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总算要结束了(求追读~)
盏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闹剧总算要结束了(求追读~),夺我气运?母女双重生杀疯了,盏盏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几日你调动青鹞司的人去查,可查到什么了?本宫将鹞令交予你,可不是让你当摆设的。”
兰珍玉这几日都在跟青鹞司的人接触,她拜托鸢娘调查东阳县的谢府,本想顺藤摸瓜通过小怡和刘翠二人找出兰惜玉遗留的证据,奈何兰惜玉做事太干净了,完全找不出她联系小怡和刘翠的蛛丝马迹。
手里没有兰惜玉动手的证据,兰珍玉虽能洗刷身上的罪名,却无法给兰惜玉定罪。
想到此处,兰珍玉不由得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她便振作起来,来日方长,兰惜玉一计不成,必有后招,兰珍玉不愁她不动手。
回到公堂上,兰珍玉不再拖泥带水。
“小怡,你说我是用凤簪杀死的谢兴尧,但你口中的凶器,却完好无损地在我手里。而我是同你一道知晓这凤簪有两支的,我手里的这支一直是我的,那你手里的那支,是从何处来的?”
小怡嗫嚅着说不出话,她没料到事情会往这方面发展,兰珍玉居然能拿出第二支一模一样的凤簪。
见小怡不说话,睢阳长公主挥手叫人带上来另外几个证人。
“殿下,这几人也是谢府的奴仆,都在后院当职。”
为了不叫小怡一手遮天,此次前去东阳县,长公主特意吩咐了燕来多带些证人回来。
经过这几人确认,她们只在兰珍玉口中听说过一支凤簪,是老爷成婚时送给兰珍玉的新婚礼物,几人中不乏在兰珍玉身边贴身伺候过的。
东阳县贫瘠,饶是县令府也并不富裕,兰珍玉住的屋子除却常见的陈设可称得上是家徒四壁,她的首饰这些年陆陆续续地典当出去补贴家用,少得可怜,唯一留着的就是这支凤簪,所以下人们对此物的印象极深。
“夫人的屋子并无妆奁,平常夫人的首饰都是直接放在妆台上,奴婢们确实没见过另外一支凤簪。”
小怡的证词不攻自破。
“另外,奴婢曾到东阳县府衙查验过,当初谢大人意外身亡,府衙里的仵作是去验过尸的,毕竟谢大人乃朝廷命官,宣德侯那时正在扬州巡视,东阳县府衙不敢糊弄。不过因谢大人不是他杀,所以验尸结果并未记录在册。”
燕来将仵作的证词一并呈上去,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谢兴尧死于火灾,身上并无外伤,更无中毒的痕迹。
“再来便是证人口中说的,徐妈妈和文瑞意外身亡一事。奴婢问过谢府里的下人,徐妈妈是因为私自卖买禁药被兰夫人发现后自尽而亡的,而那个叫文瑞的小厮是徐妈妈的帮手,事情暴露后,被谢大人亲手解决了。”
此话也得到了这几个奴仆的证实,徐妈妈和文瑞之死事出有因,并不是兰珍玉故意逼死他们,更不是兰珍玉克死他们。
“关于稳婆刘翠,方才仵作查验其尸体,发现刘翠乃中毒而死,且毒药与安国公夫人所中之毒如出一辙,都是一种名为‘断息’的毒,出自江南一带,中毒者十天之内不得解药会七窍流血暴毙而亡。另外方才东阳县传来消息,刘翠的邻居出来作证说,刘翠家近日突然得了一笔横财。刘翠丈夫早逝膝下无子,平日里阴晴不定为人刻薄,凭借着替人接生的本事自立门户,前些日子突然开朗了许多,开始走街串巷。街坊邻居晚上发现刘翠家的空屋子有东西在发亮,将此事报府衙后,从刘翠家搜出了一袋金子,上面还刻有官印,出自京城。”
燕来所说之事皆写作证词由证人亲自写字画押,再由官府制成文书呈到众人面前。
比起小怡似是而非的“亲眼所见”,这份被许多人画押、官府作证的证词显然更为可靠。
铁证如山,兰珍玉弑夫的谣言不攻自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