
庄主虾球的庄园大厅里,灯火明亮,温暖的光晕洒在木质地板上,几位地主围坐在柔软的长椅周围,手里拿着刚送来的最新月报。
每个人都半倚着椅背,神情松散,看上去比这个世界的政局还要平静。
“阿米斯塔德案判决……”肥胖的林东地主将报纸举到灯下,发出一声懒洋洋的叹息,“美国那边的事儿啊,整天折腾。这次倒是有趣,说那些黑奴居然打赢了官司,还能被看作英雄?”
“哼,不过是为了讨好废奴主义者罢了。”年长的梅叔摸着花白的胡子,声音慢悠悠的,“不过啊,裁定这帮奴隶是正义反抗,多少还是让人吃惊的。美国人的胆子还真大。”
“也许吧,但看看接下来这条——1850年的逃奴法案——”年轻的陈建手指轻点报纸的一角,嘴角浮现一丝玩味的笑容,“这不就相当于在自由州画了一道看不见的枷锁?自由?也不过是一张纸。”
“这话倒也不错,”林东低头喝了口红酒,又摇摇头,“欧洲那边也不消停,看看‘万国之春’,
又是一帮年轻学生闹革命,满大街都是喊自由的年轻人,革命从法国到处散播,真是让那些老王室吓破了胆。”
“是啊,不过你们看普鲁士镇压得多干净利落!‘激情布道’这种小打小闹哪里有威胁?
至于萨丁尼亚搞的几次布道骚乱,倒真是折腾得厉害。”梅叔继续翻看报纸,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他们总想着点燃火焰,可又点不起来。”
“俄国呢?”陈建突然问了一句,“这次又跑到萨克森打压影响力,看来沙皇对欧洲的野心也没半点消停。他们终究会引来一场战争,早晚的事。”
“战争?”林东轻哼了一声,伸手指了指另一条新闻,“比起俄罗斯,我更感兴趣奥斯曼以收复安卡拉为由对埃及宣战这事儿。两方交火,周边国家难免也被卷进去。”
“这些事再怎么热闹,也是别人家的地盘。”年轻的陈建显然对庄主庄园的安逸更感兴趣,他从长椅上伸了个懒腰,懒懒地接着说,“反倒是清国两广总督府棉花丰收让我耳目一新。
‘这不是在做梦’,好标题,这个年份还有人能报道好消息,实属不易啊。”
就在众人随意闲聊的时候,庄主虾球终于从楼梯口缓步走下。他身穿黑色绸缎长袍,手中端着一杯红酒,迈着从容不迫的步子,走入了大厅。
他的身影投在地毯上,显得庄重而不失威严。
“诸位,你们说得热闹。”虾球庄主开口,目光扫过大厅中闲适的地主们,“但我有点担忧,我们总是谈别人的事,却不想自己的命运。”
林东挥了挥手,懒懒地笑道:“庄主,这些革命风潮来来去去,我们的大庄园还能受什么影响?这些事离我们太远了。”
“远?”虾球放下手中的酒杯,语气变得严肃,“阿米斯塔德案不是远,它预示着西方社会正在发生转折。
那些黑奴反抗的胜利,已经让整个西方世界对奴隶制度有了新的认知。
欧洲的‘万国之春’,更是年轻一代的觉醒,他们不再甘心被束缚。
即便我们远在东土,这些风潮迟早会蔓延。”
他指了指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至于广西棉花丰收,是好消息。但你们别忘了,朝鲜的工匠正因为无收入而饥饿,罐头都买不起。
看似安稳的东亚,真的风平浪静吗?”
大厅里的地主们互相看了看,一时无话可说。
大厅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只有壁炉里的火苗还在轻轻跳动。
虾球庄主的目光从众人身上移开,望向窗外的夜空,他的声音透出几分低沉:
“我们习惯了安逸,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脆弱。一场风暴袭来,能不能守住庄园,谁也说不准。”
“庄主,这可不像您,平日里总是那么悲观。”陈建开口试图打破沉默,语气带着一丝调侃。
虾球庄主笑了笑,举起酒杯:“悲观?或许吧。但人总要时刻提醒自己,安稳的日子,是撑不久的。”
说完,他将酒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带着从容却又复杂的神色离开了大厅。
留下一众地主陷入了沉思,而那份《天幕月报》,在桌上随着微风翻动,仿佛在静静讲述着这个动荡的世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