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宴会论事 七
捷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宴会论事 七,天幕:给古人直播爱新觉罗2,捷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民众之不稳,实乃国之隐患。无论是埃及之谦逊正义,亦或瑞典之谈判,皆是权宜之计。兴许今日宁稳,明日便动乱再生。”几位有些年长的贵族对他国权变甚为不屑,摇头哂笑。
末了,皇帝虾球放下酒盏,微微一笑,扫视四座,缓缓道:“他国权谋异动,不过暂时耳。他们山川动荡,吾等自观其变,坐享安定,方显我朝国祚之长安。”殿内霎时一片赞叹声,杯盏轻碰,响声如乐,溢满皇恩浩荡。
---
1838年六月的黄昏,平行华夏的大朝宴在恢弘的宫殿内如期举行。
龙纹金柱上悬挂的巨大红绸在晚风中微微摆动,昭示着这个帝国的尊贵与权势。
四方贵族齐聚于宴席前,手持晶莹的青瓷酒杯,轻言浅笑间,目光缓缓抬向天幕。
那里,最新一轮来自西方诸国的情报正逐条浮现。
一位身着银色鹤纹袍的老贵族率先开口,语带不屑地哼了一声:“六月一日,丹麦向俄国示好。哼,小国小势,只知攀附大国,似乎丹麦的策略不过如此。”
他话音未落,另一位年轻的贵族随即接道:“三日,俄国亦向尼德兰示好。希腊倒有趣,竟想讨好奥地利,这般讨巧之举真是小家子气。”
说罢,他轻抿一口酒,眼中闪过不以为然的冷光。
贵族们的视线继续向下扫去。六月五日,英国再度动荡,发生所谓的“圣所被扰”事件,选择了“不许嘲骂”的应对方式。
一名矮胖的贵族嗤笑道:“英国人的那些圣所之争,真是愚昧!只是‘不许嘲骂’,竟想压制民意?”他摇摇头,掩饰不住语气中的轻蔑。
“还有萨克森-魏玛。”另一位中年贵族指着天幕继续说道,“‘自由者起义’,选择谈判,果然是软弱之举。我们华夏若有叛乱,定然强力镇压,岂容谈判妥协。”
他冷哼一声,瞥了一眼旁侧同伴,颇为不屑地端起酒杯示意。
六月七日的消息更是激起了些许哗然:“尼德兰发生雅各宾起义。”
此言一出,众贵族哗然大笑,仿佛听闻一出滑稽戏。另一位年长的贵族抚须微笑,言辞满是揶揄:“所谓‘革命’,其实是底层在上蹿下跳罢了,怎配称之为起义?”
他抬手挥了挥袖,仿佛要驱散那份似乎不存在的微末的酸臭骚动之气。
六月十三日时,俄国竟打压了西班牙在清国满洲将军府的影响力。
天幕浮现的这条消息让众人稍显意外,片刻寂静后,一位贵族沉思道:“这俄国果然还是不甘于边界之内。”
一旁的另一位贵族接话道:“不过是些试探罢了,真到了我们大华夏面前,俄国的野心也得掂量掂量。”
众人正议论间,天幕上突然跃出一条醒目的消息:“号外!奥兰治发生事件——索托人男孩被警察射杀!”随之而来的选择项为“严惩凶手”。
一位手握羽扇的贵族笑着晃了晃扇面,冷冷道:“他们还在用这种手段平息怒火,真是失策,恐怕内乱只会愈演愈烈。”
话至此处,宴会主位上端坐的皇帝虾球缓缓抬手,平静而威严地打断了议论声。
只见他微微颔首,语气淡然却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西方诸国虽起伏频频,但皆是小事。记住,我朝大国之礼,不屑于此等小国间的博弈。
倘若他们稍有异动,也不过蚍蜉撼树。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虾球皇帝说完,抬眼望向天幕,目光沉稳如山岳般不可动摇。
贵族们齐齐起身,拱手低头:“谨遵圣意。”
……
六月中旬,天幕上的情报继续流转,陡然浮现一则消息:“朝鲜浦项地区生产布匹的工匠们因无收入而饥饿。”
一位心怀怜悯的文臣低声叹道:“朝鲜土地贫瘠、匠人饱受饥寒,实在令人不忍。然而这等民生疾苦,恐怕朝鲜国王也束手无策。”
话音刚落,另一位锐利的武将冷笑接话:“可怜归可怜,但若朝鲜就此动荡,恐会给北方带来些许不安分的风声。我们应提醒其王谨慎处置,以免酿成更大祸端。”
正议论间,天幕浮现暹罗的消息:“暹罗就马来亚紧张局势发声,强调马来亚属于暹罗。”
一位熟悉东南沿海局势的老臣随即发出一声轻哼,慢条斯理地说道:“暹罗此举无非是要显示其掌控南部的野心,不过那片南海区域,诸国来往早已成习惯,他们的表态,怕是口头宣示罢了。”
“且看暹罗是否能持久。”另一位朝臣点头,带着些许嘲讽接道,“他们不过是以言自保,而非以行护疆。南海虽广,但我们在那片天地中的眼线从未闭上。”
几位贵族正为暹罗之事低声议论时,天幕上再次浮现一则引人注目的情报:“六月二十九日,尼德兰所辖的巽他群岛松巴哇岛出现淘金热,吸引大量人口迁移,岛上约有60.39K人,其中摩鹿加族占据99%。”
此条消息在场贵族中激起不小的反应。某位手执羽扇的青年贵族扬声笑道:“荷兰人果然不变,本性逐利。那松巴哇岛地处荒远,却掀起这等金潮,倒是令人意外。”
“无非是诱惑四方贫民奔赴险地罢了。”一位年长的朝臣眯着眼,语气轻蔑,“金矿虽富,但也带来无尽争斗,尼德兰以为金子能镇抚人心,实属愚昧。将来若有冲突,还不知他们如何收场。”
一时间,贵族们纷纷点头,似乎都认同此见解。
正当他们议论热烈之际,主座上的皇帝虾球再度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虾球皇帝沉吟片刻,目光如炬,环视殿中,缓缓开口道:“朝鲜工匠饥苦,暹罗以言固疆,荷兰人重利而逐金——西方诸国的所为,不过是因势而行罢了,亦无新意。”
虾球淡淡一笑,眼中透露出深不可测的洞察,“我华夏立于中枢,自然以不动应万变。只需设心守正,不必为他国的逐利而扰乱了心神。”
众臣听罢,纷纷拱手低头,齐声颂道:“皇上英明,华夏必得长治久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